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 【文化評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博場館及公共文化場所成為青年人開展社交、旅遊打卡的聚集地。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國內最受歡迎的景區類別中,博物館、展覽館位居前列,在預約參觀博物館的遊客中,青年羣體佔比最高。社交平台上,與文博場館相關的內容數量正與日俱增,文博遊熱度堪比“頂流”。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博場館為何越發受到青年人青睞?文博遊的社交屬性為何日益凸顯?
從文化角度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與面向未來的創新理念在共生中創造了共榮。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到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再到《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文藝作品,與文博相關的文化內容憑藉創新的表現形式屢屢“破圈”,引發了青年人的關注與喜愛。同時,各地文博場館運營方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過程中,以創新手段力圖讓文物“活”起來,開拓了文博IP與盲盒、美妝、餐飲等各領域的“跨界”合作,讓傳統文化融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具有話題性的文博相關內容,不斷為青年人帶來具有新鮮感的創新文化體驗。
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的文博場館已不侷限於文物展示、文化講解等功能。伴隨着產業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博場館不僅整體“顏值”越來越高,更在線下拓展出沉浸體驗、休閒娛樂、文創消費等更多領域,為青年人社交與打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線上,諸如故宮博物院發佈的“數字故宮”小程序、各類社交平台與文博相關的話題區等數字化渠道,既讓人們足不出户也能進行“雲參觀”“雲互動”,也為視障人羣、老年人羣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還為青年人搭建起便於分享、交流的文博遊網絡社羣。
我們樂見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博場館越來越“火”,傳統文化和古老文物越來越“活”,然而,青年人社交、打卡的熱點內容,往往是一段時間內的風尚所在,存在快速更迭的現象。如何讓文博遊不限於一時的熱度,能長居“頂流”,得到更多青年人的持續認同,是各方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要與時俱進完善文博產業的體系化發展。須知,青年人是最具創新力的羣體,文博產業的發展絕不限於一時之功、一代青年,必須在根植於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的前提下,結合數字化手段、開拓多元化業務、提高綜合運營能力,紮實推進產業鏈條整體發展,才有可能在與一代代青年人的共同成長中收穫認可。各地文博產業還要因地制宜,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突出鮮明特色、堅持精品意識、保持迭代更新,通過高品質的差異化內容吸引更多青年人。
另一方面,要緊扣以人為核心的關鍵點。各方既要立足包括青年人在內的受眾需求,不斷創造具有傳播度、參與度和交互性的文博內容;也要培養和挖掘更多專項人才,為傳統文化融入更多創新思路。畢竟,青年人之所以在朋友圈曬出文博遊,還在於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共鳴感,唯有心中有人,方能洞察人心所向,由此推出更多更好的內容。
那些穿越千年歲月的文化瑰寶也曾“青春”,正是經由一代代青年人的守護與熱愛,才得以傳承至今。浮躁淺薄的好看、有趣只能帶來一時的新鮮感,歷久彌新的文化內涵才能真正打動每個時代的青年人,讓文博遊成為跨越時空的“青春之旅”。
(作者:覃皓珺,系文化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