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紅旗渠:那不只是一條引水的渠

大河報記者 高志強 通訊員 高曉鋒

閲讀提示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要去紅旗渠。掐指算來,這些年加起來至少也有十幾次,只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自始至終我心裏明白:每個奔紅旗渠去的人,並非真的只想去看看這條渠,至少不全是。因為,自從紅旗渠誕生的那天起,她就被偉大的建設者們賦予了高尚的品格、堅強的力量和不屈的靈魂……
再讀紅旗渠:那不只是一條引水的渠

(一)紅旗渠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不是沒有理由的。

其形如龍、狀如帶,於懸崖絕壁間蜿蜒數十公里,與太行的山石樹木化為一體,配以晨昏四時、花落花開、陰晴雲雨,遂成難見的佳景,深受驢友寵愛不足為奇。

仲春時節,細雨如絲,林州紅旗渠和青年洞兩大景區裏仍遊人如織便是明證。

然而,絕大多數遊客來此的目的,並非只為一睹“人工天河”的芳容,至少不全是。很顯然,唯有在這裏,探尋紅旗渠是怎麼修成的,比單純的獵奇攬勝更有意義……

數據顯示,為了修好這條幹渠渠長70.6公里的引水工程,當年共削了1250座山頭,架了151座渡槽,鑿了211個隧洞,修建各類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1818萬立方米。

如果把這些土石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以把廣州和哈爾濱連接起來……

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便放到現在也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回望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林縣剛剛遭遇一場大旱。

別説修渠,連老百姓吃飯都成問題。

只是,林縣苦水太久了。

1960年2月,楊貴領導下的林縣縣委決定從漳河引水,徹底改變當地靠天吃飯的狀況,舉世矚目的“引漳入林”工程打開序幕。

這就是後來的“紅旗渠”……

再讀紅旗渠:那不只是一條引水的渠

(二)李俊生一直很忙。

作為林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自2014年以來他堅持上山下鄉、走街串巷,義務為健在的修渠人拍肖像照,這個春節都沒顧得上休息一天。

這些年來,他一共走訪了500多名修過渠的老人、拍攝了上萬張修渠人的照片。在紅旗渠幹部學院為他提供的資料室裏,修渠人的黑白肖像照片貼滿了整整一面牆!

為了修建紅旗渠,林縣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數據顯示,修渠的10年時間裏,共有30萬人參與其中,總投工3740.2萬個,先後有81位幹部和羣眾獻出寶貴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只有17歲。

就連27歲的總設計師吳祖太,也被巨石砸死在正在開鑿的隧道中。

更多默默無聞的修渠人,吃的是粗糧的餅子,住的是簡陋的窩棚,拿着最原始的工具,日復一日在死神的眼皮底下工作,“以現在的標準,他們都是勞模、都是英雄!”

李俊生説,當年修渠真的太苦了,苦到什麼程度,現在人根本想象不到,尤其那些受傷致殘的,影響的卻是一生,“好多次,老人一邊説一邊哭,我一邊哭一邊聽……”

再讀紅旗渠:那不只是一條引水的渠

(三)作為紅色旅遊勝地,如今的紅旗渠很出名。

但也許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50多年後的今天,抑或更遠的將來,她會不會像長城一樣失去原有的功用,退化成寓以象徵意義的特殊存在?

在李俊生眼裏,答案是否定的,“將來我們會更依賴紅旗渠”!

是,因為大環境的原因,上游的漳河近年來水量大減,以及深層鑽井技術的提升,不僅部分支渠、毛渠年久失修、廢棄不用,前些年紅旗渠乾渠也曾幾度斷流。

但是,得益於數十個護渠隊數百護渠人的精心維護,如今的紅旗渠仍源源不斷將漳河水引到林州,只是大部分不再被人直接取水飲用,而是通過灌溉、存塘等方式補充到地下。

“舉個簡單的例子,沒有紅旗渠,珍珠泉就不會有水!”

在李俊生看來,政府花大力氣維持紅旗渠的運轉絕不是在搞形象工程,更多是出於環保的目的,尤其維持地下水資源的平衡,“她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越來越強了!”

李俊生説,如今的紅旗渠,已深深融入林州人民的血液裏了。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他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這麼一大羣人,為了子孫後代的美好生活,不惜用汗水、鮮血和生命,在巍巍太行山上譜寫了一曲偉大的詩篇……

(本報資料圖片)

來源:大河客户端 編輯:曲歌

【來源:大河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1 字。

轉載請註明: 再讀紅旗渠:那不只是一條引水的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