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播完6集,給演員演技排個名,張魯一第3,於和偉第2
《三體》通過了國產科幻劇最難的大考。
小説《三體》之於科幻,是金字塔的塔尖,皇冠上的明珠。這部曾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説獎作品,標誌着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作為此IP首部真人化影視作品,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但劇集一播出就爆了。在次黃金檔,該劇在CCTV-8的收視率穩定破1,可謂堅挺。
網播方面,開播1小時站內熱度破25000,打破騰訊視頻首日熱度值最高,也是熱度值最快破2萬的作品,並且持續保持在25000以上;全網熱搜450+,豆瓣實時雙榜TOP1,貓眼全網熱度總榜TOP1。
比熱度更珍貴的,是打動全網的口碑。“超出預期” “穩了”等等好評已經出現人傳人現象,更一集觀眾討論一集,有種跟全國人民一起追《三體》的感覺。
路人看完問書粉:挺好看的,還原度高麼?
原著粉認證,從場景到細節,都從原著裏穩穩的被還原了,經典台詞都跟書裏一樣一樣的。
故事懸念感很足,開頭用案件引入,然後一點點揭開整個故事,暢快的劇情節奏,密集的戲劇衝突,都讓劇集足夠好看,也足夠耐看。
目前討論度最高的,是演員們的表演。
而演員表演,對於《三體》也格外重要。
《三體》是一部以科幻為核心的作品,提供了大量引人入勝的驚人想象力。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大劉的想象力建立在堅實的現實與科學邏輯基礎上。必須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科幻感才能落到實處。
好在劇版的角色,抓住了精髓。書粉給心中的角色找到了臉,普通觀眾順着演員呈現的角色能迅速抓住人物,也跟着角色一步步深入三體的世界。
有了真實的人物,就能讓觀眾有代入感。
接下來,請允許我在這些演員中挑出目前為止最出色的十位,並對他們的演技做個排名。排名未必精準,更不代表你的感受,但從中可以折射一個三體宇宙。
科幻劇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相信,當你相信了人物,也就相信了這個故事,那麼從此開始的20多個夜晚,《三體》宇宙都會為你閃爍。
10、孔連順(飾 沙瑞山)第十名糾結了很久,因為還有一個很驚豔的角色,劉敏飾演的汪淼太太李瑤。
劉敏跟張魯一在《紅色》中合作過,演的是風情萬種的柳如絲。
但這次才和張魯一有了有來有回的對戲,結果效果出奇的好,人美,表演也很生活化。
人物戲雖少,但提供了汪淼活下去的關鍵理由:有這麼美的太太和乖巧的女兒,我是汪淼那是死也不會自殺的。
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孔女神”。
觀眾應該萬萬沒想到,劇組會找孔連順飾演沙瑞山。
沙瑞山在原著中是葉文潔的學生,幫助汪淼驗證了宇宙閃爍。原著中他的表現得很冷靜,劇裏增加了他的激動、不知所措等反應,這個改動是合理的。
過去經常演喜劇的經歷,令孔連順自帶一種喜感。
但這不是表演的障礙,正劇的表演風格固然可喜,但那種未經太多正劇沾染,卻表現出天賦和喜感的表演,亦是難得,因為有着天然的純粹和自然。
孔連順在劇中飾演沙瑞山吃薯片就挺可愛,原聲也很自然,表現被宇宙閃爍震撼的部分代入感也很強,美中不足是略顯用力過猛,但瑕不掩瑜,能夠讓觀眾代入到角色,這個角色就成功了。
9、王傳君(飾 丁儀)王傳君用了一種獨特的演繹方式演丁儀。
