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內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近來旅遊業接二連三迎來利好,讓暑期的旅遊市場有望快速回暖。
6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將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7”調整為“7+3”。新版方案發布後,A股及港股旅遊股開始走強。當天美股開盤,中概旅行服務概念股也迎來一波大漲。
6月29日,工信部宣佈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消息一出,有平台的機票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暴增180%,酒店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暴增220%。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旅遊業作為聚集性、流動性、接觸性較強的行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徹骨之寒中,接連的好消息終於為旅遊業重新帶來暖陽。
充滿不確定性的2022
旅遊企業在關閉與重啓之間反覆切換,在疫情期間成了家常便飯,相應也使成本大大增加。退改、賠付、員工工資、場地租金等各類運營成本所帶來的壓力,都可能壓垮一家相關企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疫情前的2019年,全國旅行社數量為38943個,2020年這一數字減少為31074個;星級飯店的總數,則從2019年的10130個減少到2020年的8423個,暫無2021年的數據。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下同
2019年全年國內遊客約60.1億人次,2020年驟降至28.8億人次,2021年略有回升,為32.5億人次。2019年,國內旅遊總花費為57250億元,2020年驟降至22286億元,2021年則為29190億元。
另據文旅部披露的國內旅遊數據,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遊總人次8.30億,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億,下降19.0%。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旅遊業當頭一棒,這一點在旅遊業相關幾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中同樣有所體現。在經歷了2021年的復甦之後,反覆的疫情又給2022年的旅遊業增添了不少不確定性。
攜程2021年淨營業收入為200億元,同比增長9%;歸屬於集團股東的淨虧損為5.5億元,相比2020年虧損32億元大幅收窄。但到了2022年一季度,攜程淨營收41.09億元,同比增長僅有0.02%,淨虧損9.89億元,而2021年同期淨盈利17.8億元。
攜程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疫情的反覆繼續對旅遊業產生負面影響,抑制了用户對公司服務的需求,因此第一季度的經營結果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途牛2021年全年的總收入為4.26億元,淨虧損1.22億元,2020年同期淨虧損則為13億元,收窄超90%。到2022年第一季度時,其淨營業收入4148萬元,同比下滑46.38%,淨虧損4043萬元。主營業務的收入中,2022年第一季度跟團遊收入1438萬元,同比下滑68.31%,其他收入2710萬元,同比下滑15.3%。
2021年業績有所好轉,無疑得益於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精準化,國內旅遊業迎來逐步復甦。但當疫情形式再度複雜起來時,業績復甦便再度面臨挑戰。在線平台之外的旅遊業相關企業也有類似的表現。
2021年,華住集團總收入127.87億元,同比增長25.4%;淨虧損4.65億元,2020年同期淨虧損21.92億元。若不計入德意志酒店集團,華住2021年的收入為112億元,同比增長29.8%,淨利潤1.53億元,2020年同期時為淨虧損8.47億元。
其2022年財報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6.30億元,同比擴大154%;經調整淨虧損6.62億元,同比擴大46.8%。並且在一季度財報中,華住集團預測,受國內疫情影響,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預期收入將較2021年第二季度下滑2%—6%,如果不計入2019年併入的德意志酒店的收入,營收預計下滑23%—27%。
“免税巨頭”中國中免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76.76億元,同比增長28.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54億元,同比增長57.23%。但經歷了2021年的“豐收”之後,中國中免也迎來了2022年一季度的營收淨利扣非淨利潤三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45%,至167.82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9.99%至25.63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9.72%至25.59億元。
其實中國中免在2022年一季度的情況已經遠遠好於2020年同期。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79.72億,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4.23%,但與2021年相比,明顯又蒙上一層“陰霾”
反覆不定,多點爆發,疫情讓跨省遊、省內遊、周邊遊充滿了不確定性,縱觀過去兩年的形勢,旅遊業一次又一次錯過一年當中的重要節點。但旅行需求的基本面仍在,從過去兩年的經驗來看,局面得到控制的地方,旅遊消費還是會處於一個逐步恢復的狀態,不少從業者仍然抱有希望。如今,落寞兩年的旅遊業終於迎來一縷曙光。
否極泰來?多重利好釋放積極信號
今年5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強疫情防控科學精準實施跨省旅遊“熔斷”機制的通知,首先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起初,上海在6月1日解封后仍面臨被各目的地防疫加碼的情況,在被點名之後,這類現象得到顯著緩解,多地陸續對北京、上海遊客進入取消隔離要求。市場認為這意味着未來國內旅遊市場將逐漸放開。
海南上週宣佈上海非陽性街道人員到海南無需集中隔離後,上海飛三亞的機票就開始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
去哪兒數據顯示,6月25日、26日週末兩天,飛赴三亞的機票出票量環比前一個週末(6.18-6.19)增加了93%,飛赴海口的機票出票量增加了92%。
攜程平台數據顯示,6月26日-6月27日,上海出港航班TOP 10目的地中,三亞排名第一,儘管週末單程(不含税)均價超過2000元,仍然超過第二名重慶航班近4倍。
毫無疑問,新版方案的發佈,不僅將因疫情而壓抑許久的消費熱情重新點燃,同時也讓旅遊業贏得了喘息之機。
在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看來,此次方案的發佈,對於旅遊業將至少產生3大利好:
第一,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過去的21天縮短到10天,此舉無論是對於海外華人和留學生歸國探親,還是對境外遊客入境旅遊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第二,風險地區的“降級”週期大幅縮短,明確低風險地區的範圍和定義,對於國內兼具熱門目的地和核心客源地的雙重屬性的超大型以及大中型城市來説,有利於進一步激活居民消費的活力,促進旅遊市場加速回暖。
第三,“從跨省遊‘熔斷’精確到縣,再到疫情防控方案的更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兩項政策的接連落地,為國內旅遊市場構建了一個加速復甦的政策閉環。
張致寧表示,“閉環形成的時間點剛好發生在7月份旅遊旺季到來之前,對於旅遊業者來説,無疑是久旱逢甘霖。”
繼這場甘霖之後,旅遊業乃至全行業再度迎來一重磅利好。
6月29日,工信部網站發佈消息,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消息發佈後,攜程平台上多個熱門旅行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長超300%,用户旅遊出行意願進一步高漲。
攜程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範圍內的“摘星”,標誌着疫情精準防控、科學防控按照“全國一盤”的方向加速推進。隨着多重政策利好的釋放,暑期旅遊市場或將迎來今年旅遊市場的復甦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