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接待的旅遊、研學團隊越來越多了。”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宣和鄉的培田古村落景區內,導遊吳開梅帶着一個旅遊團隊參觀古民居。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隨着後疫情時代旅遊的復甦回暖,培田古村落又引來遊人絡繹於途。吳開梅回到家鄉做導遊已7年,她笑説,很喜歡這份工作,相比以前在外打工,現在可以照顧家人,還可以推介自己美麗的家鄉。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培田村有着800餘年的歷史,迄今保存着30多幢“九廳十八井”格局的高堂華屋和21座宗祠,被稱為“客家莊園”“民間故宮”,是一個聞名遐邇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近年來,培田村保護、開發、利用古村落,復興耕讀文化,將文化與旅遊融合引遊人,同時以產業帶動脱貧,推進鄉村振興。許多外出村民紛紛回鄉,安居樂業,參與村落共同締造。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來看一下土特產哎。”去年返鄉的村民吳華玉,在村中經營起兩家“客家伴手禮”小店。記者見到她時,她正熱情招呼着往來的遊客。

今年的“雙十一”臨近,她也開始在微信朋友圈促銷家鄉的土特產品,趕搶“雙十一”的網購商機。有着超市店長工作經驗的她,將小店經營得風生水起。她也住上了新房,買了新車,很享受現在的慢生活,“生活舒適、悠閒自由,有空時還自駕出去旅遊。”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在培田村黨支部書記吳載楊看來,村民的新生活得益於古村落的保護開發。

自2000年開始,培田村修繕古村落街道、邊溝、古宅,建設旅遊公路,整治環境衞生,持續推進古村落綜合提升項目。為解決村落人口擁擠與古民居保護的問題,培田村在古村落外集中建設新村,引導村民開民宿、經營“農家樂”。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開發初期,遊客到此只是簡單的觀光,來得少也留不住;後來,我們意識到需要向遊客展現古建築背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讓古村活起來。”吳載楊説。

培田村深入挖掘“耕讀傳家”客家文化、紅色文化,在景區內豐富民俗文化元素,還成立客家社區大學、恢復傳統春耕節、開辦老人公益食堂,實現客家風貌的活態傳承。

吳載楊告訴記者,以參觀古建築、感受生態農耕、體驗非遺項目、瞭解紅色歷史為內容的培田研學旅遊產品走俏,每年研學遊客達1萬多人次;2019年,培田古村落景區接待遊客超20萬人次。

在旅遊發展的同時,培田村正在規劃第三期新村、研學教育基地、商業街的建設,並因地制宜推廣種植油菜花、向日葵、荷花等觀賞作物和百香果,為村民增收培育新的增長點。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2016年,培田村成立百香果產業幫扶基地,為貧困户提供果苗、種植技術和資金扶持。受益於此,村民吳萬芳種了10畝百香果,一年增加收入上萬元(人民幣,下同),“百香果不僅增加收入,更帶來幸福。”

古村活了,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村中,像吳萬芳一樣種植百香果脱貧的貧困户共有10户,還有70多户村民則經營“農家樂”。

今年28歲的吳建新,從山西財經大學畢業後回到培田從事電商,線上銷售百香果、地瓜乾等當地農特產品。“旺季時一個月收入5000多元”,他信心滿滿,準備參與直播帶貨,“培田村越來越好,青年回鄉發展成為趨勢。”

文/張金川 龔雯 閆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1 字。

轉載請註明: “客家莊園”閩西培田村:古村活了,日子好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