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疫情期間,愛吃的四川人沒有停止對美食的追求——左手捧熱騰騰的奶茶,右手涮麻辣鮮香火鍋,宅在家裏點外賣就是為社會作貢獻。
隨着生產生活秩序逐漸重新步入正軌,外賣數據成為反映城市復工復產和經濟活力的“晴雨表”。同時,疫情倒逼餐飲業轉變經營方式,許多企業通過增加外賣自救。近日,川報全媒體集羣MORE大數據工作室聯合餓了麼、美團等平台,分析外賣數據背後復工復產節奏和餐飲消費新變化。
成都外賣訂單和活躍商家
全國前5
美團外賣近日發佈的疫期《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顯示,復工以來,外賣商户數、訂單量、交易額等指標呈穩定上升狀態,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餐飲經濟已率先復甦。
一線城市外賣訂單量增長迅猛,全國訂單量排名TOP5分別為深圳、廣州、北京、上海和成都。
在供給側,復工以來城市活躍商家數TOP5分別為: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北京。
不管是外賣訂單量還是活躍商家數,成都都位列全國前5。
各主要城市訂單量增速最快前三商圈類型為:商場、寫字樓和軟件園。
餓了麼數據顯示,以周為單位,復工後成都外賣訂單環比增長率一直在攀升。從功能區域的外賣訂單增量來看,工廠和產業園區是外賣訂單增量提速重點區域。4月以來,工廠外賣訂單環比增速高達41.6%;成都工廠訂單最多的地方是一汽大眾。
在成都擁有11家直營門店的大龍燚火鍋,春節期間(正月初一至初十)堂食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93.58%;外賣發力後,去年外賣同期營業額為28萬元,今年達181萬元,同比增546%。“面對堂食斷崖式下滑,外賣發力讓現金流改觀。”大龍燚營銷推廣總監任俊介紹,復工前,大龍燚每天外賣單量1500單左右;復工後堂食逐漸恢復,外賣單量有所下滑。
小龍坎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李碩彥介紹,從正月初二開始,公司重心轉向外賣。成都市場外賣環比增量達350%,單店最高日營收達25萬元。
成都紅杏酒家的數據顯示,外賣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0%。
火鍋和奶茶開啓“報復性消費”
哪些外賣品種賣得最好?火鍋當仁不讓是NO.1。據一份媒體回收的對1500餘家火鍋店的調查問卷數據顯示,疫情之下,54.16%的火鍋企業的自救涉及了外賣。美團數據顯示,火鍋外賣訂單量今年大幅增長,全國超1.8萬家火鍋店在美團上線外賣,成都是全國火鍋外賣銷量最高城市。
餓了麼發佈的《2019年四川本地生活年度消費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四川吃貨的戰鬥力驚人。其中,成都售出45萬份牛油火鍋外賣,同樣居全國第一。疫期宅家,火鍋愛好者們選擇點外賣滿足味蕾。火鍋外賣的百度搜索指數,在今年2月驟升到一個峯值。
餓了麼數據顯示,從火鍋外賣銷量來看,“報復性吃火鍋”的成都人,最愛點的外賣菜品有:蝦滑、毛肚、血旺、鴨腸、黃喉等。
最愛點的甜品:紅糖餈粑和布丁。除了火鍋,受成都人喜愛的外賣單品還有奶茶。餓了麼發佈的成都外賣復工數據顯示,僅復工後的三週,成都人就喝掉2.5萬杯珍珠奶茶,其中1.9萬杯是在復工第三週裏消費的。近期成都人訂單中備註“大杯、超大杯”的比例達45%,還有1/4的訂單選擇加珍珠、布丁。
老字號放下身段 網紅也做外賣
2月初,成都餐飲同業公會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發出共同倡議,號召成都市餐飲企業藉助互聯網平台開展餐飲線上配送,開啓在線配送的餐飲門店近400個。
疫情之下,不做外賣的餐廳已屈指可數,湧現一大批“外賣新軍”。
一是“中華老字號”加入外賣行列,例如耗子洞樟茶鴨、盤飧市滷拼等。
二是老牌餐廳,例如御膳宮、唐宮等也放下身段,開發外賣新品,御膳宮開賣茯苓包子,唐宮可點單曲奇外賣,以彌補堂食的不足。
三是網紅餐廳。烤匠開啓外賣模式,20餘家門店逐步上線。蜀九香火鍋12家直營店第一次集體轉型外賣,目前外賣單量正在穩步提升。
消費場景轉移探索提升外賣體驗
還有一些變化正悄然發生。在任俊看來,“火鍋外賣其實是對堂食的一種補償,消費場景發生轉移,但用户的心理期待其實並沒有降低。在家吃火鍋,可能要求會更高。”
如何用好的體驗感去滿足用户的心理期待?一些企業開始探索外賣消費的新場景。大龍燚在疫情期間推出“驚喜盲盒”,利用口罩、理髮券等產品為顧客帶來驚喜;烤匠針對外賣菜單,新增單人份烤魚,以滿足顧客多樣化需求,同時為外賣客人免費提供烤盤、圍裙、餐墊等,讓宅家吃的外賣既有儀式感,又讓烤魚在加熱中持續入味,口感更美味。
為減少第三方外賣平台抽成導致的利潤流失,不少餐飲企業意識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紛紛利用“兩微一抖”等渠道收割流量,構建流量池。大龍燚搭建分銷商城,讓消費者成為推客,在家躺着抽傭賺錢。李碩彥表示,將加強外賣營銷體系搭建。
除了外賣後疫情時代餐飲企業可往哪些方向發力
●優化戰略佈局、調整組織架構、升級線上業務,進行內部的自我迭代和升級
●在消費者恢復信心之前,提升企業資金實力和運營調整等各方面能力
●推動市場規範以及行業標準的提升。疫情期間,餐飲企業創新性地提出了“無接觸服務”操作方案,這些都對今後餐飲業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四川日報記者 李欣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