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易中天:于丹是把謀生排在第一位,被市場給耽誤的知識分子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休閒


從古至今,中華文化都是中國人的精神寶庫。許多研究國學經典的專家學者,也因其學術造詣受到大眾追捧。于丹作為其中的一位,卻在紅極一時後迅速衰落,不禁讓人疑惑,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2001年,中央頻道推出大型科教講座型欄目《百家講壇》,為百姓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個節目,捧紅了許多著名的學者,譬如易中天、王立羣等主講人。于丹也是其中一位。

2006年,在《百家講壇》中,于丹用通俗的語言,向大眾講解《論語》、《莊子》等中國古代儒道家哲學思想,宣揚傳統文化。她用詞華麗,見解獨到,讓很多從未讀過《論語》的人驚呼,原來儒家學説竟有如此獨特的文化魅力。

很快,于丹就在國學界變得炙手可熱。她四處開講座、辦演講,甚至一度走出了國門。


于丹能夠在這樣的舞台展露頭角,受到追捧,和她從小的文學積累是分不開的。于丹的父親是一名國學大師,從小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她,潛移默化地受到父親影響,接受着國學薰陶。

大學畢業後,她開始專心研究古文,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加,對於國學領域的興趣更是益發加深,在這條路上也越走越遠。

在通過《百家講壇》展露頭角之前,于丹早早就開始了論語的研究和解讀。在《百家講壇-于丹講論語》火了之後,全國掀起了讀論語的風潮,國學熱也隨之到來。乘着這股風潮,于丹不再侷限於講孔子,開始講解起老莊,同樣引起大眾歡迎。


同年,于丹"趁熱打鐵",出版了《于丹〈論語〉心得》,一上架即被售空,屢次再版,被譯作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國內外累計銷量高達600餘萬冊,甚至還獲得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可見當年于丹影響力之大,受追捧之深。

2007年,于丹成為了"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第二人,2008年,于丹當選北京奧運火炬手。媒體對她大肆吹捧,奉上各類頭銜,"國學教母"、"文化聖母""知識明星"……

此時的于丹,鮮花似錦,名利環繞。然而,一夜爆紅往往潛藏着巨大的隱患,沒有穩紮穩打的基礎,如此盛大的名號,很容易成為一把雙刃劍,將一個人從神壇拽下。


有一次,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辦了一場"中國崑曲名家年度雅集"的專場活動。這次活動邀請了十餘位崑曲老藝術家上台表演,精彩紛呈。在最後一曲《牡丹亭》結束後,于丹作為特邀嘉賓走上台向大家談論自己對崑曲的見解。

台下坐的都是資深的崑曲票友,對崑曲瞭解很深。于丹的講解流於表面,漏洞百出,很快就讓眾人十分憤怒,大喊讓她下去。

最終,于丹尷尬離場。

于丹的負面還在繼續。去倫敦講課嫌住宿條件太差跟工作人員撒潑、自己帶的研究生自殺卻不管不顧、四川地震她捐了一堆《論語心得》……

很多人對於丹的印象也在一夜之間反轉,突然之間,她就從萬人追捧變成了萬人唾罵。


其實,我認為站在文化社會論的角度,于丹被拋棄是完全符合客規律的。縱觀于丹的爆紅之路,在成名之後,她已經從一個自由客觀的知識分子狀態,變成了被市場牽着鼻子走的附庸品。在這樣的情況下,翻車並不出人意料。

首先,于丹的學術素養遠遠沒有達到她所表現出的狀態。

在《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中有一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對於這句話,于丹完全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認為孔子是在抱怨女子和小孩一樣,喜歡糾纏不清,道理也説不通。

但其實,這裏面的"女"是多音字"汝"的意思,子也是一個暱稱,是孔子對於弟子不聽自己講解的抱怨。


在這樣的情況下,于丹《論語心得》本身的演講稿,自然無法達到出版要求。負責出版此書的中華書局為此特意組織了一個編輯團隊,逐一檢查裏面的各種遣詞,以及對原文解釋的正誤,從頭到尾都做了大範圍的修改,最終才有了大眾所看到的成書。

