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今天分享的是曾自駕探嶽在明孝陵旅遊所拍攝的美景,欣賞美景之前先做個愛車探嶽的簡單介紹,探嶽這款車空間非常大,開着非常舒服,外觀顏值也非常高,話不多説我們一起來欣賞美景吧。

秋日鐘山謁二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峯下,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馬皇后去世,9月入葬。因馬皇后諡號“孝慈”,故定名為孝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遂與馬皇后合葬。明孝陵規模宏大,格局嚴謹,自下馬坊至孝陵寢宮縱深2.62公里,陵寢主體建築建有紅牆圍繞,周長達2.25公里,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明孝陵神道並不是一條直道,先近於半圓,而後取直,其起點在下馬坊,自苜蓿園進入景區要近得多,但卻略過了神道的起點及其後的神烈山碑、大金門、四方城等,直接來到了石像生。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的統稱。其作用主要是顯示墓主的身份等級地位,也有驅邪、鎮墓的含義。石獸依次為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每獸兩對,兩跪兩立,夾道迎侍,是皇權威儀的體現。

秋日鐘山謁二陵

石望柱,左右各一,六稜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雲龍紋。望柱通常均置於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則是立於神道中段,不知有何考究。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過石望柱,前面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武將、文臣各兩對,共八尊,高各3.18米。武將,身披甲冑、手持金盾;文臣,頭戴朝冠,手持朝笏,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翁仲,原為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身高一丈三尺,英勇異常,帶兵駐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銅像,立在咸陽宮司馬門外。其後各代沿習秦制,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通稱“翁仲”。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愛車探嶽美照

秋日鐘山謁二陵

秋日鐘山謁二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86 字。

轉載請註明: 秋日鐘山謁二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