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人們似乎每天在接受命運的安排,實際上人們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運。''
人們關於命運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在遇到艱難困苦時,人們情願將自身的遭遇歸咎於命運的不公,而在經歷順遂的人生時卻往往將自己的功勞歸為最大,忘記了命運對他們特有的眷顧。
命運究竟是否主宰了人的一生呢?這個問題很難真正説個明白。人們輕易所做的決定,往往會給他們今後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變化。
曲折不平的從藝之路。
我國著名的書畫大師範曾,出生於1938年,自幼生活在一個文學世家,這也讓範曾從小就耳濡目染,早早的沉浸在文學氛圍中。
範曾天資聰穎,從小就品學兼優。在1951年,年滿13歲的範曾就加入了南通市美術協會,並與袁運生、顧樂夫統稱''南通三小畫家'',範曾從此便與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自幼積攢的文學功底,讓範曾在學習繪畫文學時顯得遊刃有餘,1955年,範曾憑藉自身的努力考進了南開大學歷史系,在1957年轉戰到中央美術院校學習美術,由於對繪畫抱有濃厚的興趣,使得範曾在學習美術的時候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1962年,範曾順利畢業,被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任職期間臨摹了大量的優秀繪畫作品,為範曾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功底。
生活閲歷的不斷積累,讓範曾在藝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他在臨摹繪畫作品的同時尋找到了自己的繪畫風格,並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1979年,範曾造訪日本,被當時的日本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範曾的繪畫作品不僅在國內贏得了眾多人的關注與喜愛,就在國際上也頗有名氣。
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範曾雖曾被當時的政府進行了多次迫害,但是這並未撼動他的從藝之心。依靠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範曾終於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書畫大師。
立行善舉,不忘初心。
成名之後,範曾擁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但是他並沒有忘記炎黃子孫的職責,範曾對祖國的慈善事業盡到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2003年,非典的突如其來,讓人們感受到了無限的絕望,一時間所有的城市都陷入了恐慌中,而範曾在得知天津非典事件時,果斷的為天津捐贈了50萬元人民幣,並題字''戰勝非典,匹夫有責'',鼓勵人們勇敢的去抗擊無情的病毒。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讓無數家庭妻離子散,範曾在這場災難中捐贈了1000萬元,用來幫助失去家庭的人們重建家園。
在1980年到2009年間,範曾為祖國捐贈的書畫作品就高達五億三千萬元,這是一名德藝兼備的藝術大師才應具有的風範。
波瀾起伏的婚姻之路。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不算什麼,能夠經營好一個家庭才算真正的勝利。範曾雖然有着輝煌的繪畫成就,但是他藝術光環的背後卻有着三段坎坷的婚姻。
範曾的第一段婚姻發生動盪的歷史年代,他的第一任太太叫做林岫。林岫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曾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副主席,她在書法方面有着頗高的造詣。林岫在最初知道範曾這個人時,就表示了對他書法作品的不屑,甚至曾揚言範曾的書法為''用死墨堆積而成''。
有時候姻緣這種事情真的是説不清道不明的,林岫雖對範曾產生過鄙夷的態度,但是他們還是在70年代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交集,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讓兩人的立場越來越疏離,最終走到曲終人散的地步。
''患難見真情'',範曾的第二段婚姻就是在他最困惑的階段促成的。範曾的第二任太太叫做邊寶華,她和範曾同是大學同學,那時的範曾身上帶着一股文人特有的傲氣,讓他從來沒有正眼瞧過班上的邊寶華.
而範曾更為過分的是,他還將不起眼的邊寶華比喻成中央美術學院的''蘿蔔白薯'',這對一個花樣年華的女生來説,無疑是一個莫大的侮辱。
''造物弄人'',範曾後經歷了一段低谷期,那時的範曾頹廢不堪,邊寶華見狀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對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用盡全力的幫助範曾,這讓範曾除了對眼前這個姑娘充滿無限感激之外,還產生了愛慕之情。
在邊寶華的鼓勵與幫助下,範曾很快振作起來,還為邊寶華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之後兩人的婚姻生活也經歷了一段幸福時光,並且育有一女。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誕下女兒後不久,範曾和邊寶華兩人就因感情不和,結束了這段婚姻生活。
幸福的婚姻需要建立在美好的愛情之上,範曾的第三段婚姻就是因美好的愛情而拉開帷幕的。範曾的第三任太太叫做楠莉,可以説範曾將自身的浪漫基因全都奉獻給了這個姑娘。
範曾在追求楠莉的時候大膽炙熱,他將自己滿腔的情感都直白的表露給楠莉,在範曾與楠莉交往時期,兩人還一起在巴黎度過了一段浪漫時光,範曾曾向世界坦言:''我願與相愛廿年的楠莉同赴天涯'',甚至為了表決心,範曾還同自己唯一的親生女兒斷絕了關係。
婚後的範曾與楠莉過着幸福的生活,楠莉還將與前夫共同生育的兩個兒子都改成了範曾的姓氏,這也算是她對範曾愛的表達。
現今已經82歲的範曾,書畫造詣已達到頂峯,雖有着令人羨慕的鉅額財富,但是膝下卻沒有一個親生孩子的陪伴,這讓他的晚年時光略顯涼薄,而範曾為了換取一段愛情而斷絕了與親生子女的關係,是否真的值得呢?
有時候人因為走錯一步路,而落得''滿盤皆落索''的地步,對與錯,作為旁觀者無權評判,只有當事人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箇中滋味。
文/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