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中“千夫”何意?很多人理所當然地理解錯

説起魯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能把他的簡介脱口而出,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學習了很多魯迅所寫的文章,他已經算是我們學習路上的半個“朋友”。然而我們是否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熟悉這位“朋友”呢?其實我們僅僅是學習過他幾篇文章,聽説過他的一些事蹟,知道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但關於真正的魯迅,我們知之甚少。

魯迅所作的一首詩《自嘲》非常有名,尤其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一句流傳最廣,然而很多人卻對“千夫”和“孺子牛”有着錯誤的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呢?或許有很多人認為“千夫”是指的壞人,因為“指”肯定是指責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是魯迅先生要橫眉冷對千萬壞人的指責,堅持做自我。

雖然這麼解釋也説得過去,但是這樣一來在對仗上就會出現瑕疵,所以“千夫”並不是大家所説的壞人的意思,而是“羣眾”的意思。其實“千夫指”是一個名詞,指的是被羣眾嘲諷唾棄的人,而“孺子牛”則是源於一個典故,春秋時齊景公跟兒子嬉戲的時候,願意俯身趴在地上給兒子當牛騎。而魯迅此言,是為了表明自己也同樣甘願成為孩子的孺子牛,表達了他寄希望於民族的未來。

這首詞作於1932年,那時正值時局緊張,很多正直的作家都受到了打壓,彼時魯迅的處境也非常危險。一日,郁達夫在聚豐園宴請自己的哥哥鬱華,同時也請了魯迅和柳亞子作陪。在宴席上,柳亞子請魯迅寫幅字,於是魯迅便寫下了這首《自嘲》送給他。

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魯迅的文章很難懂,因為既不算完全的古文又不像完全的白話文,就像一個“四不像”。其實當時正處於文言文轉白話文的階段,所以不單單是魯迅,很多知名作家的文章都是參雜着文言文和白話文。因為魯迅寫作的受眾是當時的百姓,所以兩種文字結合也可以看作是為了拯救民眾的思想而採取的一種行為。

或許對於大家來説,魯迅的形象很刻板單一,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魯迅都是一副戰士形象,他用尖鋭直白的諷刺抨擊封建禮教,用辛辣的文字描寫時事,筆就是他的武器。於是後世把他捧上了神壇,這些偉大的形象把他日漸神化,其實這對於我們瞭解一個真實的魯迅是有害無益的。

如果想要了解魯迅的真實形象和思想,作品或許就是他最好的代名詞,不過僅僅憑藉我們在課本上學習的那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靜下心來多看一看魯迅的其他文章,相信你會有別樣的收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4 字。

轉載請註明: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中“千夫”何意?很多人理所當然地理解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