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鎮:活着的運河文化遺產

文|關霞

浩浩湯湯的古老運河,流淌出“上有蘇杭,下有臨(臨清)張(張秋)”的璀璨風光。張秋鎮,位於今陽穀縣境內,大運河與金堤河、黃河的交匯處,與顏神鎮、景芝鎮,並稱為“山東三鎮”。運河從鎮中直穿而過,“歲漕東南以給都下,會通河實國家之氣脈,而張秋又南北之咽喉”“漕渠綰轂之口”,為明清時期四方交通之樞紐,運河漕運之要地。

張秋鎮:活着的運河文化遺產

張秋,古稱“漲秋口”,因連年秋季河水上漲,氾濫成災得名。“張秋”之名,最早見於五代時期。《宋史》載“周顯德初,河決楊柳(今東阿縣楊柳鎮),遣宰相李谷治堤,自陽穀抵張秋口以遏之”。宋景德年間,曾改名景德鎮。明弘治七年(1494)因右副都御史劉大夏治河有成,賜名安平鎮。因與安平州重名,清複名張秋鎮。

“三界首”的特殊區位,使這個漕運樞紐曾擁有極具地域風格的管理方式。明萬曆年間,兗州府通判、分署安平李周策作《安平鎮志舊後序》:“歲甲午,不佞以罪遷安平也。習其地當一州三邑之唇齒,而習其形勢又當南北兩都之襟喉,詎不稱重鎮與?”清康熙年間,兗州府張秋捕河通判林芃《重修張秋志序》雲:“張秋襟帶阿、陽、壽三邑,南北轉運鎖鑰具是鎮,誠重哉!”直至全面抗戰爆發前,張秋鎮一直屬東阿、壽張、陽穀三縣分轄。運河以東歸東阿,河西中部東西大街為界,南屬壽張,北屬陽穀。河西岸有譙樓,俗稱鼓樓,成為三縣分界之中心。

張秋鎮:活着的運河文化遺產

這座明清運河經濟、文化的特色碼頭,一度帆帷林立,商賈雲集,物阜民豐,是運河山東段重要的區域性商品集散中心,有米市街、糖市街、柴市街、鍋市街、缸市街、果市街、竹竿巷、席市街等七十二街、八十二胡同。雖冠以鎮名,其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周圍的縣城,“大較比臨清而小耳”(道光《東阿縣誌》卷二),繁盛的商貿為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明清時期建有文廟和安平書院,現有山西會館、關帝廟、掛劍祠(“五體十三碑”)、黑龍潭、戊己山、任風子墓、陳家大院、運河石橋等古蹟,是陽穀縣的文物大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有18處之多,全縣徵集、出土、入藏文物2000餘件,絕大部分出自張秋。至今小鎮的風土人情,明顯存有大運河文化浸潤過的痕跡。

雖然這座與運河起伏共命運的古鎮難現昔日盛景,但千百年的底藴積澱與文化滋養,繪就了古鎮厚朴卻不沉悶的人文底色。一個依然有煙火氣兒的古鎮,活着的運河文化遺產,駐足滄桑的遺址,聆聽曾經的故事,它們的價值迴歸在每一份情懷體驗與靈魂塑造裏,張秋鎮的運河印記已變為旅遊資源中的新景觀。隨意徜徉大街小巷,俯身尋找歷史的塵埃,你能夠直接與歷史對話,並細細觸摸到歷史深處最隱秘的脈絡。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4 字。

轉載請註明: 張秋鎮:活着的運河文化遺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