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天龍:讀書和吃飯

小時候,熱愛讀書的我有邊吃飯邊看書的習慣,家人總是教育我:“吃飯就吃飯,讀書就讀書,能不能好好地吃飯?書要是能當飯吃的話那就不吃飯了。”當時的我不以為意,還嫌家人管得多。如今想起此話,應當銘記家人的體貼關愛之心;細細思量,我覺得讀書和吃飯還真的有許多相同之處呢。

讀書和吃飯的口味都因人而異。“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吃飯的口味不同,酸甜苦辣鹹各有所愛;讀書亦如此,散文詩歌小説戲劇各有所好。口味不同,每個人吃飯或讀書就要有所選擇,當然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再好的飯,再好的書對你來説都索然無味。只有你感興趣,吃飯才吃得香,吃得開心舒服,讀書才讀得津津有味,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無論吃飯還是讀書,要選你所愛,愛你所選,還要講究方式方法。清代袁枚説:“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長疾瘤。”學生要多讀與考試升學有關的書,工薪族要多讀有關工作的書,領導者要多讀管理方面的書……醫學上,身體營養缺什麼要補什麼,那麼吃飯光重口味不行,讀書亦同理,人哪方面知識欠缺就需要多讀哪方面的書來彌補。

靳天龍:讀書和吃飯

讀書和吃飯都需珍重對待。“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該吃飯時別忘吃飯,長時間不吃飯身體就會受不了。“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時日越久,人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多年之後再看,也許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吃飯就要好好地吃飯,讀書就要好好地讀書。吃飯時保持好心情,充分享受用餐的美好時光。吃飯細嚼慢嚥,有利於消化,身體充分吸收食物營養。讀書認真專心,不囫圇吞棗,讀懂讀透,才能理解進而活學活用。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讀書自得其樂心生歡喜。吃飯和讀書都珍貴,願飯香書香一直在你生活的路上左右相伴,滋養生命,芬芳人生。

讀書和吃飯都是一輩子的事。作家巴金説:“我們不單單靠吃米活着。”的確,我們還依賴精神生活,有精神便有寄託,有寄託便有夢想,有夢想便有追求,有追求生活就會滋味豐富。我們在滿足物質生活之後,便會追求一種精神生活,而讀書便能豐富人的精神生活,還可以開啓智慧,薰陶情感,昇華靈魂,豐富人生。在一個生活講究幸福感的時代,只有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足了,我們的幸福感才會增強。英國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説:“要記得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卻散發着寧靜又平和的光芒。”吃飯一生,更要讀書一生。不被物質生活所奴役,精神生活不貧瘠,這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吃飯滋養身體,讀書潤澤心靈。願我們好好地吃飯,好好地讀書,讓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足,何樂而不為呢?

靳天龍:讀書和吃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8 字。

轉載請註明: 靳天龍:讀書和吃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