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們對地球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各國已經不滿足於探索地球這“一畝三分地”,早在上個世紀便將征途轉向了星辰大海。航天技術的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科學和技術等綜合實力的反映,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提升國際威望,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
1970年7月14日,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714”工程,飛船取名為“曙光”號。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標誌着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重要步伐,對突破載人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時隔近23年,在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7秒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6月5日17時42分,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7小時,標誌着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後首次載人任務正式開啓。
神舟十四號將陳冬、劉洋和蔡旭哲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開啓6個月的太空之旅,並將見證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先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神舟十四號發射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化為應急救援船隨時待命,計劃年底發射,對接於核心艙前向對接口。空間站將首次停靠兩艘載人飛船,實現6名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
發射載人飛船並不是一蹴而就,自從4月16日神舟十三號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圓滿完成了航天任務後,神舟十四號就已經準備就緒。在我國的航天工程發射工作計劃裏有個“老傳統”,發射一艘飛船,同時要有一艘飛船進行待命,能勝任隨時隨地進行發射升空的重任。早在4月17日,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便已經選定,並開展了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發射飛船的“黃道吉日”也有很大學問,航天器的發射需要的氣象指標,包括温度適宜、風速合適,地面到高空不能有強的風切變、雷電、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等;運輸過程中如果遇到震動和突然的橫向加速度會造成火箭重心偏移,來自地面的淺層風就會影響火箭的垂直穩定性。由於火箭的箭體往往是由金屬材質構成,遭受高能攻擊會造成重要器件損壞,所以發射場周圍10公里半徑範圍內不能有雷電出現,塔架四周還會配備更高的避雷塔以防萬一。
同時,潮濕天氣是固體燃料火箭的“大敵”,燃料的燃燒效能會受潮濕影響而下降,飛行高度也隨之降低,很有可能完不成既定任務;温度也是需要着重注意的點,一般要求發射場温度要在-20℃到40℃,温度太高會造成燃料加速蒸發流失,温度太低則會使燃料凝固。
為啥發射基地的選址要定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衞星發射中心,擁有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時間長、年平均氣温8.5℃、相對濕度35%-55%等優點,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再加上配套設施完善,成為了執行航天發射任務的最佳場地。
隨着神舟十四號的升空,中國航天又一次成為全球焦點,也意味着中國空間站即將全面建成。《新印度快報》報道稱:“一旦中國空間站建造完成,中國將成為唯一運行自己空間站的國家。”法新社認為,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國際太空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10年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是全球航天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中國航天事業在未來也將繼續高速發展。
近年來,中國航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包括但不限於“神舟”問天、“嫦娥”攬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奧秘,中國探索太空的步伐堅定不移,不斷刷新太空中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蹟,譜寫出中華民族“飛天夢”的新篇章,為中華人民的“航天夢”“強國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翱翔於太空不僅展現出我國強大的實力,也在改變着我們的生活。“風雲”“北斗”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捷,超過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助力智慧城市等加速發展。去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在廣大青少年心中播種下航空的種子。期待神舟十四號順利完成任務,爭取將中國航天的足跡散佈在太空的每個角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