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本是老北京的一座城門,如今已成地名兒。其實前門只是俗稱,人家“學名兒”叫正陽門,因其為北京內城正門而被稱為前門。在北京,提起前門,可不僅僅是一座城門或地名兒,而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圈。説到前門,就離不開大柵欄兒,這是北京老牌兒的商業中心。大柵欄兒就位於前門外不遠,由於捱得太近,因此通常被稱為前門大柵欄兒商圈。
這片地區的繁榮,始於清初。因為在明代時,真正的商業中心位於前門以北,也就是老北京的內城裏,如今屬於天安門廣場、位於廣場南側、東交民巷與西交民巷之間的位置,時稱棋盤街。據明朝的《長安客話》記載,當年的棋盤街“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雲集於斯,肩摩毅擊,竟日喧囂”。到了清朝,清政府實行滿漢分城而居的制度,內城被八旗佔據,漢人都被趕出城外,史書上寫“凡漢官及商民人等,盡徙南城居”。同時還頒佈“禁娛令”,即內城不許開辦商業及娛樂業,於是棋盤街的商業中心也被迫南遷。
其實對於內城有購物、逛街需求的人來説,也並沒多走幾步路,因為所謂的南遷,只不過就是隔了一座正陽門而已。其實大柵欄兒早在元代已有,商業興起於明朝,只是那會兒不叫這個名字。據明代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記載:前門外有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和廊房四條。而其中的廊房四條是現在大柵欄的位置,可見當時還不叫大柵欄兒。而“廊房”一詞,指的是臨街的門臉兒房,做買賣用的那種,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明朝這裏就已是商業區。隨着前門商業中心的南遷,廊坊地區的商業才逐漸進入繁榮期。
改稱大柵欄兒也是清朝以後的事兒,不過起因還得追溯到明,因為弘治元年北京才開始實行“宵禁”,也就是夜裏不許隨便出來溜達。但“夜行人”不管這些,所以為了防止盜賊隱藏在街巷之內,由朝廷批准,在很多重要的街巷道口設置了木柵欄兒。此舉在清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有“千條柵欄鎖京城”之説。由於廊房四條是重要的商業街,買賣家兒多,值錢的東西多,現錢自然也多,難免成為“夜行人”喜歡光顧的地方。於是各商行的東家聯合出資修建柵欄,並僱人看守。由於這裏的柵欄比別的都高大堅固、而且漂亮,逐漸形成特色,久而久之,“大柵欄兒”就成為這條衚衕的代名詞,甚至取代了原稱。
在當時,繁華熱鬧的並不僅限於前門大街和大柵欄兒,珠市口直至天橋一帶,逐漸形成了一大片商業、娛樂中心帶。這其中自然包括很多小地名兒、比如鮮魚口兒、肉市、布市、瓜子兒店、糧食店兒等等。不過有的地名兒如今已經消失了,比如位於前門與大柵欄兒之間,離着前門樓子非常近的荷包巷。荷包巷分東西,以前門城樓和箭樓為界,東側就是東荷包巷、西邊兒是西荷包巷。這裏説的荷包可不是荷包蛋,而是我國古人隨身佩帶的一種小包兒,通常為圓形,裝些零星物品、也作為錢包來用,後來還發展為愛情信物。
關於荷包巷名字的來歷,略有爭議,《燕遊異聞隨錄》中説:“荷包巷,繞正陽門甕城左右為弓,或雲形、似荷包,故名,或曰巷中列肆皆荷包鋪,名稱其實也”。意思就是説東西荷包巷是繞着正陽門甕城,因形狀酷似荷包而得名(甕城不就是圓的嗎);也可能是因為巷子裏幾乎都是賣荷包的鋪子,所以才叫這名兒。荷包巷早在明朝就已形成,那時前門不就已經是集市了嗎?有很多小商販靠着甕城的外牆搭蓋棚房,或用來居住、或作為店鋪,逐漸形成規模。
明末崇禎七年(1634年),成國公朱純臣家起火,因為這些棚房擁塞衢路,妨礙滅火,於是有人提出毀掉這些民居。但有的大臣不同意,認為居民以此覓食餬口,不能拆遷,便上疏皇帝,崇禎“有旨停止”,荷包巷才被保留下來。到了清朝,荷包巷也隨着商業中心的外遷而熱鬧起來。據清代的《日下舊聞考》記載:“正陽門前棚房比櫛,百貨雲集,較前代尤盛”;《都門雜詠》中則這樣描述:“五色迷離眼欲盲,萬方貨物列縱橫。舉頭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意思就是説人多到抬頭看不見天色是晴是陰,低頭看不見地,人們只能腳挨腳的往前走,由此可見當年之盛況。
而荷包巷因為賣荷包的多,所以女性顧客占主導地位,就如同現代女性喜歡到名包集散地去逛街、買包兒一個道理。但荷包巷開始也並非全是荷包鋪,起初甕城東側以賣帽子的居多,稱為帽巷;西側賣荷包的鋪子多,才叫荷包巷。但是可能荷包鋪生意好,逐漸“滲透”到了東側,因此後來就統稱為東、西荷包巷。按照如今的區域劃分,東荷包巷東城區,西荷包巷屬於西城,其實在以前也不屬於一個區域,東荷包巷隸屬正東坊,而西荷包巷歸正西坊。繁華景象一直持續到民國,不過其間有過一次大火,那是1900年庚子事變時候的事兒。
由於這片商區彙集了很多洋貨,旨在扶清滅洋、抵制洋貨的義和團用“怒火”點燃了大柵欄兒兒。該巧不巧的當天還起了大風,起火點從老德記大藥房、火借風勢一直沿及煤市街、觀音寺、廊房三、二、頭條、珠寶市、前門大街、西河沿及東、西荷包巷,連前門箭樓和城樓也起了火。1902年開始修正陽門,1904年落成。有某商人提出重修荷包巷,使其恢復舊觀,1910年四月竣工,列肆一仍其舊,不過洋貨為多,並改名正陽商場,但是老北京人還是習慣以荷包巷稱之。然而在五年後荷包巷就不在了。
民國四年、1915年,正是由於前門大柵欄商圈的繁華熱鬧,導致了交通不便,車馬、行人擁擠、秩序混亂,再加上有了汽車、火車等新興交通工具,就更加顯得問題嚴重。為了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在當時的內務總長朱啓鈐的主持下,開始了正陽門改造工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甕城不順眼”,認為它已經沒用了,而且是阻礙進出城的根源,於是在1915—1916年間,將正陽門甕城拆除,使這塊地方變成了開闊的廣場,正陽門箭樓也正是從此脱離的城牆,變成了獨立建築。甕城沒有了,依附於甕城外牆而建的東西荷包巷自然也就不復存在,成了一個淹沒在歷史中的地名兒。不過由於它在前門大柵欄兒商圈的商業發展中起到過重要作用,因此老北京人還會記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