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清明是個非常莊重肅穆的時刻,所以,清明時節人們一般不會傻傻地羣發“節日快樂”的垃圾短信。
但是,清明時節回鄉“墓祭”先人,是古代人的必修課。這一點,從元末明初詩人高啓的一首七言絕句《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就可以明瞭一二: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詩題中的陳秀才為作者友人,其人未詳;沙上則為陳秀才的家鄉,地址亦不詳;省墓卻交代非常明白,那就是掃墓,回鄉祭奠故去的親人。詩的前兩句寫陳秀才還鄉的情景,之後詩人自己也免不了悲從中來;後兩句想象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高啓的這首詩,通過清明節沒人祭掃荒墳的一個生活面,寫出經過元末大戰亂後,農村蕭條凋敝的情景。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一個現實,那就是清明掃墓是後世子孫對已逝先輩的必修課,如果荒墳無主,那將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無人祭掃的荒墳同,遂成“絕户”。黃庭堅的《清明》詩,描寫的也是這種無奈的淒涼: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黃庭堅的這首詩《清明》,創作於北宋末年的“元祐黨爭”時期(1086年—1094年),是借清明而抒發內心的感慨之作。當時,因王安石變法時,強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從而形成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新派”和反對新政的“舊派”。舊派也被稱為“元祐黨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司馬光等人。黃庭堅因與蘇軾交好,也受到牽連。時值清明,黃庭堅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詩中運用了很多對比,首聯是“桃李歡笑”對“墳墓生愁”;頷聯是“動物蟄伏”對“草木生長”;頸聯是“無恥的乞食人”對比“忠貞的隱士”,對比鮮明,引發人的思考;尾聯詩人抒發感慨,無論是賢者還是愚人,最後都是黃土蓋身。詩人將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機與人世間不可逃脱的死亡命運進行對照,表現出了消極虛無的思想,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慨嘆和對社會不平的憤激。
還有宋代詩人高翥的《清明日對酒》: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首詩雖然表現的是文人士大夫及時行樂的心理常態,但是,也從另一個側面為我們展示了古人過清明的另一種“玩法”——把酒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