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九大行星各位應該聽到耳朵長繭了,每次都宣佈找到了第九大行星,但很可惜都不了了之,次數多了大家有些審美就疲勞,但這次有相關領域的科學關於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的推測着實嚇了種花家一大跳,這自家後院里居然隱藏了一頭宇宙中最為黑暗的巨獸,能不讓人脊背發涼麼!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關於第九大行星的前世今生。
何為第九大行星關於第九大行星,我們還得從赫歇爾發現天王星開始説起,1781年3月13日,赫歇爾用自制150毫米的反射鏡在雙子座內發現一顆移動的星星,通過連續一段時間的觀測,赫歇爾認為可能是一顆行星或者彗星,他將這個發現通知了皇家天文學家內維爾·馬斯基林,並得到回覆,確認是一個圓形軌道環繞太陽公轉的天體,但仍然沒有確認是否是行星。
天王星
此事在天文界傳開後,俄國天文學家安德烈·約翰·勒克色爾估計出它的軌道約為地球和太陽距離的18倍,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得認為這是一顆行星。在1783年,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證實赫歇爾發現的是一顆行星,至此天王星的發現被確認。
海王星的發現
其實海王星已經被伽利略在1612年12月28日觀測並記錄,只是伽利略沒意識到這是一顆行星,次年1月27日又再次被觀測到,由於伽利略望遠鏡分辨率關係,並沒有發現位置的細微變化,他認為這是一顆恆星,伽利略與海王星發現失之交臂。
近紅外波段的海王星,大氣層中的甲烷帶很明顯,4顆衞星:普羅狄斯、拉瑞莎、加勒蒂
天王星被發現以後,天文學家在觀測天王星的軌道時,發現其與計算軌道偏差越來越大,1821年亞歷斯·布瓦根據這個偏差認為天王星軌道以外還存在一顆大質量的天體,在影響天王星的軌道。1846年法國工藝學院的天文學教師勒維耶,根據觀測到的攝動,獨立計算出了那顆尚未發現的行星軌道。1846年9月23日,海王星被發現,與勒維耶計算的位置相距不到1°
冥王星的發現
勒維耶發現天王星是牛頓經典力學的輝煌時刻,當然這個輝煌還在持續,因為天文學家發現海王星的軌道和天王星類似,受到一個不明天體的攝動導致其計算軌道與觀測不一致。因此新一輪的行星搜索計劃開始,這就是是X行星的來歷。
葉凱士天文台曾經於1909年8月20拍攝到了冥王星,但未被分析出這是一顆行星。
洛厄爾天文台也在1915年3月19日的巡天中拍攝到兩張模糊的冥王星照片,也同樣沒有辨認出來。
湯博來到洛厄爾天文台工作以後接手了這個拍照、對比搜索行星的枯燥又無聊的工作,其實這個方式也是現代搜索小行星和彗星的方法,只不過現在由計算機自動對比,而當時卻要肉眼比對兩張照片不一樣的地方,對於一張照片中無數個星點,這個工作簡直就是大海撈針。1930年2月18日,湯博經過一年難以想象的工作後,搜索到了一個移動的星點,這就是後來被命名為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
既然第九大行星已經找到,為什麼還會有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曾經佔據九大行星末位的76年之久,但在2006年卻被開除出了九大行星行列,儘管還保留了它冥王星的名字,但給其重新編了個小行星序號:134340 Pluto,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直徑:2370千米
遠日點49.319 AU
近日點29.656 AU
這三個參數使得冥王星看上去並不像一顆行星,因為它直徑不夠大,而且軌道偏心率很高,當然這不是關鍵,剝奪了冥王星行星地位的是2003年10月31日發現的鬩神星,因為侷限於當時的觀測等,一度以為鬩神星直徑比冥王星還大,而且早先發現的賽德娜(直徑995±80千米)與誇奧瓦(直徑1074 公里)等,因此讓國際天文聯合會頗為尷尬,如果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那麼鬩神星就應該是第十大行星,但看來柯伊伯帶似乎有一大波和鬩神星類似的矮行星,難不成一直給編號,直到太陽系二十大行星?
所以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這似乎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第九大行星發現者的巨大誘惑又將天文界搜索行星的熱情給點燃了。
猜想中的第九大行星?在開始正式介紹第九大行星搜索的計劃之前,我們先來介紹幾個不靠譜的猜測,因為很多朋友容易將這些猜測和第九大行星搞混
尼比魯(Nibiru)
大家對這個天體應該最熟悉,因為在2012年12月21日來臨之前,曾經是非常熱門的一個傳説,一顆名為尼比魯的行星將回歸太陽系,這顆以2萬年為週期的行星在一個極橢圓軌道上運行,它的迴歸以及巨大的質量,將會令太陽系各大行星軌道大幅異動,甚至可能和行星碰撞。
其實這是1976年撒迦利亞·西琴在研究美索不達米亞的的歷史中發現存在十二個天體,除了我們已知的九大行星系列,其餘的都是我們未知的行星。而瑪雅歷預測,在2012年12月21日將會有大事發生,因此將瑪雅的歷法與十二個天體的傳聞結合了起來。
謠言一:1983年美國、英國和荷蘭聯合發射的第一顆天文紅外衞星IRAS升空,發現了獵户座方向的這顆行星,但消息被嚴密封鎖。
謠言二:2008年7月15日的,著名的麥田怪圈聖地英國威爾特郡埃夫伯莊園中,出現了九大行星+大彗星的圖案,預示尼比魯的到來。
謠言三:2012年初,美國海軍天文台在南天區方向發現尼比魯的影像,已經目視可見,但仍然絕密。
當然結果大家都知道,尼比魯子虛烏有,12月21日安然度過,然而又有人提出舊世界已經進入另一個維度,我們生活在新世界的維度中!呸呸呸,你話多,你有理!
