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文解字》第356課:你真的認識“路”嗎?
“路”字是《説文解字》“足”部漢字,也是現代漢語2500個常用漢字之一,本課我們就來説説這個“路”字。
路,讀音有兩個:
(一)lù。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説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路,道也,從足,從各。”
許慎認為路是會意字。因為我們説過,凡是他在註解某個漢字時,説“從某、從某”的,都是會意字。但是無論是徐鍇的《説文系傳》還是“説文四大家”的著作,包括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駿聲,都認為應為“從足,各聲。”認為路是形聲字。所以,路字有爭議,不能簡單解釋。
按許慎的説法,它是會意字,那麼,就要分析一下字形,左邊從足,這不用説了,走路需要足。右邊是一個各,瞭解一下“各”的字形(“各”字我們已經學習過,在184課)。
“各”字在甲骨文時期已經出現,是標準的會意字,會以足向居穴走,以會來至之義。甲骨文也有加“彳”的字形,表明行來之義。路字在金文時期方才出現,就是一個“足”加上一個“各”。如果僅從字形理解,理解成會意字,問題不大,至少可以説得通。至少徐鉉就認為:“臣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適也。”就是各人走各自的道路。
但從徐鍇開始,名家們一致認為路是形聲字,原因可能是因為“各”字本身已經是會意字,以會意字組會意字,而且是超過了“二體”(會意字多數是二體組合,但也有三體或疊體組合的會意字)組合,會意太過繁複了,為了簡化字形歸類,將“路”字歸為形聲字,也説得通。
或者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路是會意兼形聲字,這是省事的理解。
無論如何理解,都不影響路的本義是道路。比如《爾雅·釋宮》:“路、旅,途也,”郭璞注:“途,即道也。”段玉裁在《説文解字注》中引用《爾雅·釋宮》的話稱:“《釋宮》一達謂之道路,此統言也。《周禮》:澮上有道,川上有路。”就是道和路是合在一起説和分開説的差別,因為《爾雅》有“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的補充。《爾雅》這段話的大意:通往一個方向的道路稱為道路,通往兩個方向的路稱為歧旁……,通往九個方向的路稱為逵。
從上面可知,成語“四通八達、康莊大道”等,其實都基於《爾雅》而來。
《玉篇·足部》也説:“路,道路,途也。”《書·胤徵》:“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就是每年孟春三月,遒人(宣令之官)沿途搖鈴循行、宣佈教令。再比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現代漢語也用路的本義,比如魯迅《準風月談·爬和撞》:“可是爬的人那麼多,而路只有一條,十分擁擠。”
路也指門路;途徑。比如《史記·魏公子列傳》:“如姬之慾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大意就是:如果要姬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辭的,只是(她)沒有行動的門路罷了。又比如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用的也是這個意義。大意為:不應當妄自菲薄,援引不恰當的譬喻,以堵塞忠言進諫的途徑。
本義之外,路還有很多其他用法,比如:
(1)經過。比如《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大意是:經過不周山向左轉去啊,我的目的地已指定西海。再比如蔡邕《述行賦》:“降虎牢以曲陰兮,路丘虛以盤縈。”路也是這個用法;
(2)敗亡;羸弱。《詩·大雅·皇矣》:“帝遷明德。串夷載路。”路德明釋文:“路,瘠。”大意是:天帝遷來明德君主,犬戎部族敗亡逃走。再比如《孟子·滕文公上》:“是率天下而路也。”趙岐注:“是率導天下人以羸困之路也。”路也是這個用法。
(3)大。《爾雅·釋詁一》:“路,大也。”《詩·大雅·生民》:“實覃實訏,厥聲載路。”毛傳:“路,大也。”聲音又強又洪亮,他(后稷)的聲音真是大啊!也指正。比如《莊子·馬蹄》:“雖有義台路寢,無所用之。”陸德明釋文:“崔雲:路,正也。”大意是:(對於馬來説)雖然有高大的樓台,堂正的宮寢,對它是沒有用處的。
(4)條理;規律;道理。《書·洪範》:“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大意是:不要有私好,遵循王的大道;不要行邪惡,遵循王的道理。也引申為言語行為的規範。比如《孟子·離婁上》:“義,人之正路也。”
(5)仕途;官職。《孟子·公孫丑上》:“夫子(指孟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趙岐注:“當路,當仕途也。”這是公孫丑問孟子的話,如果老師在齊國擔任官職,管仲、晏子的功業能夠復興嗎?
(6)地域;方面。比如《三國演義》第十五回:“自是東路皆平,令叔孫靜守之。”再比如《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這一日燒香回來,人見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後面走的就有百十人。”這兩個例子比較白話,就不解釋了。
(7)類別之稱。《西遊記》第五十一回:“這一路拳,走得似錦上添花。”老舍《龍鬚溝》第三幕第二場:“他這路工人可有活幹呀!”
(8)奕棋術語。宋代張擬《橫經十三篇·棋局篇第一》:“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般認為,這是指圍棋而言,因為標準的大圍棋盤,就是19X19的橫盤,共有361個六叉點。清代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卜者童西磵言,嘗見有二人對奕,一客頂點一奕圖,如黑九三、白六五之類,封置笥中,奕畢發視,一路不差,竟不知其操何術。”確實是個神奇的故事。後來象棋、麻將之類的競技遊,似乎都有加入“路”的概念。
(9)用同“露”。裸露。《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一引《摭言》:“但知報道金釵落,彷彿還應路指尖”(或以為是張祜詩句)。
(10)通“輅”。指天子、諸侯所乘的車。也泛指車子。比如《詩·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就是這位採芹人,美得簡直沒法講,美得簡直沒法講,公路根本比不上(這裏的“公路”,代指的是掌管公車的官,一般是貴族男子,美男子)。
(11)宋、金、元時期地方行政區劃名。基本相當於現在的省。
此外,路還是姓氏。《通志》有載。
(二)luò。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已不常用。只用於專用詞“虎路”,指竹篾所作的藩籬。
路的小篆寫法如圖:
(【説文解字】之356,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