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76節]
對於秦國來説,希望入主中原並不能算是異想天開。當年黃帝和武王都是從渭河平原走出去,併成為天下共主的。現在秦人已經成為渭河平原的主導者了,冒一次險開始東征之路是遲早的事。而這個任務落在為秦國取得河西之地的秦穆公身上也有其必然性。
秦軍東征鄭國最大的隱憂是晉國。因為吞併虞、虢(南北)兩國的晉國,實際上已經取得了“陝地”的控制權。而秦軍通過崤函通道進入洛陽盆地,乃至中原,陝地是必經之地。換句話説,如果晉人不放行,秦軍的這次遠征將會充滿着危險。
在這裏,我們需要對幾個重要的地理名詞作一個梳理,這些地理單元在整個古典時期,乃至上古時期,都一直髮揮的重要的戰略作用。它們分別是:“陝”地、函谷、太陽——茅津渡、南北崤道。
崤函地理關係示意圖
∨
∨
首先我們要解讀的是函谷和崤山。從地形圖上我們很容易看出,如果我們從渭河平原出發,沿黃河東行的話,可以有兩個選擇。經過黃河的那個拐角(河曲)之後,沿黃河南岸,通過秦嶺與黃河之間的夾道前行;二是通過風陵渡渡過黃河,沿黃河的北岸向東進發。這條路線的地理格局和南岸非常類似,只不過是由規模較小的中條山替代了秦嶺的位置。而中條山與黃河之間的通道,甚至比南岸還要好平整些。不過無論我們是沿着黃河的北岸還是南岸前行,在到達“三門峽”附近時,都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因為無論是北岸的中條山,還是南岸的秦嶺,在這裏都不約而同的向黃河靠攏。使得黃河河道不得不收窄,並形成了兩岸高山林立的峽谷地形,這也就是所謂的“三門峽”。換而言之,如果你還想繼續東行的話,沿着河岸走將是非常困難的了。對於在這種地形上開闢道路,先民們並非沒有辦法,在我們將視線轉向秦嶺及四川盆地時,那些開鑿在崖壁上的“棧道”會為我們展示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的。實際上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中條山甚至太行山脈和秦嶺都可以看作是同一山系。只是由於黃河在它們之間衝出了一條河道,才會分割成兩片完全獨立的地理單元。無論黃河與它兩岸的山脈是何總關係,對於希望走出黃土高原的人來説,都一定會想辦法在其中開闢道路的。
之所以開鑿棧道沒有成為上古先民的首選,是因為他們在三門峽兩側的山脈中找到了可行的道路,而這條通道的位置在黃河的南岸。
另外附張三門峽未成為“三門峽水庫”之前的圖片(油畫),以讓大家更直觀的認識這段峽谷對於陸地交通的阻礙。
中流砥柱(油畫)
如果一定要做的話,相信先民們也還是有辦法在黃河北岸開闢出道路的。不過由於對山西高原上的居民來説,還有其他路線可以越過太行山脈,進入東部的平原地區(河北平原);加之通過南岸可以直入中央之國的地理中心——洛陽盆地和中原地區,因此先民們着力在南岸尋找合適的路徑,以打通東西大通道。從大的方面來看,秦嶺在三門峽附近向北延伸,是造成東西通道不暢的地理原因。而具體的“罪名”則要落在一條秦嶺的小支脈——崤山身上了。“崤山”自秦嶺的主脈中伸展出來,向東北方向延伸至黃河南岸,如何越過這座“天王山”,成為了問題的關鍵。不過在我們去崤山中找尋道路之前,還有兩個重要的地標,會先為我們的東行之路,製造點麻煩。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仍然是秦嶺在向東北方向延伸它的那些小支脈。其中一條體量很小的支脈,這條小山脊雖小,但卻北抵黃河,南至秦嶺,象是一道天然的長城,搶在崤山之前成為了東進道路上的攔路虎。這條小山脊在歷史上默默無聞,但它的北端有一條長約7.5公里,橫穿它的谷地卻是名滿天下,那就是“函谷”。函谷最先聞名於天下,是因為進入戰國之後,秦人在函谷的東端築“函谷關”以自守,並在此打敗了山東六國的聯軍(先秦的山東之山,指的是“崤山”)。