春暖花開,鄱陽縣團林鄉獅子山村油菜花花香四溢,遊客絡繹不絕。本報記者呂玉璽攝
人勤春來早,水上春耕忙。3月3日清晨,餘干縣良耀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良加,早早就來到小龍蝦養殖基地,和工人們一塊忙着種植伊樂藻,為即將放殖龍蝦苗做準備。
今年54歲的朱良加是餘干縣石口鎮朱家村人,由於家住鄱陽湖邊,祖上世代都靠打魚為生。“過去我們到鄱陽湖捕魚蝦,現在是在田裏養龍蝦。小龍蝦基地地勢較低,汛期容易被淹,以前只能種一季晚稻,現在改造後可養一季蝦、種一季稻,農田得到了充分利用。”朱良加介紹,鄱陽湖實施禁捕後,他與5名轉產的漁民一塊創辦了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餘畝,進行蝦稻輪作,去年基地豐收龍蝦10萬公斤,產值200餘萬元。
蝦稻輪作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輔之以人工管理措施,在養殖小龍蝦後再進行水稻種植,提高了稻田養分利用率,達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糧漁雙贏、生態環保”的良好效果。“轉產後,我們利用毗鄰鄱陽湖的資源優勢,開展生態種植養殖,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基地還提供了10個就業崗位。”朱良加説,在政府的引導下,轉產後不僅有了新的事業,收入還比原來高出許多,現在他正計劃擴大養殖面積,增加養殖品種,帶動村裏更多的上岸漁民共同走上新的致富路。
從2020年1月1日起,長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生產性捕撈,鄱陽湖水域同步實行全面禁捕。餘干縣有近8000名漁民上岸,不少捕魚能手如今像朱良加一樣變成了養殖大户。
禁捕後的鄱陽湖生態越來越好,更多的江豚游回來了,越冬的候鳥也多了起來。“好生態帶來了好風景,我一家人就依託鄱陽湖濕地公園和越冬候鳥帶來的人氣,將家裏改造成漁家農莊,主要經營餐飲和住宿,一年收入有十多萬元。”鄱陽縣白沙洲鄉車門村漁民範東才告訴記者,禁漁後他實現了從賣魚到“賣風景”的華麗轉身,全家人都吃上了“旅遊飯”。
走進鄱陽縣團林鄉獅子山村,但見油菜花開芳香四溢,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休閒沙灘、水竹棧道、親水休閒區內遊客絡繹不絕。這個昔日髒亂差的傳統小漁村,鄉里藉助毗鄰縣城的地利,先後投入資金近千萬元,經過3年提升改造,已打造成了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區。為讓更多轉產的漁民吃上“旅遊飯”,上饒市濱湖地區鄱陽、餘干、萬年三縣,累計投入資金上億元,先後將20餘個濱湖漁村打造一新,變村點為景點,助力漁村漁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記者瞭解到,上饒市共有登記建檔立卡漁民24410人,圍繞“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的總體目標,落實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相關政策,做到扶持創業轉產一批、特色產業吸納一批、就近擇崗安置一批、勞務輸出轉移一批、技能培訓提升一批、公益崗位兜底一批。該市“六個一批”精準幫扶,為放下漁網的漁民們織密了生計保障網。
養老應保盡保,安心轉產有退路。上饒市實現了退捕漁民“應保盡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已參保21785人,參保率達100%。
在鄱陽縣雙港鎮退捕漁民轉崗就業車間內,24名退捕漁民成為華淑騰達漁具有限公司的產業工人。“去年開始在這裏上班,每個月收入3000元左右,加上退休社保工資,一個月收入超過4000元,比在船上捕魚輕鬆多了。”雙港鎮花園村61歲的村民王春蓮高興地告訴記者,得益於就業車間,他們雖然缺少技能,年齡偏大,但轉產後在家門口照樣能就業。
變捕魚為養魚;變賣魚為“賣風景”;進企業當產業工人;參加護漁隊、護鳥隊,成為“生態保安”……近年來,上饒市有針對性出台轉產轉業安置方案,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積極推行“1131”行動(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傳、1次就業指導、3次職業介紹、1門實用技能培訓),着力為有就業願望和勞動能力的漁民提供服務,已轉產安置就業18427人,實現了應轉盡轉。
本報記者 張 弛 呂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