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資源 豐富體驗 推動發展 紅色文旅人氣旺

挖掘資源 豐富體驗 推動發展 紅色文旅人氣旺
  

遊客在貴州遵義市遵義會議會址參觀。

人民視覺

  核心閲讀

  依託革命舊址、紀念館、博物館等革命傳統資源發展紅色旅遊,既能滿足人民羣眾出門旅行、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需求,又能滿足人民羣眾追尋先輩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的強烈願望,正成為旅遊發展新亮點

  從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到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從貴州遵義會議紀念館到河北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從江西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到陝西延安革命紀念館……如今,眾多紅色景點已經成為人們重温紅色記憶、感受激情歲月的體驗地。人們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願望日益強烈,參觀革命舊址、紀念館、博物館蔚然成風,紅色旅遊熱度持續攀升。

  年輕羣體成主力

  每年參加紅色旅遊的人次從2004年的1.4億增長到2019年的14.1億

  在上海淮海中路,印有“追尋·上海紅色印記”字樣、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的雙層觀光巴士在車海人潮中格外醒目。這是今年上海市推出的首條紅色旅遊巴士,將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的三大場館連接起來,成為上海街頭一道亮麗風景線。國慶假期,浙江杭州市民李維帶着讀中學的女兒來上海旅遊,乘坐了紅色專線車:“一張車票就能遊覽多個紅色旅遊景點,還能在車上聽講解,很方便。”

  從今年6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到9月23日,中共一大紀念館接待遊客近85萬人次;國慶假期前5天,上海紅色專線車接待了4000多名遊客。這些數字,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紅色旅遊持續攀升的熱度。

  時下,紅色文旅人氣很旺,人們參訪革命遺址、聆聽紅色故事,在旅遊中感受愛國情懷、致敬英雄模範。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紅色旅遊資源不斷擴充,越來越多珍貴革命文物與遊客見面,每年參加紅色旅遊的人次從2004年的1.4億增長到2019年的14.1億。今年,紅色旅遊相關產品的預訂量迎來顯著增長。攜程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紅色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紅色旅遊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兩倍,通過攜程預訂紅色旅遊景區門票的人數同比增長208%。同程旅遊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國慶假期紅色旅遊出遊人次同比增長了230%。

  建黨百年之際,紅色旅遊迎來更快發展。今年5月,文化和旅遊部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包括52條“重温紅色歷史、傳承奮鬥精神”主題線路,20條“走近大國重器、感受中國力量”主題線路,28條“體驗脱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線路。這些線路成為人們紅色旅遊的重要“導覽圖”。

  國慶假期,貴州紅色景區迎來大量遊客。10月4日,貴州仁懷市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前遊客如織。講解員帶着遊客重温紅軍四渡赤水的那段歷史,仁懷市長崗紅軍醫院舊址、紅軍橋、茅台渡口紀念碑等紅色景點受到遊客追捧。貴州遵義會議紀念館國慶假期每天入館參觀人數超過2萬人次,較平時增加了1倍。

  紅色旅遊熱度高,年輕羣體成主力。同程旅行報告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蔘與到紅色旅遊中,其中年齡在20歲至39歲的遊客,佔紅色旅遊遊客的57.3%,青少年和青年人羣體成為紅色旅遊的主力軍。攜程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體驗紅色旅遊的“80後”“90後”家庭遊客佔比高達七成,許多年輕父母會主動選擇參與紅色親子游。

  旅遊體驗更豐富

  紅色旅遊與多業態融合發展,新產品加速湧現,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傳播效果

  “早就聽説了‘南湖·1921’紅色旅遊列車,國慶假期專門來感受一次。”10月4日,上海楊浦區居民楊藝坐上了從上海西站出發前往嘉興的“南湖·1921”紅色旅遊列車:“一路遊覽一路拍照,升級後的列車本身就是一道風景。”這趟紅色旅遊列車,讓遊客更方便地遊覽南湖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點,吸引了很多遊客專程前來體驗。國慶假期,嘉興南湖湖心島每天預約參觀人數達1.3萬人。

  隨着紅色旅遊發展水平持續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更加豐富。有的紅色旅遊景區持續推動“紅色旅遊+”,與多業態融合發展,新產品加速湧現;有的紅色旅遊景區積極擁抱智慧化、數字化,通過運用AR、VR等新技術,讓紅色故事的傳播方式實現了從靜態、單一向動態、多元的轉變,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傳播效果。