原著中丁儀是瀟灑的天才物理學家,也是楊冬的未婚夫,“三十多歲,身材又瘦又長,穿着寬大的背心和短褲”。
這不是一個傳統型科學家,而王傳君的表演又突出了他特立獨行的一面,在未婚妻自殺後,他一個人坐在本來打算當做婚房的屋子裏,頭髮蓬亂,有點邋遢,拉着汪淼打枱球。
將枱球比作物理學中的粒子,黑球反彈入網,即是粒子碰撞,得出實驗結果,從而解釋楊冬遺書中“物理學不存在”的意思。
觀眾會被他藝術家式的小動作和獨特的斷句吸引,但接受這樣一個不走尋常路的科學家形象需要時間。
從《我不是藥神》開始王傳君就在尋找一種極致的表演風格,在那部電影裏,王傳君演的是一位白血病患者,為了拍好戲,他一個月瘦了20多斤,一場戲下來整整吃了40多個包子。
現在王傳君必須證明的是,自己用這種極致的表演風格能演好呂受益 ,也能演好丁儀。
8、何杜娟 (飾 楊冬)從原著到劇集,楊冬都是一個幾乎只活在記憶裏的人物,但何杜娟演得很好。
整個故事始於楊冬自殺,留下“物理學不存在了”的遺言。
在《三體》的第三部《死神永生》裏,大劉説得很明白,楊冬是被兩件事擊垮的。第一件是她的物理學信仰坍塌,沒有物理學她是能活下去,哪怕對她只有半條命了。
第二件是她發現了母親的秘密,生活的半條命也沒了,加起來就是一條命。
何杜娟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場戲。
一場是楊冬發現上一位死者、她的導師曼菲教授在她對撞實驗結束之前就收到了實驗結果,證明了在智子破壞下人類物理學的失效。何杜娟的表演瀰漫着一種滲透性的壓迫感。
信仰破碎後的楊冬呆呆站在那,眼睛無神,眼神裏滿是不可置信,整個人失去了光彩,雖然沒有一滴眼淚,但能感受到絕望已經在內心奔湧。
另一場戲就是汪淼鏡頭下楊冬的回眸。
一個轉身,情緒都寫在眼神裏,不用多做解釋,那種壓抑、苦悶、不被理解的委屈,一下子溢出了屏幕。
由此你才能感受到物理信仰在某個時刻突然崩塌,對一心只有物理的人是怎樣難以承受的打擊,這是一個能夠為了科學理想破滅而結束生命的人。
7、寇振海 (飾 葉哲泰)讓寇振海飾演這位葉文潔的父親和老牌知識分子,是再正確不過的選角。
劇中葉哲泰出場時正經歷磨難,被親女兒舉報,被妻子背叛,生命最後的時光裏,只有葉文潔陪伴在他身旁,叫他一聲父親。
出人意料的是寇振海演繹時的平靜,比起大張大合的情緒化演繹,更難的是在細水長流的表演裏,將磨難演得如此自然而驚心動魄。
葉哲泰在劇中由於身受重創,不可能有過多的肢體動作,但是寇振海卻通過優秀的演技,用精簡的動作和表情賦予了角色豐富的內在情緒,尤其是那段懺悔的自白,令人心痛也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角色奄奄一息,但看這一抬頭,一對眼,你依舊能讀出他對女兒的情感,用東北話説,把“稀罕”寫在了眼睛裏。
正是這樣一個父親的離去,最終塑造了一個特殊的葉文潔。不過寇振海的戲份應該還沒完,我太期待他接下來的演繹了。
6、王子文 (飾 青年葉文潔)原著中,正是這樣一起重大的人生變故,徹底改寫了葉文潔的思想和人生。
她目睹了父親的死亡,妹妹又慘死,母親也背叛了家庭,而她自己也經歷了背叛。
所以當王子文飾演的葉文潔出現在巨樹參天的東北,裹着軍大衣,滿頭風雪,透過她的眼神,紅岸基地的肅殺感已經提前降臨。
過去王子文飾演的角色給觀眾的感覺是曲筱綃式的古靈精怪,但本劇中她不僅造型年代感十足,還調整了自己的表演,證明剋制的內收的表演,也可以描畫出更多的回味空間。
那場《三體》中改變人類命運的段落中,她飾演的葉文潔匆匆走向實驗室,頭髮上,衣服上,都沾滿了雪花。
值班的同事看了一眼,又繼續睡去。她顧不上理會,直接走到了發射台前,熟練地調整好機器數據,將發射器對準了天空中的太陽。猶豫片刻,指尖停留在了紅色按鈕上。
整場戲她的肢體、神情幅度非常微小,但戲劇震撼卻是巨大的。