函谷關一直到東漢末年都在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直到三國時期,以中原為地緣核心的曹操為了更好的抵禦來自渭河平原的威脅(對手是馬超),將崤函通道的防線推進到渭河平原東端,在河曲與華山之間築“潼關”之後,函谷關才逐漸被廢棄。現在看來,如果晉軍想伏擊東征的秦軍,函谷是一個不錯的伏擊地。這條甚至不能並行兩輛馬車的谷地,絕對當的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對於一支通行其中的軍隊來説,危險性是非常大的。因此後世的很多人,將函谷誤認為是“崤之戰”的發生地點。其實晉軍並沒有選擇函谷設伏,他們為秦軍選中的墓地還要往東走,而晉人之所以會作出這樣的選擇,與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地標——“陝”地有關。對於“陝”地,我們並不陌生,在周公輔政之時,它曾經成為一個地理分割點。即“陝”地以東作為周人的新徵服地區,由周公負責管理;陝地以西,作為周人的根據地,由召公負責管理。而在假虞伐虢一節中,那個被晉人所滅的南“虢”,所控制的地區也正是在“陝”地。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陝”地能夠承擔如此重要的任務。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黃河在流經“陝”地時,向北拐了個灣,也就是説陝地本身的地理位置,是一個突出部。不過這種類似半島的地形,並不足以讓陝地成為關鍵先生,因為在黃河幾千裏的東流過程中,類似的彎曲數不勝數,所以才有“黃河九十九道彎”之説。真正讓陝地身價倍增的是它南部的那條秦嶺支脈。這條位於函谷和崤山之間的支脈,並非象它的左右鄰居那樣,直接切到黃河,而是在它與黃河之間留出了“陝”地這片開闊地。由於陝地本身具有一定的縱深,又位於函谷和崤山兩道天險之間,使得它成為了整個崤函通道中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也就是説,你可以在其中築城,並形成自給能力,以作為整個崤函通道的管理中心。成就“陝”地的地緣因素並不僅限於黃河南岸。由於黃河北岸的中條山,正是在陝地的對面開始與黃河親密接觸。因此山西高原南渡黃河的最後渡口:太陽——茅津兩渡實際上也受到了“陝”地的控制。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到達這兩個渡口之前就南渡黃河。但問題是,當你成功渡河,並冒着風險穿越函谷之後,仍然要面對“陝”地的封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想從山西高原進入崤函通道的話,從茅津渡渡河成為了必然的選擇。當然,在茅津尚在戎人控制之時,稍稍偏西一點的太陽渡,是周屬諸侯們溝通黃河南北的主要通道。由於“陝”地的存在,當我們越過函谷,向東北方向前行,到達陝地的這一段路程,並不算特別難走。不過當我們在“陝”地稍作休息之後,繼續東行時,將會遇到此行最大的障礙——崤山。這裏也是晉軍為秦軍選定的葬身之地。晉軍之所以選擇在崤山而不是函谷設伏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晉人對於華山——“陝”地的這一段路程並不是特別的熟悉。對於居於黃河之北的晉人來説,當他們想進入渭河平原時,可以通過蒲津渡或風陵渡直接進入河西地區;當他們想進入中原時,可以通過太陽渡和茅津渡進入陝地,然後再東行越過崤山,然後沿黃河南岸直入中原。也就是説包括函谷在內的大部分崤函通道,對於晉人來説,並沒有太大戰略意義,也沒有通行的必要。所以他們在自己東出中原的必經之路——崤山之中為秦軍舉行葬禮,並不讓人感到意外。至於説秦軍到底是在崤山的哪一部分全軍覆沒的,則是我們接下來要分析的方向。總之,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們還需要有一點點耐心。相信在解讀完之後,大家對於很多重大歷史事件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