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虎嗅科技組
作者| 張雪
封面| IC photo
進入2020年,科技企業們明顯加快了IPO的步伐,尤其是科創板上市條件放寬之後,很多初創公司或躍躍欲試,或加速推進。
寒武紀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在4月10日接受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後,5月7日,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披露了與首輪審核問詢函相關的回覆。
面對上交所這份包含6大類20個問題的犀利考題,寒武紀卸下了明星AI公司的光環,變成了一個想迫切上市,又極盡無奈的普通創業公司。
從披露的回覆看,上交所的問題涉及公司股權結構、主營業務、核心技術、研發項目、營業收入、募投項目、應收賬款等,可以説一針見血地問出了外界關注的重點。
一個月多月前,寒武紀向科創板提交招股書時,虎嗅曾分析過當下的寒武紀,但直到回覆報告公佈,才覺得一個相對真實的寒武紀才剛剛浮出水面。
在回覆報告中,寒武紀絲毫不避諱談到當下缺錢的現狀,失去華為大客户之後的隱憂以及獲得政府補助等話題。
上市前,寒武紀已褪去光環
曾經的寒武紀輝煌無比,在華為超級大單,中科院技術背景的加持下,沒有人不看好它的未來。
但有時這樣的光環也不一定都是正向的,當華為選擇用自研芯片,當寒武紀獲得政府大單,隨之而來的質疑聲也同光環成了正比。
不過在回覆報告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寒武紀明裏暗裏地在強調兩個不依賴——不依賴華為,不依賴中科院。
在核心技術人員方面,回覆報告中開篇就談到了兩個“關鍵先生”——陳雲霽和梁軍。
身為中科院“雙子星”之一,陳雲霽曾擔任寒武紀董事和“首席科學家”,在寒武紀兼職期間參與過公司部分研發工作,在公司創立不久後即離開公司, 目前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寒武紀方面指出,陳雲霽在職期間並未直接參與產品技術研發的具體工作,離職後,其也未對寒武紀進行產品技術的指導。
換言之,陳雲霽對於寒武紀核心技術及主要產品的形成未起到重要作用,這也就撇清了中科院和寒武紀的部分關係。
另一方面,依照招股書,寒武紀2019年第一大客户為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的智能計算平台(二期)項目,這個項目總價高達4.4億,直接為寒武紀帶來了2億營收。
在被問及是否依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相關單位獲得智能計算平台 (二期)項目時,寒武紀表示:
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台(一期)項目由中科院出資 建設,設備產權歸中科院所有;橫琴智能計算平台(二期)項目則是由橫琴新區出資建設,設備產權歸橫琴新區所有,兩個項目的出資建設單位不同。橫琴新區採購公司產品及服務屬於商業行為 。
另一位梁軍是寒武紀現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他在2017年入職寒武紀,在此之前,曾就職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在其加入的第一年,華為便開始了與寒武紀展開合作,不管從技術角度還是關聯角度,梁軍的身份都容易引起關注。
在回覆報告中,寒武紀着重披露了梁軍與華為在技術方面的關係:
梁軍在華為海思的工作內容與在寒武紀的工作內容屬於芯片設計中的不同細分領域,其在華為海思任職期間,主要從事網絡芯片開發、手機 SoC 芯片設計的工作,而在寒武紀從事人工智能芯片研發。”
在主營業務營收上,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中,2017年—2018年間,寒武紀對華為的依賴顯而易見。
具體到數據上,得益於給華為手機IP授權,寒武紀入賬784.33 萬元、11,702.52 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95%、99.69%。
但2019年,華為未與寒武紀達成新的合作,未來寒武紀預計華為繼續大量採購公司產品的可能性也較小。
如此一來,寒武紀也就失去了依賴華為的資格。
不過,失去明星光環和背景加持的寒武紀貿然上市能否讓市場買賬,還是比較難預測的。
上市初衷:缺錢,缺第二個“華為”
或許正是因為寒武紀在去“華為化”,去“中科院化”,所以也導致了寒武紀目前的處境比較尷尬。
一方面,丟掉了華為這個大客户,本就給寒武紀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雖然根據最新披露的報告,報告期內,寒武紀計入當期收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 823.69 萬元、6,914.01 萬元和 3,386.41 萬元,前前後後共獲得了18筆政府補助金,其中北京地區相關單位對其補助次數較多。但依舊不能掩蓋寒武紀缺錢的事實。
另一方面,寒武紀正在全面推進“雲邊端”一體化的佈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之前就有行業觀察人士對虎嗅表示:“寒武紀選擇此時上市,真的是缺錢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回覆報告中還專門把寒武紀銷售人員的收入拿了出來,從數據上看,2019年銷售平均薪資為62.77萬,同比上漲了49.2%,同樣,人數也較前一年增長了60%,某種程度上講,寒武紀重銷售也是一個缺錢的信號。
這一點也在回覆報告中得到了印證:
公司預計未來 3 年內仍有其他 5-6 款芯片產品需要進行研發投入。參照募投項目的研發投入,單款智能芯片及系統的研發投入約在 6 億元左右。除了芯片研發本身,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強 IC 工藝、芯片、 硬件相關的公共組件技術和模塊建設,未來三年計劃投入資金 3-4 億元;同時公司也將進一步加強跨芯片的基礎系統軟件公共平台建設,未來三年計劃投入資金 3-4 億元。
無疑,為了保證後續業務的正常發展,寒武紀未來三年仍然是個持續“燒錢”的階段,至少要投入36—44億元。
