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博物館如何釋放潛能

  國慶期間,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江蘇太倉市民朱慧為13歲的兒子選擇了參觀太倉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本館,讓6歲的女兒參加包括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在內的親子研學一日遊。

  “蘇州博物館本館是蘇州的文化地標,周邊又有拙政園、獅子林等蘇州園林,對初中生而言,一次性把政治、歷史、地理等知識點覆蓋到,當屬經典路線。”朱慧表示,讓孩子從學科培訓迴歸到古建築名人館,親身感受建築大師的名品佳作,瞭解家鄉的歷史文脈,這比任何一堂網課效果都顯著。

  受“雙減”政策影響,加上疫情防控常態化,打卡周邊博物館成為父母們假期帶娃的最佳選擇。國慶長假7天,蘇州博物館西館共接待觀眾5.3萬人次,其中親子游佔比70%以上;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共接待1萬多人,未成年人佔比六成。

  “‘雙減’帶來的機遇,在於社會教育需求發生了變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告訴記者。“雙減”後,學校對於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有了強烈需求。針對這種變化,博物館應該改變“守株待兔”的模式主動而為,與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建立機制性送教、送展上門制度,使孩子從偶爾去一次博物館,變為常規課程或活動,從而系統培養孩子們對城市文史的興趣,提高綜合素養。

  趣味性與知識性融合,打造終身學習的課堂

  9月30日開館的蘇州博物館西館,首次嘗試在國內地方綜合類博物館內設置探索體驗館。探索體驗館總面積4501平方米,分為“我的姑蘇城”“金色童年”“藝術作坊”“好奇櫃”和“自然探索”五大展項,採用聲光電多媒體結合的展示方式,把時令風物、民俗、園林、書畫等蘇州特色元素,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展現出來,3至12歲的青少年都可以在這裏找到適合自己的玩法。

  探索體驗館內隱藏了很多蘇州的歷史文化線索。“考古沙坑”項目通過模擬考古的地層學、相對年代與絕對年代的分辨,讓年齡較大的孩子掌握基礎的考古知識;“小船搖到外婆橋”展區還原了温馨的外婆家場景,兒童們一邊聆聽蘇州童謠與蘇州民間傳説,一邊拿着枇杷、楊梅等塑膠水果安放到相對應的月份區域,體驗蘇州不時不食的飲食文化和歲時節令的有關民俗。

  “這個博物館和別的博物館不太一樣,別的博物館只能隔着玻璃觀看展示的文物和圖片,這個博物館不僅可以看,還能自己動手體驗。”小學四年級學生崔彧告訴記者,她正在探索體驗館的園林區域,研究卯榫結構。

  蘇州博物館黨總支書記、副館長謝曉婷認為,博物館具有終身教育的功能。此次新建的蘇州博物館西館,針對“雙減”,特地為青少年觀眾打造了國內首家博物館學校,力爭成為青少年的終身學習課堂。

  “‘雙減’政策落地,為以興趣、特長和綜合素質為培養方向的校外教育創設了更適宜的外部環境,而各種主題博物館作為校外教育的主要陣地,將迎來新的機遇,大批校外學科培訓的學生將被分流到博物館研學遊活動中。”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館長高海斌認為。這就要求博物館在內容上做到分齡設計,在形式上加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融合,在機制上進一步與教育部門和學校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模式。

  當下,博物館主題是青少年研學遊選擇的重點和熱點。10月4日,朱慧帶着女兒,和其他10個家庭組成了“科學探奇小分隊”,來到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鱷魚為什麼會流淚?毛毛蟲是怎麼變成蝴蝶的?駱駝的駝峯裏面究竟裝着什麼?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通過直觀而有趣味的生物塑化展品,激發青少年對生命科學的興趣。僅在國慶期間,博物館就推出了“夢蝶飛舞-蝴蝶賀卡/書籤DIY”“解剖珍珠蚌之尋找掌上明珠”“解剖小龍蝦之探秘節肢動物王國”“動物寫生記”等豐富多彩的生物課程活動。

  “‘參觀+體驗’這種定製版的研學課程,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所有物種都是平等的。博物館不僅講解全部免費,而且講解員具備專業功底,知識面寬泛,善於引導孩子。小眾博物館如果都能在做精做深上下功夫,完全不輸大型博物館。”朱慧告訴記者。

  博物館與學校聯手,博物館課程形成廣覆蓋趨勢

  “博物館提供了廣闊的文化視野,在學校教育不能覆蓋的領域、國家課程不能到達的地方,讓青少年欣賞、感悟、參與、探究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它們是第二課堂,是精神家園。”蘇州中學園區校校長王旦認為,因此,博物館要能夠開發出各類適合青少年的課程,成為情境教學的大課堂。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出台《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求“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要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納入課後服務內容”。

  “雙減”政策下,“意見”的重要性和指導性進一步凸顯。面對學校和學生的需求,博物館一面從內部着手,改變展陳方式,打造終身學習的課堂;一面主動走出去,讓博物館課程儘可能在區域內學校形成廣覆蓋。

  南京博物院在江蘇率先開展博物館“種子教師”培訓。契機始於2016年,博物院推出臨展“法老王”,這是一個古埃及文化和漢代文化交互的展覽。如何讓青少年在這樣的優質展覽上獲得更多知識?南京博物院歸納出“成語故事和語文學科的結合”等相關專題,把展覽中的知識給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從而形成了課程單。學校教師在專題培訓中獲得很多教學資源,並把這些課案、課件通過班級主題活動等途徑傳播給學生。

  良性循環中,南京博物院的博物館課程逐步被納入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的常態化培訓課程,解決了現有情況下單靠博物館工作人員難以覆蓋區域內所有學校的難題。2016年至今,南京博物院共培訓“種子教師”超過9000人次,南京市很多中小學開設了成體系的博物館課程。

  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在幾年前就嘗試開設博物館課程。“學校在南京博物院的專業指導下經常舉辦微型展覽,並要求學生撰寫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以展覽大綱為主線,融合了美術、語文、數學、音樂等學科知識,學生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逐漸由碎片走向結構化。”岱山實驗小學校長郭衞星告訴記者。“雙減”後,學校將基於博物館資源多開發一些項目課程,增加家長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去博物館學習的頻次。

  蘇州市姑蘇區是吳文化集萃之地。姑蘇區組織專家團隊精心編寫了一套“姑蘇地方文化校園讀本系列叢書”——《姑蘇符號》,其中《蘇州博物館》專輯專門介紹蘇州的各種博物館。姑蘇區各校在課後服務時間,結合《蘇州博物館》這一讀本,與蘇州革命博物館、蘇州崑曲博物館、蘇州民俗博物館等開展互聯共建,為孩子們量身定製學習課程與項目,引領不同年級的學生結合博物館資源對家鄉傳統文化進行學習。

  “雙減”政策下,學校對於博物館課程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南京博物院社會服務部副主任陳剛認為,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推進博物館課程中不可能千篇一律,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其次,博物館是個廣義的範疇,“雙減”之下,學校不能只盯着大型博物館,要充分發揮社區博物館、專題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遺址公園等文化場所的作用,並充分利用好非遺傳承人等相關資源。另外,博物館課程要持續推進,還需要更多的頂層設計和扶持,包括政策、保障、教師的績效認可。

  (本報記者 蘇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85 字。

轉載請註明: “雙減”後,博物館如何釋放潛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