王子文完美演繹出了葉文潔身上的破碎感,尤其是絕望怒吼中拉絲的那一下,沉默中爆發的力量感,演出了葉文潔身上的獨孤、痛苦和悲鳴,也讓觀眾能夠體會角色的痛苦和選擇。
這便是好的表演,也便是人物的靈魂所在。
5、李小冉 (飾申玉菲)李小冉的表演無疑為申玉菲加分了。
申玉菲是科學邊界的核心成員,也是高冷的物理學家,高冷高知的大美女。
正是她一步步地摧毀了眾多物理學家的信念,導致了多位物理學家自殺。
李小冉對角色的演繹深入骨髓,冷漠,少言,幹練,貴氣又神秘,有着書中描述的那股高冷範兒,活脱脱一個科學冰美人。
説話的語氣冷冷的淡淡的,看上去沒有任何攻擊性,但卻有極強的掌控力。而別人好像永遠都看不透她的心思。
在面對汪淼的時候,她就像早已看透了汪淼的恐懼和迷茫,那種冷靜,就像三體人在看一隻地球的蟲子一樣。
那種逼迫汪淼時不怒自威的壓迫感和警覺性,都讓劇情的張力拉滿,尤其是她那一雙充滿殺傷力的眼神,簡直不要太傳神,瞬間就戳中了我的心尖子。
汪淼停掉納米試驗,“幽靈倒計時”消失,歇斯底里地質問申玉菲倒計時的終點是什麼那場戲,我有種看書時的那種心狂跳喘不過氣的感覺,而當申玉菲説出“三天之後,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這句話就像納米飛刃一樣刺進我的心裏。
在小説中申玉菲是拯救派,潘寒是降臨派。理念衝突下,最終申玉菲被潘寒殺死。看後面幾集的預告,有可能申玉菲為了對付降臨派選擇找汪淼和大史合作,在觀眾希望角色活下來那一刻,角色就成功了。
4、林偉健 (飾 常偉思)事實果然證明所有對這個角色的擔憂都是杞人憂天。
曾在春晚小品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林偉健,把常偉思將軍演得太好了。
常偉思是作戰中心的領頭人,還是把被停職的史強複用的關鍵人物,看過原著的都知道,一連拯救了兩部小説男主的大史的存在,對三體人是多麼重大的打擊。彈幕都説沒搞掉大史是三體人最失敗的地方,實際上如果沒有常偉思,大史還在家裏蹲着。
如此睿智又令人心生敬意的人物,被林永健演得舉重若輕,又擲地有聲。
看《黎明之前》就知道林永健的原聲台詞是一絕,這次依然是吐字清晰、情緒到位,整部劇他跟於和偉的台詞是完全不需要看字幕就聽的一清二楚的,更關鍵他的台詞會聽進觀眾心裏。
幾場發言戲,常偉思作為指揮官的威嚴和霸氣,在短短几十秒的戲裏就展現出來了。
而在常偉思和汪淼之間關於“偶然”討論的這個名場面中,觀眾會有種回到多年前讀原著那天的感覺。
當年我就很好奇如果要演的話,該怎麼演呢?劇版的處理剋制又得體。兩個角色走在空曠無人的博物館走廊,鏡頭像流動的水,一點點對着人臉推進。
林永健的步姿孔武有力,有種軍人的威儀和力量感。他只要走起來,眉宇之間不動聲色就已有大將風範。
而他的對白看似平靜,但其實有種暗流湧動的、無聲的緊張感,藏在演員平靜的詮釋之下。
直到最後,當他用低沉的聲音説出那一句:整個人類世界都是偶然。
頓時讓人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當“未來像盛夏的大雨,在我們還不及撐開傘時就撲面而來。” 直面未來之戰的常偉思卻有一種大廈崩於前不變色的氣魄。
我想那一刻林永健把許多觀眾演服了。
最後説點被某些觀眾忽略的:林永健是被聶帥後人公認的演員,他不止一次地演過聶帥,還憑藉電視劇《聶榮臻》拿下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聶帥在建國後領導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在劇中,常思偉是太空軍的創始人。劇組的選角,不僅合理,更有些令人感動。
3、張魯一(飾 汪淼)被讀者戲稱劉慈欣筆下最沒存在感的主角汪淼,這次在劇裏高光不斷,當然要歸功於張魯一的表演。
