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作者|人神共奮 來源|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抖音式快樂與快手式快樂

1/5

抖音式快樂與快手式快樂

過幾天就是“Happy Holiday”了,現在不讓過洋節了,那我們就講一講“Happy”,人如何才能得到快樂?

《天龍八部》裏有一個情節講西夏公主招駙馬,問了應徵者一個問題:你一生中什麼時候最快樂?

如果讓現代人回答,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忙碌了一天在回家的地鐵上,打開抖音或快手,讓時間在一條條光怪陸離的短視頻中流逝,什麼也不用幹,什麼也不用想,最快樂。

其實快樂並不難,一個段子都能樂上幾秒鐘,難的是持續的快樂。不過,細細分析,抖音和快手提供持續快樂的方式還是略有區別的。

打開手機,抖音基本上只有一種瀏覽方式,就是往下刷,一條接一條,沒有多餘的時間,也沒有多餘的動作。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快手的內容有兩種最主要的瀏覽方式,“精選”跟抖音一樣,“發現”界面是左右分兩欄,可以在四條視頻中選擇你喜歡的——在快手改版之前,這是快手唯一的瀏覽方式。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這兩種瀏覽方式帶來的快樂有什麼不同呢?

抖音是一種“沉浸式”的快樂,就是一座按你的喜好為你訂製的“娛樂步行街”,其邏輯是“你什麼都不用管,只管快樂”,快手是一種“有選擇感”的快樂,就像一個通往各種娛樂項目的“十字路口”,其邏輯是“發現快樂”。

原因在於,抖音定位為媒體,“媒體——內容——用户”,通過強大的算法把內容“喂”給用户,用户也更關注內容;

快手定位為社區,“社區——達人——內容——用户”,除了算法外,更強調用户對達人、主播的關注關係。

那麼,現實生活中,你更喜歡哪一種持續的快樂呢?

2/5

易得的快樂不持久,持久的快樂不易得

在科學家看來,快樂就是人對外界刺激作出的積極的反應。

最近看了一本書《愉悦迴路:大腦如何啓動快樂按鈕操控人的行為》,記載了上個世紀,心理學家做過的一系列不人道的實驗,用刺激大腦某些特定部位的方式,讓受實驗者對某一項自己以前並不喜歡的事物產生愉快感(比如讓同性戀者接受異性性行為),這些實驗都證明了——用科學家的話説——“快樂感是內側前腦束多巴胺迴路的神經獎賞調節機制”。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刺激可以產生快樂,持續不斷地新鮮刺激可以產生持續不斷的快樂,這就是“抖音式快樂”的心理機制。

所以“抖音式快樂”的瀑布式瀏覽,取消以前網站界面的菜單與內容層次,把視頻撐滿整個屏幕,用拇指上滑切換視頻,持續快樂的關鍵就是“不間斷、無思考”。

但幾乎所有的實驗都表明了:僅靠愉悦迴路的作用會使快樂失去生命力,變成純粹的“快感”。實驗者在實驗中感到快樂,但實驗一結束,他們就充滿了對這段經歷的厭惡與對自己行為的自卑。

跟“人造快樂”相比,自然產生的快樂感,其“愉悦迴路”一定與大腦中的其他區域相互連接,包括:記憶、聯想、情感、畫面、聲音和氣味,等等,這些社會意義的因素才使它充滿生機,對人類產生持續的吸引力。

比如開頭的那個問題“一生中,什麼地方最快樂逍遙”,包不同説是在自己打工的瓷器店裏,段譽説是在一口爛泥枯井裏,虛竹説是在一個黑暗的冰窖,而慕容復則是在未來(理想實現之時),這些都是持續發生作用的快樂,只有頭腦簡單的吐蕃王子覺得快樂就是洞房之夜,直接建立在性慾上。

當然,抖音上也有大量有社會意義的內容,但因為它“不間斷、無思考”的內容展現機制,導致我們並沒有太多時候去“調用”自己大腦中的這些記憶,反而因為內容的深度,讓大腦的“快樂機制”自動屏蔽此類內容,再反應到推薦算法上,此類內容就被打入“冷宮”。

