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壺口瀑布前後有兩次,較早的一次是從黃河西岸陝西宜川縣壺口鄉去的,比較近的一次是從山西太原市到洪洞縣再轉吉縣壺口鎮。兩邊都有觀望平台,但從西向東看壺口,似乎有一種居高臨下感,氣勢大而難見細部;從東向西看,更靠近瀑布邊緣區,現場感更強一些。在無大雨的季節,或者黃河上游沒有洪水時,在邊緣區看壺口,雖然也感到震撼和緊張,但進入狀態後,就能感受到新奇與激情在碰撞。
壺口是開放的,但有最佳觀瀑時機和節令,看點也不盡相同。坊間所傳八大景並不會一齊看到,也概括不了壺口上下所有景觀,不去三五次,不能盡其全貌。
八大景分別是“十里龍槽”“水底冒煙”“霓虹戲水”“山飛海立”“晴空灑雨”“旱天鳴雷”“冰峯倒掛”和“旱地行船”。也有説八大景是“天河懸流”“壺底生煙”“彩虹飛渡”“黃河驚雷”“冰瀑銀川”“石窩寶鏡”“孟門夜月”和“旱地行船”。有的意境相仿,有的角度不同,但都顯擺了冬夏瀑布大小的不同情狀。
臘月隆冬,壺口上下會出現能過人的黃河“冰橋”。在河谷上還有一座“天生橋”,是黃河中游尚無橋樑時連接兩岸的天然通道。宜川的衣錦渡與吉縣的馮家磧之間有古老的上橋,龍王辿還有座老橋。壺口上下形成了密集的碼頭羣。每年“桃花汛”,龍王辿過船千隻,可謂壺口奇觀。
從吉縣壺口鎮頭到瀑布是平展的開闊地,未見瀑布先聞其聲。我們來的時候天上無雲,灘上無流,只見前面一線黃浪跳躍,水聲貫耳。走進瀑布邊緣區,景色驟然大變。登上看台,滿眼是炫目黃浪和激流浪花,和一股股、一團團交相互撞的大旋流,“哇隆隆”地捲入深不見底的幾道地縫裏。許多小旋圍着大旋,沒有定型,下行的黃水頭在爭先搶後中激起千堆黃雲,那“晴空灑雨”“水底冒煙”“旱天鳴雷”就在這樣的能量大爆炸中連續發生。西邊的彩虹出現在半空,只是顏色不甚分明。
在宜川看壺口瀑布又是另一個樣子。宜川比吉縣地勢高,鄉諺雲“一里壺口十里雷”,“水底冒煙”的景象更明顯,也許是東風西來,黃色的河霧隨風飄來,一團一團,飄飄搖搖。在高地上望,是“壺底生煙”的最佳觀察點。雖然沒有多少臨近現場的機會,但更能領略壺口的神韻。
在歸來的路上,大家還在議論壺口的炫目黃浪和那道彩虹。有説那瀑布不全是黃色的,七分黃三分清,所以才能出彩虹。但出不出彩虹與黃河水清不清,關聯度不是很大。黃河水清不清,也不是水質好不好的絕對標準。黃河之黃有多種因素:流域降雨和來水大不大、急不急,有沒有大洪水;沿河包括各級支流沿岸的植被保護水平;上游工程控制狀況等。其中有人為因素,也有氣候自然調節的原因。在乾旱期和相對枯水狀態下的黃河“清”,並不全是好事,因為那意味着黃河水量的減少甚至出現“涸瘦”。但黃河水太渾濁,也意味着洪災、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所以事情的關鍵還在於水土平衡和生態平衡,水資源平衡和上下游流水流沙相對平衡,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平衡。
有研究者説,在壺口,洪水期裏黃河最大流量可超每秒一萬立方米,在那種情況下,壺口“水底冒煙”的景象也會隨之消失。平常的時候,每秒2000立方米的流量或再大些,人們看到的各種景象也就隨之出現。曾有記者從內蒙古包頭出發,一直去到河南鄭州附近的桃花峪黃河中下游分界處,説黃河確乎變“清”了,但在一般情況下,從托克托河口鎮後,黃河還是黃顏色居多。也有人調查分析,在非汛期內,80%的黃河段落還是比較清的,這與近年來水土保持、還林還草有很大關係。
壺口很壯觀,其地質形成和水流形成舉世無雙。但它所顯示的黃色水霧,也會有河沙帶來的隱憂。黃河生態的優化不只在黃河干流上,黃河有13條大的一級支流,哪條支流的流域生態建設跟不上去,都會拖累黃河。黃河上游有湟水、白河和黑河、洮河、清水河、大黑河;中游有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和涇河、沁河、洛河;下游還有金堤河、大汶河。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從東漢到唐中葉就開始顯現,在公元530年前後加劇,這同氣候週期變化和此期間相對的過度開發有關。從目前來看,由於這些年的努力,水沙比率逐步平衡。