張魯一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書卷氣的演員,無論外形和氣質都很符合汪淼的中年知識分子形象,性格温柔嚴謹,有着知識分子獨有的優雅,又和他專注的納米材料一樣,簡單,有韌性。
張魯一表演的精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原著的部分,二是超越原著的部分。
先説原著部分,汪淼對整個故事是個重要抓手,從一開始不情願被拖下水的局外人,到被神秘力量盯上的“火雞科學家”,觀眾經由他的視角進入故事。
張魯一把汪淼捲入一系列詭異事件後的慌亂和不知所措詮釋得很到位,仔細看會發現,張魯一為汪淼設計了很多小細節,比如始終緊繃的身體、不苟言笑的表情等,都讓死亡倒計時的壓迫感,好像撲面而來。
觀眾看書時,想象汪淼在什麼時候該有什麼反應,他全都給對了。
超越原著的部分在於:張魯一的演繹,讓汪淼成為了一個更加有血有肉、豐富立體的男主。
在“神蹟”前,他有普通人的一面:發現倒計時的懷疑自我,無法解釋後瀕臨崩潰。
但在給讓人他隨時會倒下的感覺的同時,又感到總有一個意志在撐着他。
好的情緒戲,並不是憑空宣泄,而應當具備穿針引線的效果,把觀眾帶入到當時當景,當喜當悲之中。
《三體》中的張魯一,便給我們展示了這樣的本領。
在第五集中,他經歷了從近乎崩潰到重燃鬥志的過程,當那些閃爍的帶有壓迫感的數字在劇中被神還原,汪淼先是緊張崩潰,然後歇斯底里地問申玉菲倒計時的盡頭到底是什麼,嘴唇和頭髮絲都透露着此時汪淼的崩潰。
而後他又崩潰不能自已,面對來安慰他的大史,獨自哭泣沒有説話,卻讓人沉浸其中。
但在被大史激勵之後,回到家中一覺醒來的汪淼,在女兒的提醒中思考良久,欣然接受了學校老師的邀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飽含情感的趣味物理公開課,並毅然重啓試驗 ,這一刻潛藏在他內心之中的勇氣與身為科學家的“榮譽”相互交織,觀眾壓抑了許久的情緒在那個瞬間一下就被點燃了。
從經歷令人窒息的脅迫,被威脅的如履薄冰,再到崩潰後的迴歸,以及最後那曲人類勇氣的讚歌,我們都能在張魯一的呼吸吐納之間,感受到人物的起起伏伏。
2、於和偉(飾 史強)於和偉演史強,可以説除了演技啥也沒有。
因為於和偉的外形看上去,並沒有小説中史強那種五大三粗和帶着痞氣的糙。為什麼是於和偉來演史強,在看到劇之前,一部分粉絲是理解不了的。
但於和偉很久之前就是《三體》的鐵桿書粉,尤其是史強的粉絲,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播出後的事實也足以證明,於和偉也許一開始不是很多人期待的那個史強,但於和偉突破了觀眾的印象,塑造了一個幽默、靠譜、集插科打諢和不誤正事兒於一身的形象,形似不足神似十足,直接把觀眾演服了。
很多觀眾看於和偉這幾年塑造的角色,無論是《覺醒年代》還是《理想之城》,都略顯文氣,劉皇叔更是和痞氣沒一點關係,但老觀眾知道他成名的《紙醉金迷》中演的就是可愛的兵痞。
演史強,於和偉抓住了三點,“形氣神”:
一是形。
為什麼有觀眾追劇前覺得於和偉不可能像,看完第一集就覺得對了?因為形,除了身形,還有形體,形態。
當於和偉叼着根煙出現在張魯一的面前,兩人第一次照面交鋒,我就知道味兒對了。
於和偉完全重塑了自己的行走坐卧,他在劇中每個動作,都是史強獨有的,只有大史會這麼做,仲甫先生不會,劉備不會,曹操也不會。
比如全球作戰會議上,所有人正襟危坐,他在丁儀解釋了一大段用詞相當晦澀的、關於“科學邊界”的內容之後,史強突然斜靠在椅子上翹着二郎腿來了一句:你能解釋地清楚點嗎?
除了吊兒郎當的姿態,隨性的肢體動作,罵罵咧咧的髒話,於和偉還給大史這個軍人設計了人物細節——深愛爆肚,以及吃東西吧唧嘴。
看到這些的時候,你當然會感到,這就是原著寫的那個大史。
到了第六集史強跳廣場舞那段,觀眾自然會在心中説:接着奏樂,接着舞!