所以説,易得的快樂不持久,持久的快樂不易得。於是,就有人想要找到一條中間道路,比如“快手式快樂”。

3/5

選擇的快樂

“快手式快樂”的核心就是多樣化與選擇。

作為一個社區,快手把達人作為用户與平台之間的紐帶,用户與達人之間是人與人的關係,帶着社會屬性,這種情感聯繫讓快樂關係更加持久。

快手為了讓用户更多的發現達人,其“發現”界面提供了四個視頻,用户要根據有限的信息,選擇自己可能最感興趣的,算法也會根據你的選擇,推薦更可能符合你口味的視頻。

這裏有一個問題,你比機器更瞭解自己的快樂嗎?即使你更瞭解自己,而根據有限的內容,你也可能誤判,導致自己選的內容不如機器推薦的好看。

但這種有選擇的機制,提供了一個類似賭博的讚賞機制,當你自己選中了一個好玩的視頻而不是機器強推給你的,你獲得的快樂感會更強烈。

此外,選擇機制會給你一個“這個一般般,下一個應該更好玩”的非理性信息,類似賭博中的“差一點就贏了”。

當然,這只是快手的設想,實際上,短視頻的本質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快地獲得快樂,從快手的界面向抖音靠攏這一點上,足以證明“抖音式快樂”是唯一正確的方向。

那難道除了不斷的刺激,我們就沒有別的方法得到持續的快樂了嗎?

這個問題還要從快樂的對立面“痛苦”説起。

4/5

一切諸行苦

人為什麼會痛苦呢?

佛教認為是“慾望”,因為人有各種各樣的慾望,而這些慾望對應的事物又有自己的規律,半點由不得你,佛教叫“萬法緣起”,所以人就難免有各種各樣的痛苦。

佛教把“生老病死”這些自然規律之外的原因總結為“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即,想要擁有你得不到的東西,想要留住你留不住的人,被迫呆在一個你不喜歡的環境中。

其實何止是這些,想一想我們描寫積極的感受的詞——愉悦、興奮、欣賞、開心——其實都差不多,但負面感受的詞,差別就大了——沮喪、悲傷、痛苦、憤怒、嫉妒、無聊……

如果把無聊也當成“苦”,那麼,沒有外界的刺激,也是一種痛苦。我們對人生痛苦的感受遠遠比快樂更深刻,所以,“一切諸行苦”是佛教對人生的基本看法。

佛教有一個關於痛苦和快樂的寓言,一個人在山間行路,遇到猛虎,躲在懸崖邊的藤上,懸崖下是毒蛇,卻見兩隻老鼠正在啃這條救命的藤,就在這生死關頭,他看見藤上居然有一滴蜂蜜,於是嚐了一小口,啊,真甜……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苦”是人生的大背景,而快樂只是些許的點綴;“苦”是無窮無盡的,而快樂稍縱即逝;你之所以某些時刻覺得快樂,因為人生就是無盡的苦海……

快樂需要不停地給予刺激,一旦停下來,就是無盡地痛苦。為什麼抖音和快手這種無價值的APP能成為國民級應用?因為逃避痛苦才是人生真正的剛需。

如何走出這些痛苦呢?佛教的核心就是跳出慾望的執念,看透這個世界“隨緣而生”的本質。

不過,這對於普通人而言實在是太難了,所以在此之前,最好的方法還是學會用科學的方式與“痛苦”和平相處。

5/5

痛並快樂着

在科學家看來,苦就是人對外界刺激作出的負面的反應。《愉悦迴路》一書中,科學家的實驗也證明,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其大腦激活的區域基本重疊。

有趣的是,痛苦激活的區域和快樂感同樣在“腹側被蓋區——伏隔核多巴胺迴路”,只是激發的機制有所不同,如果這兩種機制同時發生作用,你的感受就像一首歌的歌名——《痛並快樂着》。

事實上,痛苦與快樂的關係比你想的更近,短暫痛苦的刺激結束後,我們都會自然產生輕鬆感,這本身就是一種愉悦感。但長期持續痛苦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會改變該局域的愉悦迴路,扭曲你對快樂的感受能力。

這個説法是不是很像佛教對於“苦與樂”的看法?

人生未必如佛教説的那樣“苦是本色,樂是幻象”,痛苦和快樂更是互為點綴,互為因果。我們都需要痛苦,讓人生更有意義,也需要常常找到片刻的快樂,使自己的感受能力不至於被扭曲。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聚集個人成長的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14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我們對痛苦的感受比快樂更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