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名城 走進傳統村落】《尋回老家的路——村子記事》繁華散盡“露水集” “紅色基因”代代傳

從舞鋼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地標“馬踏飛燕”一路向東穿武功街,過大橋遇岔路口朝東北方向驅車近3公里,便到了聞名遐邇的舞鋼市武功鄉曹集村。

曹集村地處舞鋼市、駐馬店市西平縣交界處,南靠雞山、北臨滾河。2300多畝的平原沃土上,滋養着410户1750口曹集人,千年古井、殘存寨牆、曹家大院以及關於“露水集”的古韻遺風,一個看似波瀾不驚的小村莊被鐫刻了太多的不平凡。

曹進川守護的曹家大院

|繁華散盡“露水集”

6月22日,甫一進入曹集村,一條寬敞平坦的水泥路筆直朝北通至一丁字路口,村裏的兩條主幹道就這樣呈現在面前。

“這個丁字形村道結構是從古就有的村落格局,這兩條路就是有名的‘露水集市’。”在一口千年古井旁,今年68歲的曹進川繪聲繪色地講起曹集街的歷史。儘管兒時記憶已稍顯模糊,但伴着這位土生土長的曹集人的娓娓道來,來訪者仿若置身於久遠的集市喧囂之中。

曾經的“露水集市”,早已被現代化新村取代

在曹進川的記憶中,兒時的舞陽城、西平縣人總趁着天矇矇亮過來趕早集,至天全亮集罷返回,前前後後兩個鐘頭,日日如此、一天不落。“既不誤農時農事又能買賣綢緞布匹、日雜農具,出攤兒、收攤兒,準時準晌得很。”曹進川説,當時的這兩條路上少説也有20多家商號,光源自清末民初的捲煙廠、榨油廠、機械廠、藥廠藥鋪就有十幾家,“據老輩兒人講,俺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已經用上了發電機供電的電燈,這可是不多見的。”

關於曹集村“露水集”的成因,曾在舞鋼市二高從教的曹國民有自己的見解:“露水集”的形成不是出於趕集人的自願,而是緣於官府的干預,“過去的人以農為本,官府限制商業活動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縮短商品交易時間。為了延長交易時間,人們就把開張時間往前提,天不亮就開市,這樣一來就有了‘露水集’。”

隨着交通要道的變更,人們活動半徑的擴大,商賈小販為了把商品賣個更好的價錢,就會到更遠更大的市場去;再後來,連本地的人也要到武功街、舞陽城、出山鎮等更大的集貿市場去做買賣。“露水集”上商肆的繁華漸漸消逝,唯留下因“曹家露水集”而口口相傳下來的村名曹集。

|社會變遷時期凸顯“紅色基因”

“曹家人有文化、見識廣、有格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們是出類拔萃的精英羣體。”站在修繕一新的曹家大院旁,今年67歲的許中一滿是讚譽之詞。

據史料記載,曹集村西周時隸屬柏國,元朝時期,山西曹氏三兄弟參與反對異族統治的鬥爭,後因行動泄密,為躲避屠殺和滅族躲避到此,分散在舞陽縣西南30裏的紅山腳下、今駐馬店市泌陽縣的象河關以及更遠的新野縣。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封賞功臣,泌陽籍曹震被封為“景川侯”,舞陽曹家之子雖未被封官卻得到了豐厚的物質賞賜。舞鋼曹氏秉持山西人特有的善經營、會管理傳統,勤儉持家、不懈打拼,到明朝中葉便家道殷實、富可敵“縣”。舞鋼曹氏家族的殷實雖已無細目可查,但人們口口相傳的僅樓房就有48間。

