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可能是許多人對江南水鄉的最初印象,“開門見河、出門搖櫓”的生活方式則與獨特的水鄉風光,一起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江南水鄉形態。長三角水網密佈,不少規劃者與管理者都提出過設想,開個水上巴士如何?既浪漫,又能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還很“江南”。近期,嘉興水上巴士試運行,9月29日首航當天就吸引870名乘客前來體驗,連日來,基本是每班坐滿的狀態。由於乘客較多,水上巴士一度取消現場排隊,只接受線上預約乘船服務,依舊一座難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個月温州水上巴士線路停運註銷。自2013年試運營以來,由於客流量不高、社會影響力不足、運營成本高等因素,温州水上巴士的經營一直相對慘淡。嘉興與温州之外,早在2004年10月,杭州就開通了運河水上巴士,是全國首個市區水系幹道開通水上公共交通巴士的城市。寧波、紹興、南京等地都先後出台過水上巴士發展相關規劃。不過,冷暖不一,問題不少。
杭州水上巴士,遊客正在遊覽拍照。 朱凌君攝
串聯水系,緩解擁堵
杭州最先探索這一水上交通方式。杭州水上公共觀光巴士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樂回憶,杭州水上巴士的發展,緣起於當地的水系尤其是運河的保護和開發。在考察了國外一些城市後,杭州萌生了發展水上公共交通的構想,嘗試通過船將各個水系串聯起來。2004年初,杭州交通部門結合市區道路行車難、居民出行難等問題,提出開通“京杭運河杭州段水上巴士”的方案,希望藉此優化城市交通運輸網絡,提高杭城中部和西北部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當年7月,經杭州相關部門多次論證,杭州市水上公共觀光巴士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0月28日,第一艘水上巴士從信義坊碼頭首航,杭州水上巴士正式開通。與杭州類似,温州開通水上巴士的初衷,也是想緩解交通擁堵,同時倒逼塘河整治。2011年7月,一條建議“開通水上巴士”的帖子在温州引起熱議。短時間內,温州出台了水上巴士“發展三部曲”:從2011—2012年,水上巴士開通初期試運行1—2條航線,功能定位為“公共交通和休閒觀光兼顧”;從2012-2015年為中期規劃,根據認可度和客流量,充分挖掘沿線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適當增加航線,以公共交通帶動水上旅遊發展;2015年以後,隨着塘河整治以及沿岸開發基本完成,形成縱橫交錯的水運網絡。2013年7月,温州水上巴士開通,“紅極一時”。試運營初期,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為600到800人次,週末日均客流量最高達1500人次。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後客源迅速萎縮,航線也逐步縮短。2018年3月5日起,温州水上巴士由於各種原因已經實際停運。
杭州水上巴士7號線,因河道狹窄,採用的是8人座的小船。朱凌君攝
遊客比本地人多
杭州的水上巴士,目前看起來運營得很好。數據顯示,2019年,杭州水上公交乘客約為93萬人次,但其中通勤剛性需求所佔比例不到30%。開通16年來,杭州水上巴士的票價一直維持在每人每次3元,老年人、殘疾人、軍人免費乘坐。不過,水上巴士的知曉度依舊比較低。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杭州市民,知道水上巴士的人並不多,有年輕人直言“坐船可能是老一輩的出行方式。”23歲的範冰潔在杭州長大,家住在拱宸橋附近,第一次聽説水上巴士,是最近外地來杭州遊玩的朋友告訴她的。9月12日,她和朋友體驗水上巴士,被碼頭前排隊的人羣嚇了一跳,“以往經過時從沒見碼頭有這麼多人排隊”。不過,據運營人員介紹,節假日、週末時排隊一兩個小時是常事,天氣好的時候,碼頭上等候的乘客經常要排長隊,只有下午三四點人稍微少一些,其他時間人都比較多。杭州水上巴士,是否成了旅遊體驗線?在開了12年公交船的老船長方紅建記憶中,過去的水上巴士,似乎“更慢一些”。那時候,乘坐水上巴士的本地人比較多,主要是通勤族,早晚高峯總能看見“熟臉”。有時候,開船時碰到有“熟臉”沒上船,方紅建還會特意問服務員是不是有人還沒上船,或是晚點一兩分鐘等等他們再開船。在他看來,雖然彼此並不相識,但這樣的聯繫很有趣。一位在梅花碑碼頭附近小區住了大半輩子的杭州阿姨,前幾年因為拆遷搬走了,卻每週都會回來坐一次水上巴士。她常常默默坐在船尾看着沿岸的風景不説話。碰到乘客少時,她也會和船長有一搭沒一搭聊天。兩人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卻互相視為老友,談笑舉止間有默契。“相比動輒上百元票價的遊船,水上巴士3元的票價非常親民,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方紅建覺得,這兩年遊客多了很多。近年來,在網上的杭州旅行攻略中,水上巴士受到廣泛推薦,好評度很高。尤其是從武林門碼頭出發,直達拱宸橋歷史文化街區的水上巴士一號線,因能盡覽大運河風光而備受青睞;而往返於壩子橋和梅花碑之間的七號線則被譽為“最美水上線路”,沿岸花樹垂柳交錯,形態各異的斑駁古橋。有人説:“好像回到了古代杭州。”有一對從上海到杭州遊玩的父子,專程為體驗杭州的水上巴士而來,兩天之內坐了10趟水上巴士,把4條線路都坐了個遍。
