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陸游曾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曾説過:“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我們常常羨慕天才,崇敬大師,但若是天才不努力上進,就會“泯然眾人矣”;若是大師沒有積累和學習的過程,也終究不會成為大師。常有人説“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然而真正能夠抓住機會成為一代宗師的人必定是早已做好準備,能夠厚積薄發的人,而非只會怨天尤人的人。01
齊白石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繪畫大師,在民國畫家輩出的時代也是佼佼者。他最聞名於世的作品是《墨蝦》,這幅畫是他多年隱居林間,對花鳥魚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觀察才畫出來的精品之作。也正是因為他出身農村又多年隱居,所在他最擅長畫花鳥魚蟲,他曾説過:“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而形神具備正是他繪畫的最大特點。
其實畫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蟲雖然在生活中很常見,但由於體型很小,一般很難觀察到其形體細節,用筆放大後更是難以表現其情態。因此齊白石在畫蟲上的功力,古往今來都稱得上是獨一份。最早他擅用寫實風格繪畫,後來吸收了文人畫的簡約印象風格,最後自成一派,不僅為世人稱道,更贏得了後世讚譽。例如他的《蟬》就曾經拍賣出上億人民幣高價,為啥會有人出上億高價?它憑啥值這麼多?對此專家表示:放大了看仔細,看清楚再説。
專門描繪昆蟲的畫作被稱為草蟲畫,並不是單獨分科,而是歸於“花鳥蔬果”一類中。唐宋畫史中已經有某畫家“擅畫草蟲”的讚譽,宋代小品畫中也不乏精緻草蟲作品,如《山茶蝴蝶》等,但涉及的昆蟲品類卻很少。齊白石可以説是將草蟲畫發揚光大的人,他筆下草蟲種類繁多,有蜻蜓、蝴蝶、蟬、蜜蜂等常見品類,也有為大部分文人不屑的蟑螂、蒼蠅等。他獨創“兼工帶寫”的畫法,將草蟲畫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齊白石的藝術風格是民間藝術與文人畫風的完美融合,形成獨特寫意國畫風格,畫蟲一絲不苟,極為精細,又能夠在筆觸濃淡之間展現出勃勃生氣。蟬其實是國畫中最常見的一種昆蟲,李商隱曾寫道“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古代許多文人都借蟬脱殼來自喻脱離污穢,因此蟬與蓮花一樣成為文人表示自己清高自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象,因而在繪畫作品中也屢有出現。02
不過齊白石畫蟬並非為彰顯自身氣節,更多的是寫實,這也是他的畫能拍出高價的原因之一。這幅畫構圖簡單,白色宣紙上只有一隻蟬,細看卻另有乾坤。首先,正如齊白石畫作十分看重的是這隻蟬十分隨性自然,是真正的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的一隻蟬,而非刻意將蟬置於它很難去到的環境之中來增添畫的“意境”,由此可以説這是一隻形神兼備的蟬。
第二,我們常用“薄如蟬翼”來形容其他物品的質地,然而蟬翼究竟有多薄呢?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未曾仔細觀察過,最多隻知道近乎透明。而齊白石所畫的蟬翼真正畫出了“近乎透明”之感,在蟬翼與蟬身重合的部分顏色稍淺,使蟬身有了朦朧之感,蟬翼上的紋路十分清晰卻不會“喧賓奪主”;蟬翼尾部則用極淡的墨色渲染,再加上工筆勾勒出的紋路,既比紙色稍深,能看出輕薄質地。
再次,我們若用放大鏡觀察,就會發現蟬的爪子和觸鬚有着極其細小的分叉,頭部觸角更是刻畫得十分清晰。兩片蟬翼雖然是相互覆蓋,但紋路顏色不盡相同又十分清晰,呈現出十分自然的陽光照射下的感覺,彷彿這隻蟬隨時可以振翅起飛。這樣的功力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達到,而是齊白石也是經過多年持續觀察,和多年經驗積累的深厚畫工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這樣的境地。
最後,這幅畫能夠拍賣出上億天價,不得不説還是有名人效應的原因。在各路媒體宣傳中齊白石隱隱有成為“民國第一畫家”之勢,他的作品比起同期的其他大師,如張大千、吳昌碩等人都要貴一些。其畫作《山水十二屏》保持着中國文藝品最高拍賣紀錄。或許其他人也同樣用心畫過蟬,但是並沒有人品味其畫作細節,更因沒有名人效應很難賣出高價。結語
齊白石的畫作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影響力,畢加索都曾經稱讚過他是偉大的畫家,他能夠成就“偉大”的根源還在於平凡。齊白石一生從未豪奢,在出名後也從不以賺錢為業,在抗戰期間為避免日偽要畫甚至貼出了不賣與官宦人家的告示。他痴迷於自然,痴迷於畫作才能有這樣的成就,而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的人,再有一時的名聲最終也會被歷史遺忘。
參考資料:
《冬夜讀書示子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