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裏被閒置多年的防空洞,除了當做居民乘涼、孩子們玩耍的秘密天地,其空間價值能否有效利用?
剛剛來到大城市的年輕人生活在社區裏,就可以與城市產生連接嗎?
那些「消失的附近」能否通過元宇宙或新技術被永久留痕?
這些關於城市、社區及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命題,已有人將其一步步落到了現實之中。在上海新華路街道活躍多年的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策劃了街區刊物《新華錄》,舉辦了四屆美好社區節。
新華錄
他們發起了許多參與式社區活動,比如「一平米改造」活動,幾十組居民提案,有十組最終落地;比如疫情期間組建起了 120 人的新華志願者車;再比如在元宇宙裏上線了專屬志願者NFT徽章。
這家機構也被邀請到很多其他街道去支持社區營造工作。他們在虹橋機場新村發起了「社區參與式博物館」,還將上海長寧區仙霞新村的防空洞改造成了「閒下來合作社」——擁有畫室、書吧、咖啡店、社區公共客廳在內的多功能空間……
閒下來合作社
從設計空間到街區規劃再到居民共創活動,社區營造機構正在改變一些城市基本生活單元的面貌。例如,成都市從2016年起開展社區營造工作,2018年投入15億支持社區營造。又例如上海在聚焦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營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各地鮮活的案例中,除了居住場所外,社區的概念被重新釋義、擴充,擁擠喧囂的菜市場、常去遛彎的公園、街角新開業的咖啡館,甚至閒置的防空洞,都有着「營造」的無限可能。
人類學者項飈曾提出「附近性」的消失:作為日常互動場所的鄰里、社區空間,在年輕人的敍事裏消失了。在大魚營造創始人何嘉看來,社區裏那些尋常又實實在在的「附近」構成了生活最堅實的基礎。
相比硬件上的空間改造,社區營造的重要命題是如何激發在地居民用有創造力、參與式的方式去發展社區,從而更好地在社區生活。何嘉認為,主角一定是與社區關聯最緊密的居住者,人是社區的內生動力。「所有的討論,最終都指向生活其中的人和生活。」
讓居民參與社區活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居民共創實驗如何開展?元宇宙的NFT徽章如何與真實的社區產生關聯?社區營造機構給社區帶來的變化的影響有多大?帶着這些疑問,36氪與何嘉聊了聊。
Q:近些年,社區營造正在逐漸被看見。您認為國內的社區營造發展到了什麼樣的階段?社區營造機構在其中的角色是什麼?
A :現在應該還是處於探索期。儘管社區營造近些年成為一門被(容易)接受的顯學。實際上真正以組織化專門投入做社羣營造的機構並不多。需求量很大,供給端比較弱。
一個社區被「重新裝修」時,需要全流程參與調研走訪、編制規劃、改造空間、組織活動、維護社羣等一系列社區營造工作,其中需要協調政府、企業、居民等多個相關方,讓社區本身擁有可持續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人、空間、錢、資源、活力都很重要,社區營造最重要的是能夠形成自治、共創的機制。
大魚也一直試圖去拓展社區營造的外延和內涵。其實大魚的團隊有兩種角色。一個是專業者的角色,我們的團隊有規劃師、建築設計師、交互設計師等,跨專業的身份讓我們能夠以專業視角去到各個社區進行。
另一個角色是深耕在地的社區營造組織。在地組織需要持續經營在地關係的社區運營,這意味着不只要做專業性工作,還有去專業化的一面。
美好社區節
Q:理想中的社區什麼樣?社區營造的重點是什麼?
A:好的社區滿足生活配套的15分鐘生活圈之外,還要考慮公共利益的共識。比如人們其實是想知道社區正在發生什麼、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暢通、居民與社區的資源互用等等。這是非常高的一個標準,意味着居民真正擁有了改變社區的能力。
這樣的情況或願景下,在地化的網絡關係就顯得特別重要。社區在成長,我們的議題也在不斷變化。最初前兩年我們在新華街改造小廣場,周圍人有參與,但大家各有各的訴求,百人百條心。
空間改造只是社區生命週期裏很短的一個瞬間,大量軟性的工作需要去鋪墊去陪伴。
後來大魚慢慢做社區活動,積累了認同感。社區雜誌、兒童友好活動、二手市集、攝影展等等是浮出水面的工作,「水下」的工作是持續不斷地和更多的人去聊天,編織在地關係網絡,促進人和人之間的合作。
現在我們考慮社區應該有更好地在地經濟,這裏有着創新創業的土壤和機會。
兒童探索街區活動
Q:大魚的許多社區實踐非常「在地化」:居民為主角的雜誌、居民參與的一平方米街區設計……在地化、居民共創對於社區營造而言有多難?
