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條子泥風光。 單中華攝
人鳥和諧。 周晨曦攝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春來時節,節氣伴着漸暖的氣温輕拂在煥然一新的條子泥濕地上。短短數日,大堤邊綴滿鵝黃新芽的柳枝變為柔情萬種的綠色絲絛;大堤內側,清香撲鼻的油菜花和着拔節的小麥競相生長,黃燦燦、綠油油,一片連着一片。大堤外側,灘塗無垠,直到與海天相接。第一波春遷的候鳥,白臉琵鷺、黑臉琵鷺、鸕鷀、紅嘴巨鷗和卷羽鵜鶘,一撥撥、一羣羣飛來,與濕地上悠然覓食的麋鹿和平共處。鳥叫鹿鳴,生機盎然,條子泥奏出春天最美的樂章。
沒有碧水拍岸,沒有魚翔淺底,渾濁的黃海可謂海中異類,長江黃河在這裏激情相擁,滋養出獨樹一幟的灘塗濕地和黃海風情。久久為功呵護生態環境,江蘇將東台條子泥濕地打造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樣本。就在虎年來臨之際,生態環境部2021年度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揭曉,條子泥榮登中國最美海灣。
尋找勺嘴鷸
到條子泥觀鳥賞景,不下數百次,最令人激動的當數去年國慶期間的那次雨中尋鳥。那是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召開之前,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直播團隊駐紮條子泥,連續三日向世界推出特別節目《尋找勺嘴鷸》,我們全程相隨。
條子泥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線上最為重要的棲息地、補給站,每年有數百萬只的鳥類在此駐足、停歇、繁衍。目前已觀測到的410種鳥類中,有23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物種名錄,勺嘴鷸是其中最為稀罕的一種。它小小的,茸茸的,像飯勺一樣的嘴巴在泥沙裏攪個不停。目前全球種羣只有200多對。
10月8日,一月之中潮汛最大的一天,時大時小的雨水連綿不斷,我們早早出發,深一腳淺一腳在草叢、泥沙中艱難跋涉,儘管穿着雨衣打着雨傘,不一會兒依然是半身濕透。正是潮水上漲之時,突然一撥撥鳥浪從頭頂上飛過,湧入大堤內側高潮位棲息地的淺水區和沙灘。一路走過,密密麻麻的鳥兒近在眼前。嘴比較長的是白腰杓鷸,嘴比較短的是灰斑鴴,更小的是黑腹濱鷸,走動很快的是小青腳鷸……
“快看,快看,那個嘴型像勺子的就是勺嘴鷸。”直播到第16分25秒時,隨着一聲驚呼,一隻正在覓食的“小勺子”出現在鏡頭裏。一旁的鳥類學家確認:“沒錯,的確是‘小勺子’。”
連續三日直播,日日有驚喜,小精靈勺嘴鷸萌翻了觀眾,條子泥濕地公園豐富的生態資源也隨着直播令世界驚豔。第二天下午,我們在海灘上又發現悠然覓食的5只勺嘴鷸。同行的北京林業大學專家介紹,許多專業人士也常常是一“勺”難尋,“你們真是太幸運了”。
濕地上生物多樣性豐富。兩位科研人員從灘塗上撈起一撥泥沙,放進特製的鐵篩子裏篩洗,透過放大鏡,四五十隻不同類的小蝦、四五十隻不同類的小蛤一覽無遺。在條子泥,飛鳥、游魚,濕地上的蝦蟹蛤,灘塗下的底棲生物,構成多彩的動物世界。直播第三天,鏡頭中闖進一羣麋鹿,它們悠閒地低頭吃草;更遠處,有幾幢簡易房屋,那是護鳥守堤人的臨時住處。鳥、鹿、人,生活在一個共同的空間裏,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感畫卷。
荒灘變綠洲
還是在兩年前,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過一幅條子泥灘塗“潮汐樹”的圖片。一排生長在金黃地平線上的“深秋樹林”,枝杈向陸,根部向海。
“潮汐森林”是條子泥灘塗獨有的景觀之一。東海前進潮波和黃海旋轉潮波在這裏交匯疊加,潮差大,潮流強,在煙波浩渺的大海深處,形成了壯觀的“二分水”奇觀。
寬廣平緩的灘塗上,潮水擁着泥沙,淤蝕變化快速,大大小小的潮溝描繪出一株株規模龐大、形態多變的大樹。潮汐運動攜帶的粉砂質淤泥逐年增高,呈現出特色鮮明的微地貌。光灘和草灘在灘塗交互,文蛤、貝類、蟛蜞穿行。茂密的草灘上,遍佈包含陸地鹽土植被和濕地鹽沼植被在內的兩種鹽生植物羣落。在秋日晴空之下,蘆葦、米草和株型有“翡翠珊瑚”之稱的鹼蓬隨風搖曳,形成油畫般的美景。
條子泥另一大景觀是6.8萬畝的人造平原森林——黃海國家森林公園。這顆鑲嵌在太平洋西岸海濱濕地上的“璀璨綠寶石”,是又一處堪比塞罕壩的綠色奇蹟。
“太陽一出冒鹽花,大風一吹滿天沙,蚊子都有蒼蠅大,百腳毒蛇到處爬。”上世紀60年代末,“18勇士”闖灘沿海拓荒植綠,半個多世紀風雲變幻,一代代“黃海林工”前赴後繼走進鹽鹼荒灘,團結友愛、同甘共苦、無私奉獻,開創事業。昔日莽莽荒灘,如今鬱鬱葱葱,超60萬株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銀杏,構築起一道壁立於大海與陸地之間的綠色屏障。蘇北沿海也因此成為同時兼備森林、陸地、海洋三大生境系統的生態福地。
從今年起,江蘇省東台市又沿85公里海岸線拉開萬畝鹽鹼地造林建設序幕,再現黃海林工“敢教荒灘變綠洲”的奇蹟。同時啓動建設碳匯試驗林,邁開走向碳匯經濟的第一步。
高潮位棲息地
“720”,這是沿海經濟區從漁民手中收回720畝魚塘為遷飛候鳥量身定製的一處棲息場所。
時光回溯到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批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之後,東台人以“世界眼光”呵護生態淨土,放大世遺效應,走出了一條“政府+科研+公益組織”的濕地生態修復模式,在江蘇省率先編制濱海濕地修復規劃,與紅樹林基金會簽署《江蘇鹽城條子泥公益保護地項目合作協議》,與北京林業大學共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東台研究基地,與復旦大學合作共建東台復旦濕地保護聯合創新中心,全岸線推進互花米草整治和濕地修復,劃定紅蒿地2800畝黑嘴鷗繁殖地……科學務實,妙招迭出。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上,江蘇鹽城“以恢復鳥類棲息地為目標的自然解決方案”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核心內容便是推廣720高潮位棲息地成功經驗。
高潮位時,在灘塗上覓食的候鳥就要到大堤內側尋找落腳棲息之地。建設“720”,是出於沿海人為候鳥提供更好生存環境的樸素願望,也是專家長年蹲守東台沿海觀測研究的成果。
2020年春節期間,東台沿海經濟區與承包魚塘的漁民協商,退漁還濕、營造鳥類生境。4月候鳥春遷之始,這處候鳥“俱樂部”就建成投運了。如今,與大海一堤之隔的720畝固定高潮位候鳥棲息地已成鳥兒避潮休憩的“家園”。大潮湧起,成千上萬只鳥兒飛越海堤,親水棲息,載歌載舞。2021年10月,候鳥遷徙研究中心在這裏監測到100多種共計6.5萬隻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