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老師這邊收集了廣大藏友的徵求,現在關於汝窯的鑑定和定價方面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案和方法,老師今天就來講講,我心中的汝窯的價值和鑑定方法。
北宋後期,由於宋金戰亂而失傳。元以來,歷代汝窯瓷器仿燒不斷均難成功,所以彌足珍貴,成為稀世珍寶。宋代汝窯瓷器鑑別,從傳世品看,個人認為看透一件是否真正汝瓷,可以從八個方面入手:
一、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造型
汝窯是燒造青釉的瓷窯,屬於耀州窯系,因成功燒造出天青釉,而被宮廷相中,專燒貢器,器形豐富,規格齊全。初期汝窯器形是仿越窯青瓷器(最大特徵是撇足),仿越窯而精於、超于越窯。宋晚期還專門燒製仿三代青銅器的祭祀禮器如水仙盆、三足洗、尊、方壺等;還有荷花類裝飾造型的各種器物如碗、盤、香爐;以及裝飾龍紋的瓶、缽、器蓋等。(也有仿漢代青銅的三足爐,仿唐代金銀器的香爐)。
“汝瓷的造型都經過千錘百煉,做工非常規整”,這是當時為皇宮專燒御瓷而集合當地最優秀窯工的結果,所以,汝窯不僅釉色美,而且器形優,冠絕天下,以最簡練的線條、釉色表現出最美的內容。所以宮中“ 惟用汝器”。一個“惟”字表明瞭徽宗的藝術品味和汝窯齊全的品種。
傳世汝瓷是汝窯燒造過程中的一小部分,遺址考古發掘不僅有生活用器、陳列用器、文房用器,而且還有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器(雞、鴨、鵝,狗、馬、羊等),還見有人物造型,以及一些縮小的盤、壺、瓶等袖珍玩器。並且一器多形(大英博物館藏奩式爐口徑23.8cm,北京故宮藏奩式爐口徑18.0cm,本人手上奩式爐瓷片口徑10.0cm),這些新器形極大的豐富了人們對汝窯的認識。
汝窯釉面有獨特的質感,其造型之豐富;器型之規整;釉色之瑩潤;比例之協調;開片之妙趣;曲線之優美,都做到了極致。
其樸實無華與雅緻高尚確非當時瓷窯可比的,所以它無愧於“汝窯為魁”的稱號。
台北故宮北宋汝窯特展把兩件原定為北宋汝窯器“三犧尊”、“奉華尊”,重新予以定名為“清仿鈞釉三犧尊”和“清仿汝窯奉華尊”。
我認為台北故宮這種實事求是的作風應當發揚。
喜歡真正野生好沉香的朋友,請加下面微信
免費領取《破解沉香投資收藏謎中謎》一書
二、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胎體特徵
傳世宋代汝窯瓷器的胎體有三個特點,第一點是輕薄,第二點胎色為香灰色,胎骨輕薄,胎質看色粗松實則細密。汝瓷胎色呈淺灰、灰白,因其色調與香燃燒之後形成的香灰相似,因而俗稱“香灰胎”。第三點是汝瓷胎質細膩滋潤,堅緻緊密,被譽為“銅骨”。另外,接觸過傳世汝瓷的人常有“扣聲如磬”的形容,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説明了汝瓷胎的輕薄與緻密。
三、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胎色
宋代汝窯瓷器胎質細膩,胎土中含有微量銅,迎光照看,微見紅色,胎色灰中略帶着黃色,俗稱“香灰胎”,多見汝州蟒川嚴和店、大峪東溝,汝州文廟、清涼寺等窯址;汝州張公巷汝窯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窯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窯的主要特徵。
四、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釉色
鈞窯瓷燒造是銅還原的最高峯,而汝窯瓷燒造是鐵還原的最高峯(指宋代)。所以“汝窯為魁”。呂成龍在《試論汝窯的幾個問題》:“淡天青色介於藍、綠二色之間,綠色是一種充滿靜謐感的温和色彩,而藍色則是帶有神秘感的冷色,淡天青色既有藍色之冷,又有綠色之暖,是一種冷暖適中、優雅和諧的色調,這種色調體現了宋人所追求的色彩中的理想境界,迎合了當時統治者的審美情趣。”所以朝庭“命汝州造青窯器”。
汝窯施高鋁低硅釉,屬石灰釉,施釉薄而呈色均勻,釉色精光,温潤如玉。而其他青窯瓷是低鋁高硅釉,只有施厚釉才能呈青色,有玉質感。南宋官窯是石灰鹼釉,需多次上釉才有玉質感,南宋龍泉窯更是如此。這是汝窯與其他瓷窯最大的不同點。
汝窯釉面有許多縮釉點及黑色雜點,縮釉點是胎釉中的水份形成的氣泡蒸發所致。河南汝瓷研究專家袁海清專門研究氣泡問題,他説:“針孔和棕眼是氣泡從胎和釉層中逸出釉面後留下的痕跡,‘針孔’是否能在燒成時被流動的釉填補而有一定深度的細孔,‘棕眼’雖已被流動的釉填補,但仍未完全填平而留下淺淺的凹坑”。黑點是胎土淘洗不淨。趙青雲説:“梨皮、蟹爪、芝麻花”是汝窯器的一大特徵,所指的就是這些現象。