其次,于丹對於國學經典的解讀,其實是在偷換概念,打着發揚國學的名號,實際上卻是在毀國學。

套用著名主持人老梁的話,于丹所講的論語,全都是"正確的空話",乍一聽好像很對,但是實際上沒有任何的作用。真正的論語背後所代表的的儒家學説,絕對不是于丹所描述的那麼淺顯。

而且,于丹的所有理論從未結合實際情況,猶如空中樓閣,僅僅停留在一個理想化的理論狀態。


但是這樣的觀點,卻恰恰是迎合了大眾的。

近年來,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普通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但大眾對於深度知識的瞭解是有限的,對於枯燥的學術接受度也很低。如果嚴肅地去談論學術,註定了是一條很小眾的道路,很難有市場。

于丹的解讀恰好符合了這一點,不論是講《論語》還是講《莊子》,她很少講原文,而是講自己的心得,很少講文本,而是講引申。

風格則是噱頭為主,煽情為輔,再加上旁引曲證,大談心理學、西方哲學、社會學等,將這些糅雜在一起,變成了迷惑大眾的"大雜燴"。


于丹的這種將論語變成"雞湯"的做法,恰好精準定位了市場,讓普羅大眾可以不費任何力氣就能夠得到"知識",好像自己已經徹底瞭解了經典。這樣的情況下,她會受到強烈的追捧也不難理解了。

但是沒有真正的核心能力,又一味的迎合,被市場拋棄是早晚的事。

早在於丹被大眾懷疑之前,知識分子界已經有過許多針對她的質疑聲音。著名的社會學家、學者周孝正先生,在聽過於丹對《論語》的講解後,十分氣憤,稱:"很多人不是研究《論語》的專家,你講《論語》一分鐘一個漏洞,對年輕人負責嗎?"


于丹被人詬病最多的,當屬"霧霾説"。

于丹稱,對待霧霾要像對待生活中其他的負面事物一樣,用心體會,要學着去像享受陽光一樣享受霧霾。哪怕無法享受,也可以拿一本書,沉浸其中,忘掉霧霾的存在。

不管世界多麼醜陋,只要我自己保持心靈的純潔,就沒有什麼能影響到我。這種雞湯邏輯,在於丹的言論裏比比皆是。


歷史學家王曉漁先生對此論調十分不屑。他認為,霧霾這樣一個客觀存在的污染現象,本該付出行動去改善。但按照于丹的邏輯,如果抱怨霧霾,就是因為內心還不夠平和,個人修養沒有達到相應的高度。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毒雞湯"。

從"霧霾説"開始,于丹的許多論調不斷被大眾質疑。

對此,《南方週末》專門發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哭了》,稱于丹胡説八道一回,孔子就哭一回。2010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數十名高校博士聯名抵制于丹,並要求她向觀眾道歉。


在聯名信中,他們寫道:中國文化所面臨的最大禍患不是來自外來文化的侵蝕,而是來自於那些打着振興傳統文化旗號的無知者。

他們荒悖無知,對傳統文化殊無敬畏,他們的一切行為,往往都是在有意無意地對中國人進行文化基因改造——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的基因。媒體對於這類人的狂吹熱捧,等於是把廁所當客廳。

關於于丹的境遇,同樣通過《百家講壇》被大眾熟知的易中天對此的評價一針見血:"于丹是把謀生排在第一位,被市場給耽誤的知識分子 。"這句話真是耐人尋味不愧是大師。


的確,于丹本來是有才華有學識的,只是在名利的光環下,逐漸迷失了自己,忘掉了初心,在本該努力提升自己的階段,卻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最終跌下神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對於丹的否定其實是一種進步,説明大眾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嚴謹的學術應該更加客觀和深入,而不是被市場左右,膚淺的追求表面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