從這個角度來看,擺在寒武紀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找到一家採購規模上足以代替華為的客户,要麼放棄在“雲邊端”的部分佈局。
關於第一條路,寒武紀在回覆報告中已經明確,短期內難以拓展一家在採購規模上足以替代華為的客户。
國內其餘知名智能手機廠商如小米、OPPO、vivo等絕大多數產品採用高通、聯發科等境外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成熟手機芯片產品和方案,其自主研發的 SoC 芯片大規模商用仍待時日,短期內對於公司智能處理器 IP 產品不存在大規模的採購需求。
關於第二條路,業界的看法還是比較有爭議的。
在一部分人看來,目前寒武紀存在一些定位不清的弊端,如果它能夠專注一個細分領域,從商業化落地來講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但從寒武紀本身來講,可能是出於各個“蛋糕”都切一點的考慮,也可能是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一體化”佈局的方向。
總之,這兩條路都沒能成為寒武紀的最終選擇,而是出乎意料地走上了IPO的道路。
畢竟上市的風險比上當下的現狀有些微不足道了。
關於未來:客户變對手,營收能力成疑
説到底,寒武紀上市之後的營收能力和前景,才是市場關心的核心點,這部分也理所應當地成了本次上交所問詢的重點。
其實,在招股書中,寒武紀營收的部分問題已經有了明確的闡述,甚至幾項被寫在了上市風險提示裏,比如存在持續虧損、短時間無法盈利、IP業務無法持續發展、客户集中度較高等。其中,持續虧損和短時間無法盈利可以説是芯片行業的一個普遍現象。
可客户集中度高卻是寒武紀的個性問題。
寒武紀遞交招股書後,部分媒體因其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户銷售收入佔總收入均超過95%,其中2017-2018年對單一大客户銷售佔比超過95%,對營業收入的可持續性存疑。
對此,寒武紀回應稱,2019年,寒武紀拓展雲端業務及相應客户,公司第一大客户銷售佔比下降,實現了客户多元化,報告期末,已不存在向單個客户銷售比例超過公司銷售總額50%的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回覆報告,公司B為中科曙光,其與珠海市橫琴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存在一定的合作關係,兩者加起來的份額佔寒武紀營業收入的61.03%。
對於寒武紀向中科曙光銷售加速卡的原因及合理性,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認為:公司向中科曙光銷售加速卡主要系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台(一期) 項目具體由中科曙光負責總集成,公司主導了智能計算集羣技術路線的設計,該項目使用公司研製的智能芯片及加速卡。
也就是説,在2019年,寒武紀在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台(一期)和(二期)項目中獲得了超全年61%的營收。
整體來看,豐富客户,削弱大客户營收佔比是寒武紀短時間內需要邁過的第一個門檻。
在主營業務方面,寒武紀主要分成四大部分:終端智能處理器IP、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智能計算集成系統。
具體來看,2017 年和 2018 年的主要營收來源為IP授權。2019 年,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產品逐步推向市場,進行商業落地,並完成了與聯想、浪潮、新華三、曙光等終端的適配,同時其下一款產品思元 290 已處於內測階段,主要面向人工智能雲端訓練任務,預計2021年實現規模化收入。而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預計今年內能形成規模銷售。
可見,寒武紀已具備從終端、邊緣端到雲端的完整智能芯片產品線。其認為目前,行業內可實現從終端、邊緣端到雲端完整智能芯片產品線的企業包括英偉達和華為海思。
商業就是這樣充滿戲劇性,誰能想到兩年前還被依靠的華為,轉身再見成了寒武紀國內的最大競對呢?與這兩大芯片巨頭相比,寒武紀認為自己有優有劣。
與英偉達相比,寒武紀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
其芯片架構針對人工智能應用及各類算法進行了優化,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功耗比和性能價格比;產品可以針對國內客户的生態和需求進行優化,並且為客户提供快速響應、靈活的技術支持服務。
與海思相比,寒武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進入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早,具備先發優勢,積累一批核心技術及專利,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業界認可;定位於獨立、中立的芯片公司,不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的業務,避免與自身的客户發生競爭。
與前述公司相比,寒武紀的主要競爭劣勢有:
與國際巨頭的資金實力及研發投入尚具有較大差距;
軟件生態完善程度與英偉達仍有一定差距;
英偉達、華為海思均有成熟完善的銷售網絡,客户對產品的認知程度、市場知名度等方面均優於寒武紀。
由此可見,寒武紀要想在AI芯片領域迅速破局,佔領一席市場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至於寒武紀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實現盈利,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十三年。
而當下這種營收的不確定性,持續虧損的情況,迫切上市的心態,也讓不少人感嘆,從前那個自帶光芒的AI明星寒武紀也開始成為了萬千個平凡的AI公司之一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