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散文名篇,文字優美、感情真摯,讀來令人感嘆萬分。而歐陽修本人也是宋代初年的文壇宗主,蘇軾也是歐陽修的弟子,歐陽修在宋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歐陽修的傳世名作《醉翁亭記》的文學價值以及經典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最近卻有一位收藏家口出狂言,聲稱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放到現在高考的標準來評估的話,那也不過只有零分而已。網友駁斥《醉翁亭記》零分
此話一出,眾多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很多人都表示極不贊同,認為是這位作家自己本身性格過於高傲,甚至認為這位作家是以此為噱頭進行炒作。這位作家就是馬未都先生。馬未都是我國收藏界的名人,很多愛好歷史古文收藏者都知道此人的大名,馬未都收藏家身份之外也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學者,也是一名作家了。馬未都的性格確實是敢説、敢做、敢當。
要知道在千百年的中國文化史上,還並沒有一個作家敢站出來批評歐陽修的作品寫得不好。馬未都究竟何出此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到底有什麼劣筆之處,使得他如此抨擊認為這篇傳世名作放在高考中只能得0分呢?許多網友看了直接不淡定了。
有人直接怒懟:“你自己沒本事,挑刺挑一堆”;也有人表示:“不吹毛求疵,哪能顯出他學問”;更有網友表示:“未都之意不在文,在乎名利之間也”,在眾人的批判聲中,馬未都先生堅持着自己的觀點,併為自己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他的論述是這樣的:將歐陽修的傳世名作《醉翁亭記》翻譯成白話文,會發現這篇文章裏面基本上都是判斷句。通篇判斷句的傳世名篇
這篇文章篇幅很短,但是竟然有21處都是判斷句。就拿歐陽修《醉翁亭記》的第一段來説,他的原文如下: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馬未都將一段文言文用自己的話進行了翻譯,經過他的翻譯很多具有文化色彩以及韻味的句子,全部都變成了粗略的口語,沒有任何的意境,相當直白。他的翻譯如下:
四周全是山,西南方向那幾座山很漂亮,你會看到那座綠化最好的山就是琅琊山。你走了六七里路聽到這水聲了,看到從山峯間流下來的泉水,這個就是釀泉。你轉過身來看到一座亭子,它聳立在飛瀉的泉水之間,那就是醉翁亭。
馬未都先生指出,歐陽修《醉翁亭記》的第一段翻譯成白話文,全部都是判斷句。如果我們將歐陽修的這種句式運用到描繪農村一處風景時,就會變成這樣的寫作模式:這裏有一條村子,是我們生活的村子。這裏有一條河,河水靜謐,叫做吳水河,河裏有很多金魚快樂地游來游去。河邊種植了許多的花草樹木,最多的是柳樹。柳樹蔭的深處是一座亭子,那個亭子叫做醉亭。
如果將這樣的歐陽修式句子放到現代高考作文中進行評閲,顯然是不合格的。因為這樣的句子過於簡單,像一種流水賬似的。語言過於質樸,不夠形象生動。但是也不至於給0分呀,畢竟作者並沒有任何極端性的言辭。不過馬未都先生卻給歐陽修的這篇傳世名作給了一個0分。馬未都先生的發現其實古代的文人學者早就留意到了,而且《醉翁亭記》的判斷句是也是這篇文章的出彩之處。
這21個判斷句是正是這篇文章不同凡響之處。一個文筆平庸的人如果通篇都使用判斷句,就會顯得枯燥乏味。但是歐陽修的判斷句雖然使用的很多,但是卻造成了一種平淡古樸的意境,文筆簡單質樸,卻洋溢着深厚的情感。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就藴含在其中。
比如説這篇文章的第一段,馬未都先生認為他將原作翻譯成文白話文意境全無,實際上意境是有的,但是簡單凝練,需要反覆地品味才能夠感受得到。
歐陽修先生作為宋代的文壇宗主,對於文字的把握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音韻節律方面也會用心的推敲,相信他的這篇文章是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去寫作的。只不過由於宋代語音的遺失,現在人用普通話讀出來可能就沒有那種意思了。但是放在那個歷史時代,這篇文章得到人們爭相傳誦,必是一篇不同凡響的傑作,朗朗上口,音韻鏗鏘,令人讚歎。
從客觀上來講,文言文比白話文更具韻味。它的語言更加凝練,一篇幾百字的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可能要七八百字。而且文言文更加的語句美妙、文采動人也是眾所眾所周知的。但是白話文也有自己的好處,他通俗易懂,能夠讓大家理解其中含義。
在各種應用文的寫作中,也能發揮出它簡潔易懂的極大優勢。而用現代文寫作的文學作品也是璀璨動人的,比如説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優美動人。再比如説老舍的作品,也透着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間味道,這都是現代文作品的可取之處。
將一篇宋代文豪作品放到當代的高考文章中進行評判,這本來就沒有比較性。畢竟高考作文是一種應試作文,而並不是一種文學創作。歐陽修的作品是由內心發出來的,他是在瀏覽了自然景觀之後,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
從這個角度而言,一個是應試而做,一個是抒發真實情感,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寫作原因,寫出來的作品當然無法進行比較。在古代,科舉考試的文章也不會像歐陽修的傳世名篇這樣灑脱無華,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束縛。而現代的高考作文已經比過去的科舉考試作文進步多了。將古代科舉考試的作文章與現代高考文章進行一個對比,這個就是可取的。
而將歐陽修這樣的大文豪所寫的筆墨文章放在高考中進行評判就有點不倫不類了。馬未都先生的評論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歐陽修的作品提供了一個途徑,讓我們更加能夠感受到歐陽修先生文筆的精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