二是氣。
也就是角色的氣質,氣場。
大史這個人物,一不小心用力過度就會油裏油氣的,但現在的效果卻十分“清爽”,接地氣,幽默,不油。
因為於和偉能靠一些生活化的細節來抓住角色的痞氣,一撇一捺都是演員帶着人生智慧的幽默豁達,還能不斷豐富大史性格:機警、豪爽,乍一看混不吝,其實有種粗中有細的分寸感。
比如和汪淼在一塊兒,他就把大史那種超強洞察力的形象和説話大大咧咧的性格表現得活靈活現,發現汪淼的盯着楊冬的名字發呆,第一句“認識?”第二句:喔,不認識,想認識。
觀眾就心想不愧是你啊大史。
又比如拽車門這段戲,兩人剛吵完要回去,汪淼上去就開車門,“是我車嗎你就拽”,汪淼呆住,大史哈哈大笑:還真是我的車。
這種插科打諢的勁兒非常對,讓人覺得痞但是不討人嫌,沒有人不愛“汪淼被大史拿捏的一生”。
面對來碰瓷的慕星,他立刻又恢復了一個軍人的嚴肅認真,處理問題乾淨利落,讓人感到這人物可不好惹。
但對朋友大史又有着強烈的人情味,比如兩百年後,還記得一位故人——
《三體》整個故事的氣氛都很緊張,但於和偉的演技給人的感覺就是鬆弛,大史自帶那種天塌了也不當回事的泰然,大而化之的性格也貢獻了前幾集的笑點,有他在觀眾就覺得不就是三體人嘛,多大點事啊!
每次汪淼緊張地快崩了的時候,觀眾就着急,咋大史還不出現呢?
然後看到大史和汪淼兩個幼稚鬼的對戲就想爆笑。嚴肅氣氛被大史一攪和,這段戲就立住了。
而大史另一面的人設,一個堅毅、腦子活、有魄力的軍人形象,也立住了。
三是神。
演到第五集,相信很多觀眾都看到了,角色身上優美的人物弧光,史強鐵粉於和偉,演出了最本質的史強。
史強的最大魅力究竟來自何處?難道真的僅僅是抽煙、痞氣嗎?我覺得就一句話:該逗趣咱逗趣,該靠譜的時候又無比的靠譜。
最經典的,就是第五集的早餐店對話,這段可以封神的戲,張魯一演得如水銀瀉地,絕對的滿分演技。
但於和偉這場戲,我給120分。一個評價,就是有如神助。
三個層面。
第一層:“勸酒”。
汪淼經歷了見證整個宇宙為他閃爍的夜晚,幾乎被恐懼擊倒,眼看下一個楊冬要出現了,凌晨五點大史及時趕到,帶着一臉淚水的汪淼去喝早酒,點了兩份爆肚一份油條一份豆漿,還有一瓶07版的綠瓶裝二鍋頭。
然後一邊勸汪淼“空腹喝酒容易迷糊”,一邊duangduang給他滿上又滿上。
汪淼連喝三杯,酒壯英雄膽,終於宣泄出來了。史強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卻比誰都明白。
第二層:“激勵”。
這一段,兩個都演過秦始皇的演員,飆戲飆得飛起,汪淼不斷從科學角度傾訴,而史強代表着普通人的視角,不斷向科學家發問。
汪淼是典型的科學思維,是要向宇宙尋一個答案,當真相超出人類認知,他就要垮了。
大史則是土地上長出來的實用主義,是完全自洽的底層邏輯,倒計時盡頭能是什麼?大不了人類回到原始社會,該吃吃該喝喝,日子還得過!
