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董潔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至此秋天過半,寒暑平分。今年秋分過後,中秋節將如約而至,這將是秋天的一大盛事。秋風乍起,秋水長天的美好景色開始蕭瑟過渡,免不了令人心生悲涼。
中秋節隆重登場,人們嗅花賞月,其樂融融,一不小心温暖了整個秋天。
月出佼兮,月亮是中秋的主角,亭亭玉立,皎潔柔美。小時候聽説月亮上有美麗的嫦娥姑娘與她的玉兔相伴,廣寒宮裏吳剛在砍着桂樹,我一遍遍去想像這個動人的場景,無限嚮往。
曾經中秋月明之夜,在灑滿月光的院子裏,有個小小的我,坐在小板凳上,托腮望月,用力看啊看,月亮又圓了,此刻嫦娥姑娘在做什麼呢?眼睛都酸了,卻只看到月亮上若隱若現的陰影,心想那是不是廣寒宮的桂樹呢。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後來讀到這句詩,一度很失望,心中關於美麗嫦娥的幻想破沒了,美好中有了雜質。後來慢慢接受了這樣的不完美,甚至體會到了嫦娥夜夜心的孤獨,這便是成長吧。
中秋節是豐腴的,透着豐收的喜悦。小時候的節日永遠都那麼有儀式感,有着很重的分量,佔據了回憶的大半部分。
同樣是團圓,春節的記憶是紅的,喧囂的,到處人聲鼎沸的熱鬧景象;中秋節是黃色的,馨香的,與沉甸甸的收穫有關的。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是秋天的神韻,各種瓜果莊稼也競相成熟,桂花香、果香、糧食的香氣相互襯托,纏繞在一起,便是中秋的味道了。
中秋節是昭示收穫的時刻,小時候我印象最深刻的水果非梨莫屬了。春末成片的梨花褪去繁華,經過時光的歷練,出落成滿樹甘甜清香的梨子。
中秋節前後,目之所及全是它,掛在樹上待採摘的,堆在筐裏品質不一待分揀的,還有經了果農的手,小心翼翼包了薄紙整整齊齊碼在果箱裏的,空氣中全是梨子的味道。
還有奶奶家院子裏那幾棵大棗樹,我親眼目睹了那樹皮乾裂如枯死般的老樹,如何捱過漫長的寒冬,在春天何時抽出第一個嫩芽,漸漸枝繁葉茂,何時長滿米粒大的小花,又是何時那些小青棗慢慢長大一點點變紅,真是漫長的過程啊!
在最老的那棵棗樹上,爺爺挑個最粗壯的橫枝,給我們裝上了一個鞦韆,孩子們都搶着玩,蕩着蕩着,棗紅了,也變甜了。
後來小院裏又有了葡萄樹,更加熱鬧了。最先變紫的那幾顆葡萄有時會被嘴饞的我們偷吃掉,明眼心細的奶奶發現後,總會故作嚴厲地責備幾句。
所有的這些好像全是有備而來,只為中秋節那天晚上,全部來到月光下院子裏那個小矮桌上,桌上還擺放着月餅在內的其他好吃的。
月光下,矮桌旁,大人們吃着、聊着,小孩子跑着、鬧着,一家人其樂融融。
後來瞭解到祭月習俗,有祭桌,有香爐,有紅燭,想必我家當時是最隨意的祭月儀式吧,畢竟豐收與歡樂也沒有辜負月圓的美意。
如果對西方人來説,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對中國人而言,一千個人心中,便有一千個月亮。
但無論如何,對於中秋節而言,團圓和相思才是最主流的旋律。
舉頭望月,蘇東坡無限感慨,吟出了千古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同樣是這輪明月,也道盡了王建的相思之苦,令人黯然神傷。
我也時時想念曾經同過中秋節的那些人和事,有的相見不再那麼容易,有的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有的卻真的永遠只會出現在回憶裏。
那個承載了我童年太多歡樂的老院子,經過光陰的無情打磨,更加蒼老了,院子裏的樹也被砍了。
時光帶走老屋的同時也帶走了我一部分的回憶,我怎麼也想不起來院子裏棗樹到底有三棵還是四棵,但是那鞦韆晃動起來,吱吱呀呀的聲音卻依然還是那麼清晰。
珍惜身邊的親人與一直陪伴着的朋友,渴望每一次相聚,用愛記錄點滴。
因為每一次相聚都是團圓,而團圓的每一天都會是中秋節。
董潔
董潔
畢業於四川傳媒學院
河北工人報新媒體編輯
榮獲2016年度 2019年度河北省新聞獎三等獎
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三等獎
■編輯:董潔
■責編:王書軍
■監製:李建輝
■來源:河北工人報 作者 王淑銘
【來源:河北工人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