明朝中期,中原地區連年遭受自然災害,民不聊生,為解全縣之苦,舞陽縣令懇請曹家出手相救。曹氏當家人曹錄,為人慈悲寬厚、生活節儉,早在縣令發出請求之前已接濟了不少饑民。曹錄爽快地答應了縣令請求,開倉舍糧,並代舞陽縣交納了三年貢銀。為此,曹錄被封為“完糧官”,官方還為曹家修一條三丈六尺寬的專屬大道。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舞泌路”建成,原有的專屬官道才漸漸荒廢。

及至現當代社會變遷時期,曹集人更顯出血脈中的“紅色基因”。早期來到中原地區的共產黨人把曹集作為首選立足之地,當時的詹山書院為地下黨藏身之所——他們以教員身份潛伏,傳播革命思想,發展壯大黨員隊伍,成為我黨早期在中原地區開展領導革命運動的秘密聯絡站。

曾為地下黨藏身之所的曹集小學

據曹國民介紹,1939年冬,中共地下黨舞陽縣委書記胡天禧到詹山書院開會部署黨的工作,從曹集回到舞陽縣城後,派侄子胡匯湧到葉縣去接一個叫胡服的地下黨員,接頭暗語是“繁霜盡是心頭血,撒向千峯秋葉丹”。胡匯湧當晚把胡服護送到曹集的詹山書院。胡服在詹山書院向抗日羣眾宣講“抗日救國必須發展紅色武裝”道理,“當時誰也不知道胡服就是劉少奇。”1944年,日軍佔領武功,曹集自然成了抗戰激情高漲、抗日誌士最活躍的地方。中共黨員王方明受組織派遣從延安回到舞陽縣,以曹集為根據地組織了一支百餘人的抗日武裝,隨後他在嵖岈山根據地參加了新四軍,成為建立新中國的有功之臣。之後,詹山書院變身曹集小學並以110年的建校史入選中國“名校之魂”名錄。

1980年,從曹集走出去或在曹集戰鬥過的鄒屏、王方明、胡田希、賈增軒4名黨的高級幹部共同回憶曹集的戰鬥歲月時,一致認為:無論土地革命、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時期,曹集毫無疑問都是豫西地區數一數二的紅色革命堡壘。而在短短百年間,這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更是走出了數十位“共和國脊樑”和行業精英,這些人成為大批曹集後生競相敬仰追隨的偶像。

|大銅器打出新時代“精氣神”

曹集人注重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500年曆史的曹集大銅器以及扎繡球、扎走馬燈、青蛙水族燈和説唱藝術等多個傳統文化項目都被列入了舞鋼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老輩兒人農忙下地,農閒敲敲打打、唱唱跳跳,活出的是一種不一樣的‘精氣神’。”2012年被確定為曹集大銅器第十六代非遺傳承人的董亞峯説。

曹集大銅器歷經傳承發展,日臻完善,表演時由打邊鼓的人統一指揮,以鼓為主、大小銅器相得益彰,音調高昂激越。董亞峯的大銅器樂班一般15人到60人,傳承至今的曲牌有“五虎下西川”“馬面川”“呼雷炮”等近百首。據董亞峯講,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樂班以此藝術形式宣傳革命、營救我黨我軍幹部和羣眾,“老輩兒人講,當時還把地下黨扮成表演人員或把傷員藏於大鼓中脱離險境。”

現如今,舞鋼市每年都要進行民間藝術表演大賽,董亞峯和他的銅器隊常獲邀參加並屢獲大獎。但凡節日慶典,曹集大銅器更是少不得的表演項目。各級電視台和新聞媒體多次採訪報道曹集大銅器。2018年大年三十,央視四套還專門對曹集大銅器進行了報道。

進入新時代,曹集村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以曹集社區為中心完成修建性詳細規劃,78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30盞太陽能路燈工程已完工,與之配套的社區衞生院、幼兒園、小學等項目已建成,整個社區已成為一個集交通、生活、文化、教育、紅色旅遊於一體的紅色文化高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7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造文旅名城 走進傳統村落】《尋回老家的路——村子記事》繁華散盡“露水集” “紅色基因”代代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