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妃嬪的日常用度包括宮分、鋪宮。宮分是上自皇太后,下至貴人、常在、答應等人每年按等級所供應的不同品種、數量的金銀、布匹,以及每月、每日所供應的糧肉、菜蔬、副食等,包括綢緞、貂皮、米麪、炭蠟等項。鋪宮是指皇太后、皇后、妃嬪以及福晉等人宮內所用不同等級、品種、數量的金屬器皿、瓷器、漆器等。在等級森嚴的清宮大內,由於妃嬪的名位不同,在日常用度的數量上存在着明顯差異,依其等級而遞減。

鋪宮中瓷器的配額,主要有各種類型的碗、杯、盤、碟、盅等,在顏色、紋飾和數量上都有嚴格的等級。


一、皇后

皇后在後宮的地位等同於皇帝在前朝的地位。先由太后從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兒中挑選,再由皇帝冊封。其配額的瓷器數量是:“黃瓷盤二百二十,各色瓷盤八十;黃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黃瓷碗一百,各色瓷碗五十,黃瓷盅三百,各色瓷盅七十,各色瓷杯一百,瓷渣鬥四。”明清黃釉瓷器是在已燒成的白釉瓷器上,再澆上一層含適量氧化鐵作呈色劑的低温釉,在低温氧化氣氛中燒製而成,它比素胎一次燒成的黃釉牢固,釉層不易剝落。並且在白釉上覆蓋的黃釉更顯滋潤嬌嫩,恰似雞油,所以又稱“嬌黃”。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皇后用黃瓷盤


二、皇貴妃

皇貴妃這一名號始於明朝成化年間憲宗追封寵妃萬貴妃為皇貴妃,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設皇貴妃一人。其配額的瓷器數量是;“白裏黃瓷盤四,各色瓷盤四十,白裏黃瓷碟四,各色瓷碟十五;白裏黃瓷碗五十,各色瓷碗五十,白裏黃瓷盅二,各色瓷盅二十,瓷缸二。”據清《稱謂錄》記載:“本朝,皇貴妃位在貴妃上>>冊封之禮,皇貴妃以冊、寶,妃以冊印。”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皇貴妃用百里黃瓷碗


三、貴妃

貴妃,南朝宋武帝時始置,隋至清代一直沿用,地位次於皇后(明清時設皇貴妃地位高於貴妃)。其瓷器配額是:“黃地綠龍瓷盤四,各色瓷盤三十;黃地綠龍瓷碟四,各色瓷碟三十;黃地綠龍瓷碗四,各色瓷碗四十;黃地綠龍瓷盅二,各色瓷盅十五;瓷缸一。”


四、妃

妃,皇帝的妾,清代妃的地位次於貴妃。其瓷器配額是:“黃地綠龍瓷盤二,各色瓷盤二十;黃地綠龍瓷碟四,各色瓷碟八;黃地綠龍瓷碗四,各色瓷碗三十;黃地綠龍瓷盅二,各色瓷盅十二;瓷缸一。”

自永樂始,黃釉地綠彩成為明、清兩代的傳統品種。唯永樂、宣德時龍身凸起於釉面,而有別於成化以後諸朝的暗刻填綠彩的裝飾工藝。明代傳世品中,多見弘治、正德器,永樂、宣德及成化作品少見。黃地綠龍創始於永樂朝,是皇家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所見撇口盤,胎薄體輕,白裏,外壁黃釉為地,填綠彩龍紋。黃綠兩色均淺淡。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貴妃、妃用黃地綠龍瓷碗


五、嬪

嬪,皇帝的妾,在清代地位次於妃。其瓷器配額是:“藍地黃龍瓷盤二,各色瓷盤十八;藍地黃龍瓷碟四,各色瓷碟六;藍地黃龍瓷碗四,各色瓷碗二十;藍地黃龍瓷盅二,各色瓷盅十,瓷缸一。” 

又稱青花黃彩。《南窯筆記》説“宣德有青花填黃地者”,是明代景德鎮青花工藝極度成熟衍生出的新品種。複合彩的生產有兩個步驟,第一步燒出釉下彩,即在生胎上繪畫、罩釉後再燒製;第二步在燒就的釉下彩上繪畫,經第二次燒製後完成全部工藝。一般第一步採用高温(1200>以上)燒製,第二步採用低温(800>1000>)燒製。彩繪瓷按工藝方法可以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古代因技術條件的限制,每一種工藝的呈色都有侷限性,同時採用兩種工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種缺陷,從而產生了兩次彩繪、兩次燒成的複合彩。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嬪所用藍地黃龍瓷碗


六、貴人

據《稱謂錄》記載:“東漢定製,皇后之下即貴人也。本朝貴人位在妃、嬪之下,而貴人之下即是常在、答應,同此一稱,而位之尊卑與東漢時異矣。”其瓷器配額是:“綠地紫龍瓷盤二,各色瓷盤十;綠地紫龍瓷碟二,各色瓷碟四;綠地紫龍瓷碗四,各色瓷碗十八;綠地紫龍盅二,各色瓷盅十。”

綠地即綠釉,又稱“法翠”,始於明永樂時期,成化、嘉靖、萬曆及清代各朝官窯均有燒造。典型器為康熙綠地紫龍紋盤。綠地紫龍是在澀胎上暗刻龍紋,再填含氧化錳的紫釉。因燒成温度低,色彩深暗無光。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貴人所用綠地紫龍瓷盤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貴人所用綠地紫龍瓷碗


七、常在

常在為清後宮第六等級的嬪妃,其地位在貴人之下。其瓷器配額是:“五彩紅龍瓷盤二,各色瓷盤八;五彩紅龍瓷碟二,各色瓷碟四;五彩紅龍瓷碗四,各色瓷碗十;五彩紅龍盅二,各色瓷盅六。”

五彩紅龍瓷器自康熙窯創制並一直延燒到清道光、咸豐年間。在後宮日用瓷器中,只有五彩紅龍瓷既不屬於顏色釉也不是色地龍紋瓷器,而是青花和釉上彩結合的複合彩,又稱“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瓷器中的藍彩用青花表現,所以稱青花五彩。青花五彩瓷器燒造工藝複雜,要先於坯上用青花料描繪出一定的紋樣,入窯燒成。再以紅、黃、綠、紫、赭等色彩描繪到已燒成瓷器上,最後再入窯以700>低温燒造而成。青花五彩瓷器最早見於明代宣德年間,完整器僅見於西藏薩迦寺保藏的官窯梵文蓮池鴛鴦紋碗和另外一件高足碗。至明後期嘉靖、萬曆十分流行。明代後期的青花五彩或五彩習慣上專指明後期風格的青花加彩。和明初青花五彩不同的是,明後期青花五彩的青花已退化為配合繪畫的一種釉彩,失去了構圖的主導功能。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常在所用五彩紅龍瓷碗


八、答應

秀女入宮後,貴人以上得出自世代顯貴人家,貴人以下只須從拜唐阿子女中挑選。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孫。

答應,清室皇帝最低等嬪妃,通常都是宮女侍寢後進封,其地位低下,甚至不能用龍紋器皿。

其瓷器配額是:“各色瓷盤八,各色瓷碟四,各色瓷碗十,各色瓷盅六。”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8 字。

轉載請註明: 清代妃嬪日用瓷器配額,等級嚴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