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經濟100人”(ID:qiyejiagc),作者:李志剛,36氪經授權發佈。
過去,中國互聯網長期被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大巨頭把持。如今,以美團、今日頭條、拼多多為代表的三股新興力量日益崛起。
這些新巨頭都沒有全盤複製美國的模式,而是結合中國特有的商業環境成長起來的。而我近期與一些CEO交流的時候,發現他們還有着這樣的誤區:想着如何複製美國模式到中國。
每當CEO問起這樣的問題,我都會當即告訴他們:複製美國模式在中國行不通。不過CEO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惑,這其中有着歷史原因:互聯網在美國誕生。
20年前,中國的三大門户網站新浪、搜狐、網易基本上是copy雅虎的。Facebook於2004年誕生,隨後2005、2006年期間中國誕生了幾百家社交網站。所以説中國的創業公司複製美國模式是有歷史淵源的。
10年前,中國創業者一創業就形成這麼一個規律:我要山寨美國,或者説我對標的美國公司是什麼。而投資人問CEO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模式美國有沒有對標?」如果創業者回答「沒有」,那麼資本便失去了興趣。
因此,從創業者到資本都形成這麼一個慣例,美國有的中國一定要有。延展到後面,很多中國公司的估值都是對標美國的估值來算的。
2015年是我認為的一個分水嶺。2015年前後,新巨頭美團、拼多多、今日頭條崛起了。2016年,我寫了一篇趨勢文章,標題就叫《趨勢|為什麼山寨美國在中國行不通了?》。
從大背景來説,中美創業的格局在2015年之後是一個分水嶺,這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中美國情以及商業環境的根本不同。
中國與美國完全不同,歷史不同,體制也完全不同。從商業背景來講,美國的現代商業啓蒙元年是1886年,洛克菲勒、美國鐵路公司、卡耐基等等都誕生於1886年前後。而對於中國商業史來説,1992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從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年的時間。一個130多年,一個30多年,從時間角度來説的話,歷史差距很大。
由於商業歷史的差異性,中國社會與美國也有着巨大的差異性。有的模式在中國行得通,但在美國卻不行。美國專門做電商的平台,有名的只有亞馬遜和ebay,而中國,有阿里、京東、拼多多以及一堆新誕生的社區團購等線上線下結合的公司。美國的商業史已經有100多年,傳統零售業非常發達,所以創新的機會有限。中國的商業史才二三十年,未來還會誕生新的公司。
此外,中國與美國的國情,例如人口情況,也存在巨大不同。中國的人口高度集中,而美國比較分散,許多城市人口只有幾十萬。而中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有15個之多。
商業要和人結合,特別是線下的實體商業要與人口聚集地結合。由於中美人口聚集情況不一樣,未來可能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模式與美國基本沒什麼關係。美國有的中國可能會有,美國沒有的中國也會有。美團、拼多多、今日頭條的崛起就是典型案例。
美團早期是Copy Groupon的,但是後來跟Groupon完全不一樣了,並且團購本身在2010年、2011年左右王興就已經做了很大的改革。
Groupon 是典型的高舉高打,高額的初創費、辦公費用、管理費用導致了它對商家的提成佣金非常高,結果這個公司慢慢地消失了。美團2012年的時候,王興提出團購「三高三低」的理論,他對團購的理解更加獨立,甚至和Groupon背道而馳。
美團定位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服務;為此,公司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的定位。
後來王興在團購的基礎上開始拓展更多業務,與Groupon進一步分道揚鑣。他拆分出一個T型戰略,T型戰略就是一個垂直的戰略,把一個公司拆分出來。貓眼電影是第一個,後來這個公司也市值百億港幣左右。再後來酒店旅遊也被拆分出來。