涅墨西斯星(Nemesis,又譯復仇女神星)
1984年和2010年,兩個古生物研究團隊通過生物滅絕週期研究發現,5億年來的的生物滅絕週期大致在2700萬年左右,為解釋這個説法,兩個天文團隊分別提出太陽黑暗伴星的説法,認為太陽存在一顆褐矮星大小的伴星,根據滅絕週期推出這顆伴星的近日點為一光年,遠日點為三光年。
其實太陽黑暗伴星的説法挺有道理的,根據恆星從星雲的金斯不穩定性坍縮到博克球狀體開始,有可能會在內部分裂誕生2-3個坍縮區域,每個區域都可能誕生一顆恆星,一般原生的雙星或者三星系就是怎麼來的,而且銀河系中雙星比例很高,如果分裂的區域質量不夠,誕生褐矮星也屬正常,因此推測太陽存在一顆黑暗伴星的理由是成立的。
1997年至2001年期間進行的2微米波段全天區巡天調查中試圖尋找涅墨西斯星,以失敗告終。
2009年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衞星沒有發現涅墨西斯星的蹤影
到2012年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超過1800顆褐矮星,但沒有一顆褐矮星位於太陽系範圍內。
當然伴隨涅墨西斯星的傳聞是各種末日謠言,不過如大家知道的那樣,都沒有發生。涅墨西斯星説法也隨之銷聲匿跡。
堤喀(Tyche)
堤喀的的説法是1999年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的天文學家約翰·馬泰塞和丹尼爾·惠特邁爾提出的,據他們對長週期彗星的軌道不規則研究,認為在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巨型氣態行星,不過遍歷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衞星(WISE)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後,並沒有發現類似的蹤跡,因此堤喀的説法也被排除。
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最近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雅各布·舒爾茨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傑姆斯·恩温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因為各種觀測都沒有發現這個影響柯伊伯帶天體的公轉的“行星”,很有可能這就是一個無法用普通技術手段觀測到的黑洞,而且他們根據對天體擾動的規模,計算出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地球的5-15倍,距離太陽約為300~1000個天文單位,週期約為3萬年。
根據這個質量計算,它的史瓦希半徑約為45毫米,和一個橙子差不多大小,當然儘管可以計算史瓦希半徑,但它卻不發射任何信息,而且距離遙遠,稀薄的物質形成的吸積盤微弱輻射,我們難以觀測。
黑洞假説解決了難以觀測的問題,但這個黑洞説引出了另外幾個問題:
黑洞質量小於太陽的3倍,這表示不是恆星型黑洞
只有地球的5-15倍,表示這個黑洞只能來自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原初黑洞。
原初黑洞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初期,超高的物質密度,任何的擾動即可達到局部坍縮形成黑洞,這些黑洞可以一直在宇宙中存在而保留到現在。當然迄今為止我們仍然無法確定原初黑洞是否存在,但有科學家懷疑LIGO首次探測到的引力可能來自原初黑洞的合併。
我們怎麼發現這個黑洞?
不發射電磁波,我們不能用可見光波段觀測,吸積盤X射線可能極其微弱,我們沒法用X射線波段觀測,射電波段的局面也類似。唯一有的手段就是引力透鏡,這是愛因斯坦相對論預言中的引力彎曲光線的原理,而事實上我們也發現了很多事實上的引力透鏡,現代天文中已經將引力透鏡作為重要的輔助觀測手段。
另一個觀測手段就比較有趣了,因為原初黑洞誕生和暗物質可能相關,因此在這個原初黑洞周圍可能會存在暗物質暈,有一種理論是暗物質湮滅模型中,暗物質可以湮滅成光子!2014年12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對來自英仙座星系團及仙女座星系的X射線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在X射線光譜中發現了一種微弱的非典型性光子發射的信號,它們無法歸因於任何形式的普通物質。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假想中的暗物質粒子:“惰性中微子”湮滅時發出的光子。
理論上這個原初黑洞周圍的暗物質暈密度可能會很高,因此我們觀測到這種湮滅的機會也會增加,不過這比起引力透鏡來,似乎難度上更高一些。
這個黑洞對地球有影響嗎?太陽系後院的黑洞,絕對是一個令人驚悚的話題,不過從理論上來看,如果和太陽之間存在穩定的圓形軌道,其實沒啥大影響,但如果是一個離心率極高的軌道,那麼它的近日點可能會到達冥王星軌道以內,很顯然這種影響將會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