  今年,在中國聯通承建的“長征文化線路數字化展示體驗及教育傳播試點項目”中,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增加了“5G+AR雲”等新的體驗項目,受到遊客歡迎。“這些互動讓革命歷史‘活起來’,我們對革命歷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前來參觀的遊客王威説。

  旅遊演藝賦能紅色文化,讓歷史鮮活再現,增添了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在陝西,走進延安瞻仰紅色遺蹟,觀看紅色歷史歌舞劇《延安保育院》;在西安事變舊址,體驗用景觀語言、情境型教學演出的《12·12》……一部部精心打磨的演藝產品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讓遊客深入體驗紅色文化的精神魅力。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和旅遊政策中心副主任翟向坤認為,講述歷史要有新的視角和表達方式,才能更好契合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需求。紅色旅遊消費呈現出年輕化、家庭化趨勢,需要更多創新產品和創新模式。

  一名好的講解員講述的紅色故事能讓遊客更願意聽、聽得懂、聽得進。“你講得真好!你這份工作有價值、有意義。”在湖南黨史陳列館,一名遊客對講解員李霞豎起了大拇指。作為文化和旅遊部百名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之一,李霞從2014年進入湖南黨史陳列館起,一直努力讓自己的講解更生動、更接地氣。為此,她查閲了大量文獻資料和黨史書籍、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挖掘展板中每一張照片和文物背後的故事。6年多來,她講解接待觀眾8000多批次、15萬餘人次。

  為提升紅色旅遊講解服務水平,促進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遊部啓動了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建設行動。今年,文化和旅遊部還啓動了“百名紅色講解員講百年黨史”宣講活動,組織優秀講解員進機關、學校、部隊講述紅色故事,激發講解員幹事創業的熱情,讓全國紅色旅遊優秀講解員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遊客講好紅色故事,更好弘揚紅色文化。

  帶動革命老區發展

  憑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優美的田園風光、優質的鄉村產業,許多革命老區走出發展新路子

  燒菜做飯、更換被單、清洗地板……每到假期,江西井岡山市茅坪鎮壩上村村民肖華明在自家民宿忙着接待遊客。“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收入比在外打工強。”2012年,肖華明將自家房子改造為農家樂;2018年,他又闢出6個閒置房間發展民宿。如今,他家在旅遊旺季時每月收入過萬元。在壩上村,還有50多户村民像肖華明一樣,通過紅色旅遊增收致富。

  紅色旅遊滿足了人民羣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需要,也帶動了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各地大力發展“紅色+綠色”“紅色+鄉村”“紅色+研學”“紅色+科技”等新業態,推出紅色旅遊與生態遊、民俗遊、研學遊、鄉村遊等深度融合。許多革命老區憑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優美的田園風光、優質的鄉村產業,走出發展新路子,鄉村振興的腳步更為堅實。

  在陝西延安,南泥灣開發區聚焦文化旅遊產業,啓動實施九龍泉、水圍溝、大生產風貌街區等文旅項目建設,打造全域旅遊和生態康養示範區;在河北平山縣,紅色旅遊景區帶動周邊區域融合發展,讓農村變景點、民居變客棧、農產品變旅遊商品,帶動村民們富了起來;在湖南湘潭韶山,依託“紅色旅遊+工業”,特色工業融入旅遊元素,生產線成為觀光線,探索發展工旅融合。

  作為“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中“兩山理念·振興之路”精品線路的起點,浙江安吉天荒坪鎮餘村向遊客展示了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如今,餘村發展了農家樂、民宿、漂流、果蔬採摘等一系列休閒旅遊產業。2020年,餘村年遊客量近90萬人次,旅遊收入近4000萬元。國慶假期,安吉的餘村、靈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小癮·半日村”民宿集羣村落、大竹園村、蔓塘裏大地之光等景點共同交出一份“接待遊客178.5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7億元”的亮眼成績單。

  江蘇東台市弶港鎮巴斗村是“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中“一江兩岸·別樣水鄉”精品線路的點位之一。過去,村民以漁業生產為主,後來,當地通過退養還濕、減船轉產等一系列措施,發展灘塗養殖、旅遊開發等多元化業態,每年吸引30多萬人次前來觀光旅遊。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表示,做好紅色旅遊工作意義重大。文化和旅遊部將繼續加大對紅色旅遊的支持和引導力度,編制好中長期發展規劃,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結構佈局,更好滿足人民羣眾需要,推動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20日 10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79 字。

轉載請註明: 挖掘資源 豐富體驗 推動發展 紅色文旅人氣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