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古詩時,我們常説“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這個話,是否就表示我們理解古詩時,可以隨便理解?反正古代詩人也不會爬起來反對。對這個問題,筆者個人覺得,若真是這樣,那古詩詞真沒辦法進語文課本了,因為老師都不知道怎麼教了。
所以,對於一首古詩詞,不管你怎麼理解,總該是拿得出一定依據的。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説的,就是一個小學3年級的古詩帶來的爭議。
2019年9月份,文學領域的著名專家孫紹振教授發文,指出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羣以及主持人董卿,在理解杜牧的《山行》一詩時,都錯了。孫紹振教授是該領域的專家,寫過不少相關專著。他的話自然有一定的權威性。而康震和王立羣兩位教授,咱們都比較熟悉,都是文化圈名人。所以,這一次孫紹振的質疑,自然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在説這件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七絕有多經典,大家都懂,如今也是入選了小學3年級課本。關於詩中該是“白雲深處”還是“白雲生處”,這個之前我們已經説過了,版本不同,都是對的。這次孫紹振先生提出的,是大家對後兩句詩的理解。
愛看詩詞大會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個環節是根據康老師的畫來猜詩,這個環節是節目的特色,喜歡的網友不少。當時康震畫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這一句時,畫的是:一個人坐在石頭上,身邊有不少楓葉。根據這個畫,選手自然一下子就猜出這句詩。
孫老認為這個是有問題的,他表示“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不是指坐着,康震畫一個人坐在石頭上,是不對的。筆者十分理解孫老的意思,這個“坐”字不是指坐着的意思,大家應該都是明白的。這個“坐”的意思是因為,杜牧停下來馬車來看楓葉,是因為喜愛這晚景。
但是個人認為,康震老師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個意思,他之所以這麼畫,完全是為了讓選手更容易猜出這個詩句。所以畫畫時,直接畫出詩中的幾個字,故意畫了個人坐在石頭上。孫老憑此就認為康震理解錯了,個人認為不是很有説服力。
當然,康震老師這麼畫確實不能算是最完美的方式。一些不是很懂這首詩的朋友,可能會因此真的認為“坐”就是坐下的意思。所以個人認為康老師可以再想想,有沒有其它更好的畫法。
這一次,筆者認為孫老是真的説到了點子上。在詩詞大會的一期節目中,考到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這一句。王立羣給選手做賞析解釋時,將它理解成了悲秋之句。王立羣老師當時的説法,概括起來是:“古典詩詞中,有很多因景傷情的作品,一類叫傷春,一類叫悲秋,杜牧這首詩屬於後一類”。當時董卿也在一旁附和,表示贊同。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只能説,主流的理解不是這樣。雖然詩的前兩句,確實有一股寒意,彎曲的石頭小路,怎麼看都有點兒淒涼?但杜牧馬上在白雲間,看到了幾户人家,這其實就讓整首詩有了生氣。而後兩句,雖然詩人看到的是滿眼的楓葉,但是這楓葉被霜打了後,那鮮豔的顏色在他眼裏,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絢爛。這其實是秋景在與春景爭輝,令人賞心悦目,哪來的悲秋一説呢?
自唐代以來,宋、元、明、清文人對此詩的評論,筆者翻了很多,確實沒有人提到這首詩是悲秋的。大家都認為,杜牧此詩的高明這處,就在於別出心裁地寫出了秋景的多姿和美好。王立羣教授的理解,確實是不太符合主流説法的,而且從全詩的意境上來看,也站不住腳。
説了這麼多,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孫教授説康震沒有理解對“坐”字,僅從畫作來看,還無法判斷,畢竟人家只畫了畫,並沒有賞析這首詩。而他認為王立羣和董卿理解錯了,這一説法是對的。所以説,孫教授的質疑至少對了一半。
當然,估計還是會有人説“1000人心中,會有1000個哈姆雷特”,咱們不是杜牧,怎麼知道人家不是悲秋?如果非要這樣説,那筆者也確實無話可説。但是你説悲秋,至少要拿出哪一個字眼,哪一句支持你的觀點。不過話説回來,王立羣教授的水平咱們是知道的,偶有理解上的偏差並不能説明人家就全然沒水平。可能是在節目中的失誤,也有可能僅僅是對這一首詩理解有誤,大家看一位專家的水平還是應該全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