兩個人各種互懟,像沒頭腦和不高興似的,把飯館的大爺大媽都驚到了。
但最後史強的開導和人間煙火氣治癒了汪淼,三體人失敗了。
第三層:昇華。
話説到最後,當大史説出 “邪乎到家必有鬼” “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不是棉褲太薄就是皮褲沒毛”,汪淼説胡扯,大史吼出一句,“越是他們想讓你害怕什麼,越不能讓他如願以償。”
“現在他們針對你,我絕對不能讓你死嘍。”
這段台詞,於和偉把情緒銜接得自然而然,又如同浪花一般裹挾着濃郁的、向上的情感力量層層湧來。前後不過一分鐘的戲,他不僅遵照了人物固有的性情底色,更在這一基礎上,用極少的肢體和神情去勾勒層次,讓大史徹底活過來了,活在了於和偉的身上。
而這一文一武,文弱科學家與痞子警察的同盟,也正式形成。
當大史在車上修改對汪淼的備註,
兩人隔着陽台相互敬禮,汪淼在大史心中就不再是一個工作任務,而是他的朋友。
兩人終於像兩個戰友一樣,並肩作戰。
所以第六集為了解開汪淼的心結,他會在自己胸口背一個好像炸彈計時器一樣的倒數裝置,陪着他一起倒計時。
也是這段戲,説明了大史為什麼那麼可愛,因為他打心眼裏相信,「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那不是痞子的嘴硬,而是他看破了生物演化的永恆真理。
這一刻,他身上所體現的人性堅韌,閃耀着中國哲學的大智慧,看似玩世不恭,實際內心堅韌,不服輸不認輸的人生信仰,也折射出人類不敗的勇氣。
這就是電視劇的魅力,也是演員的魅力所在。
有了這樣的人物,觀眾就能像大史吃麪條似的吞下半盤爆肚一樣,酣暢淋漓地看下去。
1、陳謹(飾 老年葉文潔)有一種難得的表演,是演員能在每一場對手戲裏尋找表達抓手,以此去豐富台詞以外的人物圖譜,就像《三體》裏飾演老年葉文潔的陳瑾一樣。
從陳瑾的海報出來時,就有不少網友表示,老年葉文潔就像是從《三體》裏走出來一樣。
前六集陳瑾的戲份不多,但每次都能讓觀眾瞬間入戲,在有限的篇幅裏,把角色張力拉滿。
她好像是一個歷經歲月和時光的沉澱、平凡親切的鄰家奶奶、一個優雅老去的知識分子,與此同時,又帶着穿透人性與宇宙文明的眼神,無悲無喜。
表面看,她和藹而平靜,融入在普通的生活當中,但那張臉又充滿了故事感。汪淼到訪時,她表面上對待鄰家兒童、後輩汪淼的態度都是慈眉善目,挑不出毛病。實際上每句話都意味深長,而汪淼就像是一條上鈎的魚,一步步地落入葉文潔早就佈置好的魚鈎。
陳瑾全程沒有多餘的動作,全憑一張臉演戲,台詞配合着眼神。一套下來,行雲流水。
那眼神真的有種能看穿一切的感覺,很犀利,也讓你讀不懂,還讓人不寒而慄。
唯有在談及女兒的死時,她既有那種不動聲色的冷漠、麻木和理性,又藏着時間的厚重和隱痛,種種陰鬱而濃烈的情緒,都足以彰顯出這個角色的複雜底色。
這也是陳瑾的厲害之處:明明看起來很不動聲色,很平靜,又好像每一個眼神都有戲。
這樣傳神的表演,給予了觀眾沉浸式的觀感, 這是老演員表演的剋制,許多情緒並不需要通過歇斯底里去表達,不形於色,才是演技的最大值。
寫在最後:一般來説,對於電視劇而言,人物是重中之重,立好一個角色,一部戲就成功了大半。
但《三體》的難度在於,劉慈欣説過:角色是他小説的工具。
這就給改編帶來了更大的創作難度,因為科幻是筋骨,人物是血肉。
劇集必須把每個角色亮出血肉。
好在目前為止,所有出場的主要演員,演技都可圈可點。我們能從他們塑造的角色,看到整部作品的內核。
從這一點上,劇版《三體》對觀眾的尊重,已經盡顯。
這些年,國產科幻的大門開了又關,關了又開。
而這部劇讓對國產科幻始終抱有希望的觀眾,看到了曙光。
放眼世界範圍,科幻題材本就是一個最難攻克的類型。《三體》難改,更眾所周知。
劇集不可能完美,但看了劇組創作採訪,能感受到工作人員在迴歸原著本身下的功夫,用真心換真心,結果會壞到哪兒去呢?
在《三體》中,人類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從這個意義上説,《三體》的成功,也非常三體。
恐懼源於無知。但勇敢也源於無知。好消息是,國產科幻劇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接下來,就是繼續走下去。
而念念不忘者,必能聽到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