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就是神的化身,不管所處的時代是貧弱、高峯、浮華。
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峯的代表——米開朗基羅
他被評價為天生的雕塑天才,小行星3000以他的名字命名,和達芬奇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他的風格幾乎影響了三個世紀的藝術家,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
1473年出生於佛羅倫薩,父親是卡普雷塞和丘西兩個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
13歲開始接觸繪畫,不過他對於繪畫並不感冒,15歲之後一直以雕塑家自稱,比起二維平面的繪畫,三維立體空間的表達才是屬於他的方式。
他在天花板上創造了上帝的形象,身體幾乎每一處都有疾病,畫畫畫到脊椎變形。
喜歡以男性的身體塑造女性的形象,在23歲的時候成名,57歲的時候宣佈出櫃。
"聖母瑪麗亞是純潔、崇高的化身和神聖事物的象徵,所以必能永遠保持青春。"
哀悼基督是他為聖彼得教堂製作的,刻有他自己姓名的作品,那時,他剛23歲,也是這件雕塑作品,使他名蓋羅馬。
作品的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麗亞抱着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
雕像中在這個作品中,米開朗基羅對人物表情的刻畫,以及身體姿態的運用可以精緻到每一個細節。
聖母的形象是年輕而美麗的,在她寬大的衣袍下,你是看不出她的身材比例的,她的表情堅定而痛苦。
但她依然是美的,這裏便可看出在當時扭曲的社會環境中,米開朗基羅對美極端的嚮往,而死去的基督橫躺在聖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虛弱且無力。
從而和聖母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使一塊塊石頭看起來更加的光滑,作者還運用了天鵝絨打磨了石頭的表面。在他的雕刻下,一塊塊石頭好像開始迸發着情感,從而演繹出了這樣一個生動有力的形象。
"大衞用他的彈弓,我用我的弓箭。"
《大衞》是米開朗基羅至高無上地位的開始,取材於聖經故事中的經典人物。目的是為了激發人們奄奄一息的戰鬥激情。
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在米開朗基羅之前,就有很多人塑造過大衞的形象。
他們大都運用的是大衞戰勝敵人之後的場景,而米開朗基羅卻另闢蹊徑,選擇了大衞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他雕刻下的大衞,好像被加了一層濾鏡。
肌肉發達、體格均勻、每一部分的解刨結構都精確的無懈可擊,每一塊肌肉都充滿着力量,一塊塊石頭好像被賦予了生命,一塊塊冰冷的石頭也有了一顆炙熱的心。
一個屹立不倒的巨人形象便就這樣樹立起來了,理想化的男性美便也通過這樣的方式凸顯出來。
"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是繪畫還是雕塑"
在米開朗基羅26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家喻户曉的大師了,而早於他出生20幾年的達芬奇當時也已經赫赫有名了。
一個時代,兩個才子的相遇,本應惺惺相惜的兩人,卻相看兩厭,因為觀點的不一致,暗自較勁了很多次。
在1504年的時候那會佛羅洛倫薩議會大廳落成,當時的官員想要用兩幅描繪戰爭場景的巨型壁畫來裝飾,便就邀請了兩人。
達芬奇創作了《安吉里亞之戰》,米開朗基羅則選擇了《卡西那之戰》作為題材進行創作。
這一次兩人較勁的結果是以失敗告終,因為兩人都沒有完成作品。
而也是這一次的較量也讓達芬奇知道了米開朗基羅不僅僅只是一個會雕刻的“工匠”
"在這樣奴隸般和這樣寂寞無聊的條件下,在斜路上,在極端的精神疲乏中,我應該雕刻自己神聖的製作"。
世界上最大的壁畫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它分佈於西斯廷教堂的屋頂。
整個畫面主要由上帝創造世界、人間的墮落、不應有的犧牲3部分構成,《創世紀》由"上帝創造世界"、"人間的墮落"、"不應有的犧牲"三部分組成。
每幅場景都圍繞着巨大的、各種形態坐着的裸體青年,整個畫面總是給人一種聲勢浩大,氣吞山河的感覺。
最開始的時候,米開朗基羅是拒絕的,在他的眼裏繪畫一直都是女人才會做的事,可是面對着權力的壓制,他也不得不選擇妥協。
教皇當時要求他是畫12個使徒就可以,可是作為完美主義極端追求者的他卻在西斯廷的天頂上畫了343個人物。
這幅作品的完成據説熬走了他的十個助手,他沒日沒夜的趕,脊椎畫到變形,左眼也幾乎失明,最終完成花費了五年的時間。
不管他是否疲倦、卑弱、痛苦、他總是用着他的方式,構建着心中的光和熱。
他的作品總是充滿着強勁的力量,他渴望與完美邂逅,他用了畢生的精力、雕刻着自己的理想天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