汝窯的釉色是所有宋代各窯口中色彩最豐富的。它以“青”為主基調,天青、天藍是最基本的色調,此外還有粉青、豆青、豆綠、月白,卵青、葱青、灰青、蟹青、米黃等(另還發現有茶葉沫釉標本)。同色之間還有色差,有濃淡之分。
宋代汝窯瓷器為宮廷壟斷,制器不計成本,以瑪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藍色較多,也有豆綠、青綠、月白、桔皮紋等釉色,釉面滋潤柔和,純淨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釉稍透亮,多呈乳濁或結晶狀。用放大鏡觀察,可見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氣泡,釉面撫之如絹,温潤古樸,光亮瑩潤,釉如堆脂,素靜典雅、色澤滋潤純正、紋片晶瑩多變為主要特徵。視之如碧峯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紅暈,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晴,有的如長虹懸空,世稱“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汝州張公巷宋代汝窯瓷器,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潤,手感如玉。有青如天 、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徵。
五、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紋飾
在宋代汝窯瓷器傳世品的個別器物上還出現有文字。如:“奉華”二字多見於尊、瓶、碟之上。“蔡丙”、“寧”則是見於小碟與洗上。藏品想要送拍諮詢可聯絡筆者:一三九零,二三零,零四零八。文字雖不是裝飾,但仍提高了對器物的鑑賞意趣,其中“奉華”應是宋奉華宮的專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寬板沿諸種。盤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數種。還有三足洗、弦紋尊(奩)、套盒、尊、方壺、圓壺等,還有為數不多的蓮花器座、荷葉器座、鏤孔器、鳥、龍等瓷塑工藝品。也用花、鳥、蟲、魚裝飾來滿足皇親貴族們的閒情逸趣。
六、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支釘
支燒模具
支燒模具
支燒模具
七、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煅燒特點
宋代宮廷用汝窯器物一般均採用滿釉支燒,為了避免窯爐內雜質的污染,需用匣缽裝好,並將器物用墊圈和支釘墊起,防止與匣缽粘連。汝窯“底有芝麻細小掙針”。在器物底部可見細如芝麻狀的支釘痕三、五、七個,六個支釘的很少,痕跡很淺,大小如粟米。張公巷的器物呈圓形支釘。蟒川嚴和店、大峪東溝一帶汝窯器多無支釘痕,個別碗、套盒、凹足缽、洗、器蓋等用墊餅支燒工藝。
八、宋代汝窯瓷器鑑定特徵:開片紋特徵
開片
宋代汝窯瓷器開片堪稱一絕,開片的形成,開始時是器物於高温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行話叫“崩釉”。汝窯的藝術匠師將這種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通過人為地操作轉換為一種自然美妙的裝飾,而且控制的恰到好處,可謂巧奪天工的絕活。釉面開片較細密,多呈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象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或呈蟬翼紋狀,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釉中細小沙眼呈魚子紋、芝麻花和蟹爪紋。並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葉沫,部分柳條紋狀的開片是因手拉坯轆轤旋轉時,使泥料分子排列結構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