杭州水上巴士已開通夜遊航線。朱凌君攝
探索多種管理運營模式
雖然在遊客羣體中口碑很好,但孫樂有些糾結:2019年,杭州水上巴士收入約為200萬元,但運營成本約2000萬元,公司持續虧損。孫樂告訴記者,按照海事安全管理規定,水上巴士每艘船舶核定配備的工作人員為3到4人,人力成本很高,加之船舶載客人數相對固定,因此成本較高。孫樂和同事們不是沒想過改變,比如調整票價。但水上巴士帶有城市公共服務屬性,漲價的流程很複雜。目前杭州水上巴士的客流量相對穩定,單純通過漲價模式實現扭虧為盈,並不可行。温州水上巴士在停航之前,也面臨類似虧損困境。2014年,温州水上巴士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就多次訴苦,直言只能“硬撐”。2013年,温州水上巴士開通首條航線投資1903萬元,僅碼頭建設或改造費用需要880萬元。温州水上巴士的票價為5元/次,實際運營成本卻是每人約20元/次,根據估算,運營期間月均虧損約24萬元。怎麼辦?孫樂的想法是,將公交功能和旅遊功能區分,通過旅遊開發來填補公交方面的虧損,進一步強化水上產業的旅遊屬性,豐富水上旅遊的業態。相比於初創時期,杭州水上巴士的發展方向有了一定的轉變。一方面,在繼續做好水上公交的基礎上,增加線路和班次,最多時,杭州水上巴士一度開通了8條線路。另一方面,則強化運河旅遊效應,將水上巴士打造成旅遊產品。目前,在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由水上巴士公司作為船舶運營商,水上巴士與運河漕舫旅遊正齊頭並進。2014年,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以後,杭州的運河旅遊順勢而興,主打水墨丹青燈光秀的運河夜遊發展起來,此外,不同水上旅遊線路不斷豐富,在錢塘江遊輪之外,杭州市區往蘇州、建德、桐廬的水上航線正在積極籌備中。嘉興的水上巴士吸取了杭州和温州的經驗教訓。嘉興計劃通過市場化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成立股份制公司,共同管理運營,並計劃在船隻冠名、線路冠名、重要站點商業休閒服務、特色旅遊線路商業開發等幾個方面增加營收。此外,嘉興還計劃結合航道,建設集交通娛樂、商業、餐飲、健身為一體的多功能碼頭綜合體。“可在有條件的航道開闢封閉、無風浪水域,設置水上自行車、腳踏船、手划船、龍舟、帆船等人力驅動的運動休閒項目,以集聚人氣,平衡成本與營收,從而做好經濟賬。”嘉興水上巴士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設想能否轉化為現實,仍需時間的檢驗。
杭州水上巴士宣傳圖。 採訪對象提供
良好水系可納入公共交通
縱觀國內外水上巴士發展歷程,模式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將旅遊景點用固定航線串聯,併為遊客提供包船服務的水上旅遊;二是用定班、定線的方式將乘客送到目的地的水上公交;三是兼顧旅遊與公交出行雙重功能的水上覆合交通。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尤其是水系航運功能的相對衰落,水上巴士的功能正趨向複合化,單一的功能與定位可能無法滿足水上巴士平衡營收的基本需求。有專家指出,將公交與旅遊相結合是水上巴士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比如,浙江省部分海島之間的交通船,每年有幾千萬人次的客流量,兼顧了公交與旅遊雙重性質,部分線路發展較好,大多數能基本保持收支平衡。此外,對於水上巴士本身而言,碼頭站點與陸上其他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或將是未來水上巴士發展的主要方向。16年來,長三角一批城市水上巴士的發展之路磕磕絆絆,始終難言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以水路緩解交通擁堵的初衷遭遇現實發展瓶頸,一直未能解決水上巴士“等候時間長、運力不足、銜接不暢及覆蓋面狹窄”等現狀問題。孫樂分析,主要是沿線碼頭設置不足,相比陸上公交,水運碼頭開發和後期運營維護的成本很高,並且在前期規劃時缺乏完備的考慮。這需要以後改造碼頭和進一步規劃開發,拉近碼頭站點間的距離。另外,與其他交通方式的換乘接駁能力不足,也成為水上巴士發展的掣肘。有趣的是,温州在規劃建設水上巴士之初,曾進行過一項調查——其中有67%的受訪者認為,乘坐水上巴士最大的優點是不會“堵船”。但現實中,卻很少人會因為堵車而選擇乘坐水上巴士。畢竟,大多數水上巴士碼頭的設立,與其他交通工具如出租車點、公交站台、公共自行車點等均有較遠的距離,直接削弱了水上巴士的吸引力。還有乘客向記者抱怨,由於站點停靠缺少播報機制,乘客坐過站、下錯站的現象時常發生。雖然道阻且長,但不可否認,在長三角這樣擁有良好水系資源的區域,水上巴士應該成為公共交通體系內的一部分。具體怎麼做,還需繼續探索。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採訪對象供圖題圖:杭州水上巴士宣傳圖。
來源:作者:朱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