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初,積弱積貧,外有圍追堵截之艱難,內無保業守成之力量,面對其他國家的核威脅,還是幼年的新中國需要多少辛酸和屈辱才能換來和平。一大批異國求學的愛國學子,因為這個原因,輾轉回國,加入到我國國防事業的建設中來。
其中有一個小夥子,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解決了我國航天材料從無到有的問題,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卻在正值壯年的46歲,倒在了棍棒之下,他便是後來被我國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章"的國士姚桐斌。
姚桐斌生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生逢亂世,民不聊生,對於一個孩子來説,活着已然不易,求學更是無比奢望的。所幸自己家中小有餘資,勉強供姚桐斌唸完小學,便讓其輟學務工,貼補家用。
姚桐斌的小學校長,愛惜人才,眼看成績優異的姚桐斌,求學之路即將中斷,便多次登門拜訪,再三勸説,才説服他的父親繼續供其讀書。
"一竅通天才直上,千崖轉石已半吞",表現出極大天賦的姚桐斌在初中畢業後,開始了自己半工半讀的讀書之路,通常的景象是一邊逃難,一邊謀生,一邊求學,就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姚桐斌在國內讀完了大學,拿到了當時含金量極高的"學士學位",又考取了當時的公費留學生,直至博士畢業。
"知識改變命運",此時已經30多歲的姚桐斌,告別了自己的學生時代,開始了自己在德國大學的任教之路,一個在江南水鄉小鎮長大的小夥子,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了無數的困難,終究化繭成蝶,玉汝於成。
姚桐斌回國的那一年,新中國剛剛成立8個年頭,剛剛解決了普羅大眾的基本生存問題,百業待舉,百廢待興。
要想營造一個長久和平的發展環境,建立一個富強民主的泱泱大國,僅靠"步槍"、"火炮"之類的落後武器,去抵禦擁有"導彈"、"火箭"的敵對勢力,顯然是不足的。姚桐斌等一代科學家、工程師的任務便是完成這項使命。
材料,對於一個國家的國防建設來説至關重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技術構想,沒有合適的材料,也只能永遠停留在圖紙上。對於這些關鍵技術,即使奉命前來、援助中國的"老大哥"也諱莫如深。中國要發展國防、發展航天,只能靠自己。
冶金專業出身的姚桐斌,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投身航天事業的同時,提出了"材料要先行"的觀點。被委任為航天材料研究所所長的他,制定了全所的研究方向,之後獲得的研究成果近八成應用到了實際火箭的設計和應用當中。
最大的貢獻在於改進了火箭發動機的材料,沒有先進的科研條件,沒有豐富的文獻資料,沒有可靠的技術支持,僅憑着一腔熱血,揮灑汗水,從零開始。
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已經位於世界前列,火箭、衞星、飛船、空間站接連成功,令人驕傲的背後,是我們幾代航天人的努力,是第一代航天人大海撈針般的探索,如姚桐斌那樣,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的航天之路,才有了我們今天航天工程的順風順水。
可能是"天妒英才",1968年6月8日,姚桐斌走完了46歲人生中最後的一天,在研究所認真工作的他被一羣暴徒打倒在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施暴過程中,後腦被鐵棍擊中,便倒地再也沒有起來......
其實,此時的中國已經處於"混亂和無序"的邊緣,身處十年浩劫之中,"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姚鴻斌所在的材料研究所也是"人心動盪,無心工作",只有身為所長的他每天堅持"打卡",想要用微弱的身軀守護住這片災難之中的靜土。
而在這片少有理智、充滿荒謬的時代,一羣熱血激憤的青年,用他們的無知與無畏,擊倒和傷害了不知多少像姚桐斌這樣的科學家,而這些本該受人敬仰,擁有光輝人生的科學家這樣草草離去,令人痛惜!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那個任人欺凌的中國,能成長為今天的龐然大物,和平發展幾十年,兩彈一星對於我們的意義不言而喻,其中那批隱姓埋名、默默奉獻、甚至付出生命的傑出貢獻者,像姚桐斌一樣的仁人志士,理應被我們銘記。
姚桐斌作為中國導彈與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主要創辦人,勵精圖治,為我國航天事業材料領域做了大量技術儲備。
為何今天,我們的航天發動機能實現自主研發生產,航天事業能順風順水,而不像航母、飛機一樣,關鍵材料、設備仍不能完全實現國產,依賴進口,其中,便有姚桐斌這樣老輩航天人的努力和功勞。
也因為其卓越的貢獻,在新世紀來臨之前,姚桐斌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享有共和國至高的榮譽。
念其一生,感慨萬千,少年多磨難,讀書不易行路難,篳路藍縷,寒窗數年,終成大器,感召使命,受命於國家危難之際,功勳卓著,護佑中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身不逢時,中年喪命。一路走來,無愧於養育他的這片中華大地。
回頭去看這段厚重的歷史,不知淹沒了多少在我們處於危難的時刻,像姚鴻斌這樣的無雙國士,他們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的守護着文明的延續。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