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王鞏是蘇軾的學生,他在“烏台詩案”後受到蘇軾的牽連,被貶官至嶺南。三年後,王鞏帶着身邊的歌姬宇文柔奴北歸,與蘇軾會面。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蘇軾問歌姬:三年來的境況如何,是否吃了許多苦頭,對方卻答曰:此心安處是吾鄉。於是蘇軾大有感觸,寫下了一首詞——《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誇讚歌姬的聰明與才情。一、原詞賞析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北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詞作意譯:我經常羨慕你,因為多情而得到老天爺的垂青,把一個心靈手巧的女僕送過來。她不僅會做點心,會寫詩,還能自創歌曲。
她唱起歌,聲音清亮悦耳,彷彿在六月間下起了一場大雨,讓整個世界都變得清涼了。再看她的容貌,經過了三年風霜的侵襲,萬里歸來,不但沒有衰老之相,居然比從前看着還要年輕。
她笑的時候容光煥發,身上彷彿還帶着嶺南梅花般的芳香。我問她:嶺南窮山惡水,離鄉背井,你們這些年應該過得不好。可是她卻對我説:心在哪裏家就在哪裏。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別》中説:“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雖然離鄉背井,但是心愛的人王鞏在身邊,宇文柔奴自然不會覺得離開了家鄉。
王鞏本是蘇軾的學生,從前蘇軾也曾寫詩讚他是“人間琢玉郎”,意思是説他是多情的種子。而他的這位女奴,顯然也不是跟着他一天兩天了。她是那麼的優秀,就像梅堯臣詩中的“點酥娘”一樣。
“點酥”就當是古代一種在食品上裱花的技藝。梅堯臣自述,他有一個親戚家的婢女,可以通過這種技藝,在食品上面寫詩。真是多才多藝,心靈手巧。
宇文柔奴不僅能下廚房當“點酥娘”,她還上得廳堂。她會自己作曲演唱,歌聲清涼,讓身處六月炎熱中的人們感到暑氣全消。
最為可貴的是,她伴隨着王鞏一起被貶到蠻荒之地,吃了很多的苦頭,可是“歸來仍是少年”。在她的身體中藴含着頑強的生命力,她的精神就像是嶺南經霜傲雪的臘梅花一樣,散發着芳香。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就像法國著名的思想家羅曼·羅蘭所説的那樣:世間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宇文柔奴這種英雄般的精神,感動了剛剛從“烏台詩案”的打擊中緩和過來的蘇軾。於是他關切地問對方:這些年,你在嶺南應該過得不好吧?沒想到對方化用白居易的詩回答他:此心安處是吾鄉。
隨遇而安,在任何環境中都保持初心。這樣的思想境界,許多讀書人修煉半生都未必能做到,但是一名小小的歌姬卻做到了。
於是蘇軾情不自禁地創作了這一首詞,以此來回應宇文柔奴。同時,這一首詞,也激勵了無數在逆境中漂泊的人們,安慰了後世近千年。二、什麼叫“心安處是吾鄉”
宋神宗元豐十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烏台詩案”入獄,在獄中度過了一百多天的時間,期間他一度認為自己無法活着走出監牢。後來遇到太后駕崩,加上友人的幫助才得到赦免。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出獄之後的蘇軾被貶黃州,過起了大碗喝酒,大塊兒吃東坡肉的生活。有一段時間,他也經常借酒消愁,但是內心的憂愁還是無法消散。
但是,他看到了王鞏和宇文柔奴,通過與宇文柔奴的對話,一掃了政治逆境帶來的心頭陰雲,然後他以輕快的筆墨寫下了這一首詞。
不知道是哪位偉人曾經説過,老百姓的智慧才是無窮的。古代中國曾經出現過不少奇女子,比如戰國時期的無鹽女,秦朝的巴寡婦清,元代的黃道婆等等。
她們不像李清照、謝道韞、上官婉兒這樣出身名門,可是她們的智慧與才華並不輸給後者,更不會輸給一些當官的男人。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並沒有留下姓名。
當初王鞏被貶至賓州監管鹽税,回來的時候,他和宇文柔奴要途經大庾嶺古道。這一條路的路程既遠又艱辛,宇文柔奴對王鞏不離不棄,讓蘇軾不禁羨慕不已。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於是蘇軾心想:這一定是老天爺對王鞏多情的報答。因為他一直對這個宇文柔奴青睞有加,所以當他落難時,宇文柔奴才會對他不離不棄。
同時,蘇東坡通過與柔奴的對答,也認同了“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個説法。其實蘇東坡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對人生的漂泊不定產生了感觸。
他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和子由澠池懷舊》,在詩中對自己的兄弟蘇轍感嘆:人這一生為了生計,就像鴻雁一樣到處飛。偶然在一個地方留下了腳印,很快又飛走了,並不知道要飛向哪一個地方。
誰不想留在家鄉呢?可是因為客觀的原因,很多人常年在外漂泊。與其每日飽受思鄉之苦,不如學會隨遇而安,把所到之處都當成自己的家鄉,或者應該説,把家鄉直接安放在自己的心上。
“心安即是家”這個道理,白居易要等因武元衡遇刺事件被貶官後,羈旅江州多年,才能明白。而宇文柔奴這個年輕的女子卻早就讀懂了白居易的詩,領悟並接受了這個道理。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除了是因為她遇着了生命中的知己王鞏,更有可能是因為她出身比較低賤。在蘇軾的眼底,宇文柔奴遇着了多情的王郎,已經非常幸福了。
但是,事實上她依舊是女奴的身份,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裏,她的命運也會一直由別人來主宰。如果王鞏不娶她,不使她脱離奴僕的地位,她還會一直四海漂泊。結語
人這一輩子,總是想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然後去與天爭,與地鬥,謀得一個理想的出路。這種精神固然可嘉,但是老天總不會那麼容易如你所願。
一旦命運變得不順的時候,很多曾經非常堅強的人就開始變得怨天尤人。與其這樣,不如學着隨遇而安,把“家”安在自己的心上。
即使逆境仍然樂觀豁達,淡然處之。時刻讓自己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再去放眼將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51 字。

轉載請註明: 歌姬用七字打動蘇軾,蘇軾回應一首《定風波》,安慰了後世近千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