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消息出來,很多人不以為然。限制青少年打遊戲,呼聲已經存在很多年,也陸續有各種措施出台,效果如何則一言難盡。
02
我們這一代人是中國最早接觸遊戲機的,八九十年代日本的任天堂插卡遊戲機在中國風行起來。大街小巷的遊戲廳裏,總是在放學後的短暫時間裏人滿為患。
不得不承認,就如同在更小的年齡裏,每個孩子都對動畫片天然地親近一樣,再大一些則對電子遊戲有着類似的天然親近感。
幾乎無需任何人教授,孩子們僅僅憑藉直覺就能看懂動畫片,站在旁邊看一小會兒,就會直接上手打遊戲。那個屏幕上受自己指揮的人物的一言一行,簡直太令人緊張和激動了。打上半個小時,滿腦子都是遊戲場景中有趣的一幕幕情節,就連做夢都是它們。
不得不承認,電子遊戲對每個孩子來説,都帶來了難以形容的美好記憶。
▲ 圖片來源於網絡雖然後來出現了街機,看上去容易讓人想到香港電影中的古惑仔,似乎孩子們在那兒很容易染上不良的習氣。家教嚴格的家庭很在意自己的孩子沉迷於街頭的遊戲房,因為逃課的孩子,社會青年,以及自由就業的各類人,不是聚集在錄像廳,就是扎堆於遊戲室。在煙霧繚繞,髒話連篇的環境中,相互影響在所難免。
可見那時候家長還不是太擔心孩子沉迷於遊戲,在乎的是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真正沉迷於遊戲的孩子數量稀少,只要家長控制他兜裏的零花錢,即可輕易斷癮。
03
但是,在一部分人被允許富起來以後,在他們還來不及帶動後來的人共同富裕的這個社會時期,主要是家用電腦普及之後,網絡遊戲如雨後春筍般瘋長起來,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把七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一部分人,以及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相當一部分人都收入囊中。
你可以説你不天天打,你可以説你不是每種都打,但你不能説你從不打——這是很稀有的個體現象。
在平板手機普及到每個人家以後,這個事物從科技角度衝擊最大的還是孩子,成人驚奇地發現,自己需要學習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搞明白的觸屏方式,在任何孩子那兒都是手到擒來。
▲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樣一來,平板成了如今孩子的必備裝備,就如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有鉛筆盒一樣平常。觸屏遊戲更如一場又一場的鍋潑大雨嘩啦啦地下起來。各種遊戲層出不窮,遊戲空間無限增大,樂趣無窮,時間根本不夠用。
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地打遊戲,仍然不足以取得傲人的成績,在虛擬的世界裏沉浮,感受莫名的榮辱,真叫人無語凝噎,嘆息連連。新時期的家長對捧着手機和平板心無旁騖,專心打遊戲的孩子,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急在嘴上,叫天不應,叫地沒門。
04
現在好了。政府終於出手了!就此事我來亮三點:
左一點:這應該是史上最嚴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規定了,必須支持!
這個規定,夠網絡遊戲企業喝一壺了。我個人感覺是,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這個規定的鬆緊度,應該在實施後,做一段時期的考察,如果太多了,就繼續縮短,如果相反,則可以適當放寬。
凡事都需要平衡,所謂過猶不及,尋找一箇中間點是很重要的。
右一點:這個規定利好誰呢?掐指一算,利好短視頻。
因為玩遊戲和刷短視頻和當代未成年人的兩大愛好,非此即彼嘛。
▲ 圖片來源於網絡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低頭族捧着手機乾的事兒無非就兩樣,一是打遊戲,看起來比較激動,也很累;一是刷短視頻,這個相對温和,常引起會心一笑。當然,也有追求進步的有為青年,在地鐵裏捧着手機閲讀電子書——社會還是有希望的。
那麼短視頻,是不是應該追求知識含量、價值取向和更好的內容呢?不要總是搞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嘛!
下一點:看到這個規定後,我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就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的規定啥時候出台啊?我家孩子刷短視頻比玩遊戲的時間多多了……
但是反過來,如果政府規定這,規定那,會不會把社會搞得死氣沉沉,結果到了物極必反的地步,孩子都不知道該幹啥了,傻乎乎地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