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依賴旅遊業的國家面臨第二個苦夏

  參考消息網8月5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3日報道,依賴旅遊業的新興經濟體在此次疫情暴發前就已經因為財政緊張和債務激增而陷入困境。如今,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播使遊客望而卻步,這些經濟體正在估算遊客連續第二個夏季減少所造成的損失。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7月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球國際入境遊客比2019年疫情暴發前的5.4億人次減少了85%。這比去年同期更糟,當時入境人數同比減少了65%。

  報道稱,亞太地區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入境人數較2019年減少了95%——主要原因是一直沒有來自中國的遊客。相比之下,美國遊客的重新出現減輕了加勒比海地區受到的衝擊。

  報道指出,大部分新興國家的旅遊收入下降正值政府苦於應對疫情帶來的損失之際。國際金融協會稱,大型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政府債務從2019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2.2%增至2020年的60.5%,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報道還指出,損失的分佈並不平均。有些經濟體在發生疫情之前的狀況好於其他經濟體,因此更有能力渡過難關。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駐紐約高級分析師戴維·羅戈維奇説,風險最大的國家是“經濟規模較小、多樣化程度較低、遭遇疫情時財政狀況較差的國家。巴哈馬、馬爾代夫和斐濟等地極其依賴旅遊業,因此受到了巨大沖擊”。

  法國巴黎銀行駐倫敦新興市場經濟學家路易斯·愛德華多·佩肖託説,今年迄今的情況比去年預測的更糟。

  他説:“去年有一種假設認為,2021年會出現反彈。去年(人數)的降幅接近世界旅遊組織最悲觀的預測,因為我們在(北半球)冬季期間沒有實現復甦——恰恰相反。今年,情況沒有如期好轉。”

  他指出,原因包括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疫苗接種速度緩慢以及病毒的新變種擴散,這些都阻礙了各國放鬆邊境限制的計劃。

  穆迪公司稱,泰國2019年有20%的GDP和就業來自旅遊業。今年夏季,該國試圖對已接種疫苗的遊客啓動“旅遊氣泡”,但從一開始就不順利:儘管實施入境管制,但仍有遊客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然而,穆迪公司指出,旅遊業的崩潰並沒有使泰國的公共財政陷入危機。這是因為該國其他經濟領域(如製造業以及服務業的其他部分)的強勁表現抵消了旅遊業遭受的衝擊。菲律賓和柬埔寨等多樣化程度較高的其他亞洲經濟體也處於類似境地。

  但報道稱,對小島經濟體來説,多樣化不是個合適的選項。尤其在這些地方,旅遊收入下降加劇了原有的問題。

  巴哈馬是其中之一。由於債務負擔不斷增加,該國的信用評級在過去10年已經數次被下調。當疫情暴發時,穆迪公司去年6月再次將該國的信用評級下調兩級,並且維持負面展望,可能進一步下調評級。

  穆迪公司警告説,斐濟和馬爾代夫也面臨類似挑戰,因為它們的債務不斷增加,而且很難為債務進行再融資。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7 字。

轉載請註明: 英媒:依賴旅遊業的國家面臨第二個苦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