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景區處於旅遊淡季。為抓住寒假和春節旅遊檔口,不少景區採取了門票、住宿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吸引遊客、繁榮市場、惠及民生,增加景區旅遊收入,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不過,仍有景區在實行優惠政策時,採取外地遊客門票價格高於本地人的措施,此種情況值得注意。
本地人一個價,外地人一個價,“雙重標準”現象由來久矣,主要出現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和一些開放程度不夠的地區。有景區認為,本地居民收入不高,給本地人一個優惠,外地遊客往往消費力更強,定個較高的價格,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殊不知,內外有別的做法不僅不妥,而且甚為有害。
一方面,“雙重標準”有違市場經濟公平原則。近些年來,我國正着力促進市場公平。在市場競爭中,如果因為某些人或某些企業因其身份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那麼,無疑將擾亂價格信號,扭曲價格體系。景區在旅遊票價、住宿等方面設“雙重標準”、內外有別,是歧視性市場行為和地方保護主義表現。
另一方面,“雙重標準”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景區價格實行“雙重標準”實際上是一種“欺負外地人”行為。旅遊屬於體驗產業,試想,逛着同樣的景區,住着同樣的酒店,卻付的是不同的價格,外地遊客心裏肯定不舒服,相關體驗的質量也就會下降。
這樣一來,也勢必影響外地人對景區所在地的印象。口碑在吸引遊客和投資等方面往往具有很大權重。旅遊景區很大程度上是當地營商環境的縮影,差別對待、雙重標準的“宰客”行為,最後傷害的其實是地方營商環境。
事實上,被人詬病的“雙重標準”近年來已大為減少。不過,還有一些景區“只做不説”,有些地方的文旅主管部門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令人遺憾。唯有把眼光放長遠些,待家裏人、客人都親切些,堅決抵制“雙重標準”,切實做好旅遊惠民,才能激發廣大羣眾的旅遊熱情,推動當地文旅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拓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