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建水古城雙龍橋景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 楊俊鵬攝
傍晚時分,我在幾經輾轉後走進那片土地、那條河流,就這樣與十七孔橋相遇在夕陽下。
對十七孔橋而言,我是一個不約而至的造訪者;對我來説,十七孔橋卻是旅途中一道不期而遇的風景。
我來之前,十七孔橋已靜靜地在這裏躺卧了兩百多年。時光伴隨橋下流水杳然遠去,如今的十七孔橋宛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只留下一座古橋、兩座閣樓,還有一株古樹,在夕陽下、晚風中孑然佇立,迎接前來參觀的遊人。
橋頭的古樹虯枝斜出,蒼勁古樸,走上橋去才發現,駐守橋頭的不是石獅子,而是一對石雕大象。橋樑、橋面和欄杆均由青石砌成,被歲月的腳步打磨得光滑鋥亮,在夕陽的餘暉中泛着青色的光芒。橋上有兩座閣樓,橋中的方形閣樓為坊式結構,高三層,歇山頂,四角飛翹;橋尾為雙層八角攢尖頂橋亭。兩座閣樓一大一小,一前一後,一高一矮,遙相呼應。方形閣樓的每個飛檐上,都懸掛着一個風鈴,隨風搖曳,叮噹作響,清脆悦耳。
我們隨後沿着岸畔小徑,順流而下,再逆流而上,以便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和拍攝十七孔橋。駐足遠望,十七個橋孔一字排開,孔孔相連,如同風雨長廊,又似長虹卧波,在落日和晚霞的掩映之下,顯得分外壯觀。夕陽的餘暉透過橋孔,灑下數道金光。微風吹過,波光搖曳,閃爍明滅,半江瑟瑟半江紅,一幅霞光映古橋、水天共一色的壯美圖景就這樣呈現在眼前。
可惜閣樓已經封閉,不能登樓遠眺,多少有些遺憾。但可以想象,兩條河流從遠方奔流而來,在它腳下匯合又奔湧而去的情景。當然,隨着江流滾滾而去的,還有浩蕩長風、悠悠歲月以及人世滄桑。
那個黃昏,我就這樣繞着這座古橋轉悠,嘗試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它、欣賞它,將它美麗的身影收入鏡頭中,直到夜色朦朧,燈火闌珊,久久不願離去。此時,一輪彎月掛在半空,如鐮如鈎,分外醒目;又宛如時光老人的一隻眼睛,安靜地俯瞰腳下的風雨流年和芸芸眾生。
長虹卧波處,一橋鎖雙龍。十七孔橋在哪?它位於雲南建水城郊,又名雙龍橋,同類型橋樑中,我想,僅有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可與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