2013、2014年美團又切入外賣、出行,現在進入了吃喝玩樂的所有領域,這與當年的Groupon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完全山寨就是死路一條,美團結合了中國本土化特色,走出了中國獨有的這麼一條路。
今日頭條這個公司也是獨特的,我當時評價這個模式「推薦是搜索的迭代」。今日頭條的海外擴張已經開始攻城拔寨,前些天有一個朋友説找北美今日頭條負責人合作,北美的今日頭條在當地也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還是那句話,這相對是獨創的,美國也沒有做成的。
拼多多就更特立獨行了。
2015年12月,我和黃崢見面,此前三個月,他拿到A輪投資,在融資B輪過程中,他見了數十位投資人,投資人問他第一句話:你這個模式美國有對標嗎?黃崢説是全球第一家。投資人不投,融資受挫。拼多多模式確實是全球第一家。任何全球性創新,在創業初期一定不被理解或認可。
黃崢跟我説,當時不僅在中國出現400多家模仿拼多多的公司,在美國也出現了山寨拼多多公司,美國倒過來模仿中國了。不過不久前這個公司已經倒閉。
拼多多的起家植根於中國特殊的國情。中國低收入人羣眾多,人們都愛便宜。拼多多最早起家的是廣大的農產品自銷,這跟美國的農產品完全不一樣。美國的農產品沒有像中國小眾化,幾畝,十畝這種。它基本上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的農田,包括包裝、運輸、儲藏全是工業化,所以沒有拼多多模式誕生的土壤。
新巨頭的崛起無一不是結合了中國的本土特色,做到了全球首創。美國沒有的模式在中國卻可以生根發芽。但同時,美國發展得風生水起的行業到了中國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例如SaaS行業。
中國商業是一個叢林時代,競爭非常激烈。相對來講,美國經過100多年的商業規律淘汰、反壟斷化等等,美國的公司相對來説比中國公司更為守規矩一點,或者説更區分自己的邊界。
比如美國的交易公司,買賣零售的公司會用第三方軟件幫助支付。但在中國就完全不同,巨頭更願意自己幹,我認為這是中國特有的,比較野蠻的原始叢林式競爭環境。
所以在美國,交易和SaaS可以完全分開,彼此相安無事,但在中國不行,做交易的一定要把SaaS幹掉,或者自己幹。這是中國特有的競爭環境決定的,巨頭無限生長。
中國巨頭把交易啃光後,不會任由SaaS公司掌握其數據——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我們長期看好中國。雖然有的行業可能在中國難以發展壯大,但相應的,在其他國家可能不會誕生的行業,卻會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
中國未來會出現社區零售公司,但是美國很難,因為他們的人口相對比較分散,都是住別墅,效率太低了。
2018年是社區團購創業的爆發期。根據烯牛數據統計,2018年社區團購賽道共計披露融資事件21起,總計融資金額達20.4億元,共有超過30家投資機構入場。
中國一個小區3000户,每户5個人,一個小區搞一兩萬人的生意效率一定很高。這叫中國模式,未來社區零售模式成立,這就是中國特殊的創業機會,在美國不可能發生的。
中國未來還會有很多的行業發展與美國的不同,比如養老。老齡化程度逐步升高,中國的老年人在一兩年以後會有3億,會超過美國全國人口。再過5年,2025年,中國老年人數量會達到4.5億,這麼大的基數與體量,能誕生多少創業機會難以想象。
另外隨着城鎮化的加劇,未來會誕生超級縣城,會出現超過50萬人口以上的超級縣城。這樣的縣城可能至少有1500個。一個個縣城就相當於是一個個支點,1500個超級縣城的背後,也是無數的創業機會等待創業者們去探索。
同時,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中國出現的一個特殊的行業機會叫藍領,這是在中國才可能有的巨大賽道。中國8億農民進城後,叫新藍領,新市民,圍繞他們的創業機會也會很多。
創業者們要根據中國特殊的國情與商業環境,尋找其中的商機。單純複製美國模式的時代早已過去,創業者需要把國家、社會、時代、技術與個人命運相結合,才能精準把握未來趨勢。
(作者簡介:李志剛,新經濟100人創始人兼CEO、山海成長營創辦人,著有《創京東》和《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在美團、拼多多A輪時,今日頭條B輪時,發現、判斷並幫助他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