A:當你持續在地化運作,問題和答案就會不斷被挖掘出來並得以解決。人們會發現原來人與人產生交集沒那麼難,原來有這麼多有趣的人生活在這裏。對普通居民來説,參與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也沒那麼難。
去年美好社區節上,生活在新華路的一羣藝術家們演奏了屬於這條街區的原創歌曲《法華鎮》。當時的演出空間就在街邊,老人小孩、熟食店的老闆、路過的人都停下來聽,甚至很多人都落淚了,這是在自己家門口寫自己家的歌。
大魚本意並不是舉辦Fancy、網紅式的活動。那類網紅式的東西越來越難以去持續打動同一撥人。本質是要去塑造社區認同感,是讓居民主動參與進來。
如果希望讓社羣有黏性、有認同感,最好是能夠賦權給他們,讓他們有一些內生動力才可以,這也是我跟企業、政府説過最多的話。長期主義不是情懷,是必然的選擇。
Q:為什麼想要做元宇宙社區?
A:起因是先有了很真實的社區,才有了元宇宙裏的可能性。
車隊徽章
我們與社會學研究者、comudao發起者孫哲和小紅花徽章開源協議的創始人yuy,一起開發了小程序comupage,在裏面可以領取志願者NFT徽章。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真實的參與和行動積累不同的NFT徽章。徽章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可以作為社羣身份的憑證,可以紀念一次活動,可以轉贈,也有可能和物物交換、禮物經濟結合,比如和在地商户聯盟聯動,讓一枚志願者徽章在街區商户兑換一杯咖啡、一碗粉,或者一本在地雜誌。
另外,線上線下有相同的邏輯,(權利)集中化是不可能做好現實中的社區,去中心化的邏輯、能聚能散才是社區的韌性所在,元宇宙契合了這一點。藉助NFT的徽章以及Web3技術,能夠確保這些信息是跨平台且不可篡改的。或許有一天「元宇宙社區營造」也成為可能。
Q:大魚營造的項目要做成什麼樣,有沒有具體的目標?社區營造機構如何「造血」盈利?
A:今年是第五年,大魚仍然沒賺到什麼錢。不過當大魚進入一個社區或者地方時,目標之一就是當我們撤出時,能夠給當地留下社區發展組織的「種子」,而且可以獨立商業化運營。
這一點非常重要。每一個項目都需要找到一個可持續性運營。如果沒找到,可能會覺得這個項目沒做完。
「閒下來合作社」是大魚在獨立商業化運營的一個嘗試。這裏原本是位於長寧區仙霞路虹仙小區 700 弄 25 號居民樓下的人防地下室,大魚把這個 1100 平方米的閒置空間改造成了 36 個獨立房間的活動中心,觀影讀書會、親子育兒活動、手工毛衣店、咖啡店都能在這裏開展,主理人大多數是社區居民。
在前期調研時,團隊問起年輕人想在社區做什麼,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時間、閒不下來、週末要睡覺……當問題換成「閒下來時想做什麼」時,腦洞便打開了。
最早的合作源於政府投入資金進行改造,但第三年後再沒拿過政府的一分錢。目前是主理人共治模式來運營這一空間,每個月空間主理人繳納管理費、服務費,大家共同協商空間的治理、資源的使用、活動的設計以及空間運營可能帶來的利益分配。
Q:對於年輕人來説,參與社區營造或者「看到」社區是重要的嗎?
A:來到大城市的年輕人,還是需要找到一個和城市的連接點。不一定非得是外灘、陸家嘴的摩天大樓,可以是生活其中的社區。
出現在社區的不僅僅是閒聊的老人、帶孩子的媽媽,普適性、參與式的活動能讓年輕人意識到這些東西和自己的生活是有關係,參加社區活動也能成為一種社交方式。
社區是城市的元單位,有着完整的關係網絡,也有閒置空間資源,並不缺少創業機會。吃透了社區,對於任何一個商業模式來説都具有價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可棲”(ID:hifuturecity),作者:王露,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