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滾滾半天來,白天屋裏點燈台。行人出門不見路,莊稼牧場沙裏埋……”曾經的歌謠,唱出了庫布其沙漠的憂傷。
“海沙松柏柳成蔭,柏油馬路氣笛鳴,千年古湖鎖漠中,穿沙精神大漠人……”現在的民謠,則唱出了庫布其的時代精神與風貌。
大漠奇蹟,沙海通途。沿着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境內的穿沙公路,記者跟隨“中國四大沙地(沙漠)生態修復治理”主題調研採訪團,來到了位於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道圖嘎查牧民新村。這是一個生態移民新村,道路寬闊,街道整潔,沿街開着牧家樂,院裏搭着蒙古包,家家都有小汽車……處處呈現和諧富足的畫面。
圖為2020年9月14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的道圖嘎查牧民新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
道圖嘎查地處庫布其沙漠腹地,曾是一個封閉、貧窮、落後的地方,沒有出路、沒有水電、沒有醫療、沒有通訊,草場沙化植被少,牧民們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人無糧食畜無草,取暖做飯缺柴燒”,一首民謠真實反映了牧民們過去在庫布其沙漠的生產生活狀況。
“當時沒有路,大沙裏面走不出去,蓋房用的椽檁、泥只能靠駱駝、馬拉進來,蓋個房子太難了。”孟克達來一家祖祖輩輩生活在庫布其沙漠裏,回憶過去的經歷,他感慨地説。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能否解決生態破壞嚴重、生態災害頻繁、生態壓力巨大等問題,直接關係着人民羣眾對全面小康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針對庫布其沙漠腹地生態環境脆弱、生產資料匱乏、生活條件惡劣等問題,為了積極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2006年在杭錦旗委政府政策性引導下,道圖嘎查與當地企業合作,採取“牧民出租沙漠、企業投資建設”的方式,共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了佔地面積500畝的集中居住區——道圖嘎查牧民新村,將分散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的2個自然社36户156名牧民集中聚居起來,為每户牧民建設了106平方米的住房,並配套完善了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徹底改善了牧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他們曾經居住的地方也實行禁牧和大規模生態建設,沙漠得以休養生息和自然恢復逐漸披上了綠裝,道圖嘎查如今掩映在茫茫綠色之中。
孟克達來站在自家開辦的飯店前 求是記者 侯亞景/攝
搬遷只是方式,脱貧才是目的,樂業才能安居。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後,後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羣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依託國家4A級景區——七星湖沙漠生態旅遊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和三產帶動優勢,道圖嘎查引導牧民新村的牧民發展餐飲、住宿等旅遊接待,開發沙漠越野車、騎馬、騎駱駝等旅遊項目,大力發展沙漠旅遊服務業,從而促進農牧民致富。
搬出沙漠,結束了沒水沒電的生活,孟克達來開啓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他是道圖嘎查牧民新村第一個開辦牧家樂的人,還與其他20多名村民共同成立了旅遊公司,腰包漸漸鼓了起來,生活有了奔頭。“政府每隔一段時間會組織我們出去學習,看看好的旅遊景區是怎麼搞旅遊服務的,回來也分享給身邊的人,希望我們把村裏的沙漠旅遊做得更好”。
和孟克達來一樣,很多人搬來牧民新村的牧民也告別了牧民身份,從事起其他職業:有的當起了產業股東,將閒置的“荒沙閒地”轉租給企業或入股企業,參與到沙漠治理和改造中,取得固定收入;有的當起了種植工人,組建民工聯隊跟隨企業種樹、種草和中藥材;有的開起了牧家樂,發展民宿或牧馬、拉駱駝等;有的當起了新型牧民,立足七星湖景區成立養殖合作社,為景區及遊客提供優質肉、蛋、奶等;有的則當起了產業工人,進入企業參與到沙漠健康藥業等生態產業中。
2016年,杭錦旗實現了“人脱貧、旗摘帽”的目標,成功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和自治區級貧困縣的帽子。
孟克達來接受採訪 求是記者 侯亞景/攝
生態搬遷,綠富同興。經過30多年治理,庫布其沙漠林草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3%,森林覆蓋率達到15.7%,開創了“綠進沙退”、大漠變綠洲的世界奇蹟。而在孟克達來家裏,電腦、冰箱、空調、大英寸電視機、新式沙發等現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顯示着小康生活的富足。
“以前在沙漠裏面,我們主要就是放牧、種植甘草,收入很低;現在搬出來後,開辦牧家樂,還合辦沙漠旅遊項目,一年收入大概20萬元,生活變化真是太大了!”孟克達來告訴記者。
“現在發展好了,機會多了,很多年輕人都回來了。”孟克達來説,“兒子大學畢業後,如果願意回來,沙漠也是他實現人生理想的最佳舞台”。
從由沙致貧到因沙致富,道圖嘎查的發展離不開“生態”二字。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道圖嘎查牧民新村的村民在放棄了傳統放牧生活之後,正在大漠深處以另外一種方式,詮釋了什麼叫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