秦晉大峽谷是一個斷裂帶,從內蒙古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到托克托河口鎮再到壺口之南的龍門,700公里長的峽谷,兩岸山崖有很多高出水面近百米,河道寬度一般在三四百米,在壺口驟然縮為40米,居高臨下,也就出現了落差巨大的壺口瀑布。“水底冒煙”其實是自然“涮沙”功能造成的。水出龍門,河面開始開闊,但從此以後,滯沙河段也多了起來。這秦晉大峽谷似乎還缺少水沙調節設施,如此毫無阻攔地任泥沙任性地衝到下游去,畢竟有些問題。
壺口瀑布的存在很古老。《尚書·禹貢》就有“既載壺口”,並指明在梁與岐。酈道元的《水經注》沒有明確提到壺口在哪兒,但對在壺口之南5公里的孟門有大段描述。
孟門與壺口的地質和地貌有明顯差別。孟門並無今天壺口的生成條件和地質條件。孟門的稱呼與壺口的稱謂一樣,是一個象形的地名,如呂梁柳林有孟門,河南輝縣也有孟門,山西上黨也有壺口,皆由地形山形得名。門之為孟,並不是有哪個姓孟的人曾住那裏。古有記載,“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也就是説,在大禹傳説裏,孟門是先於龍門開鑿、先於呂梁治理的第一處河門,它既不是龍門也不是後來的壺口,是位於壺口其下的一個險要的河關。
對於孟門,《山海經》中也有記載,“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魏汲冢書《穆天子傳》中也有“北登孟門,九河之隥”,隥即天石道。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裏更有生動準確的描述:“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厄,兼孟門津之名矣。”他也認為,孟門是上口,龍門是下口,很多磧口是中間連續不斷的“門”與“口”。古孟門津在哪裏?從陝北對應的洛川角度去看,應在東南20華里;從吉縣縣城來看,在西南山。孟門山在壺口“十里龍槽”的下游,所謂黃河經屈縣故城西,過風山,80裏後到孟門山。
到孟門山去看了看。那山就是河裏橫亙的兩塊梭形巨石。山上有村落有樹林有田也有遊人。從宜川壺口去孟門,路也平坦,不久就能看到黃河裏一大一小兩個條形島。這裏素有大禹治水的傳説,門下河裏的巨石便是傳説的由來,説是大禹在這裏專注於治水,未料山崖滾下來一塊巨石,眼看着要砸向大禹頭頂,大禹的妻子奮不顧身地去攔擋,死而化為一座山,被稱為“禹王石”,現代遊者則稱之為“黃河母親石”。
河津北面的禹門口,從地名上被認為是更為正宗的禹門,但上游孟門的知名度也輸不到哪裏去。傳説中的大禹治水是從孟門開始的,前前後後治理了一大串河磧,一直到河津的禹門口才算告一段落。禹門口是這段黃河上最後的一個險阻,也是大禹黃河治水的第一座凱旋門。
從宜川壺口去孟門,還能看到那裏的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有3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89.1%,與陝北黃陵國家森林公園連在一起。在舊時,壺口北龍王辿鎮的人造船,很多大木頭是從蟒頭山伐運過去的。從河西的宜川去孟門山,沿途還可以看到稀罕的紫蕊野牡丹。因為野生牡丹生長得太多了,舊時鄉人不懂得保護,冬天裏砍來當柴燒。這宜川古稱丹州,源自牡丹,可見這裏是國花牡丹的一個源頭地。北宋歐陽修曾經寫有一篇《洛陽牡丹記》,其中就有“牡丹出丹州”的句子。(馮並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