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運橋
廣運橋,俗稱吊橋,在原濠州城塗山門外,即今臨淮濠梁橋東北,濠水入淮口上。橋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自西向東橫跨濠水,現已廢圮。
相傳此橋在元代名塗山,明太祖朱元璋初起,夜過此橋,曾聞前面有人云:“胡運窮,胡運窮,廣運有神通。扶桑墩上日,照得木間紅。”他稱帝后,乃於洪武三年下詔重建,賜名廣運橋,為明中都附屬建築之一。後屢為洪水衝頹,屢復以為橋。清康熙時,橋廢水淤成市,濠水改經淮寧橋入淮。乾隆年間,臨淮知縣鄭時慶重修,濠水西由淮寧橋,東由此橋注入淮河。
此橋古為(北)京(南)京驛道重要橋樑,來往官員差役、旅人商賈,終年川流不息。民國時期,合(肥)蚌(埠)公路曾一度經由此橋。當時橋面為平鋪石條,下以鐵軌作梁。後毀於戰火,僅存兩端橋台。不久,改用木板鋪面,以便行人。1963年秋,山洪爆發,橋被沖塌。1968年7月,在橋西南新建一座混凝土板築拱型橋,更名濠梁。今日,廣運橋兩端橋台仍在,孤露於濠淮二水合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