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經常刷微博的童鞋對標籤功能想必是習以為常了,但是在熟人社交領域的微信也上線了標籤功能,這屬實讓人有點吃驚。用户只要在發朋友圈或者評論時輸入“#+文字”,就可以形成超鏈接進入相關搜索頁。人們對此功能的評價褒貶不一,本文作者則認為這是一個雞肋的功能,來看看他是怎麼説的吧。
朋友圈“標籤”功能其實可以類比為微博的話題,用户只要在發朋友圈或者評論時輸入“#+文字”,這個標籤就變成一個可點擊的超鏈接,點擊就進入這個話題的搜索聚合頁。
聚合頁以微信搜索的算法為基礎來展示內容,但首先會默認視頻號內容和朋友圈動態內容的排序最靠前。
- 用户價值上來看,這個功能只是在體驗層面做了個小優化,價值非常有限。
- 從發佈者角度,發佈相關的話題,可以產生更多的社交連接和互動。
- 從消費者的角度,我不用再複製黏貼或者手動輸入文字去用微信搜索東西了。
但是問題出在生產(發佈)端。生產端的問題有兩個:
- 內容不可控。除了翻看歷史朋友圈的內容是確定且可控的之外,其它內容都是以算法為基礎推薦的,那麼內容根本不受發佈者控制。
- 生產端激勵不足。消費端根據這個話題瀏覽到什麼內容,無論是評論點贊視頻號還是使用小程序,都無法直接反饋給生產端。
這會直接導致發佈者需求不足。
不要説一般的用户,就連視頻號的創作者都不一定會使用這個功能,畢竟自己在視頻號發佈的內容可以直接朋友圈,而靠着這個入口進去,卻不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內容。
這個功能很可能就演變成發佈者想讓消費者來查詢歷史朋友圈或者方便搜索。
如果微信醉翁之意不在用户價值,而在於商業目標呢?比如説很明顯的,給視頻號導流、增加視頻號的用户使用時長。值得一提的是,標籤功能與視頻號密切相關,微信視頻號內測一個月後,即上線了話題標籤功能。
雖然發佈端需求不足,但是使用朋友圈發佈動態的基數大,就算發佈“標籤”佔據很小的比例,那麼總數還是很大的?
這個功能會不會用户價值低,商業價值就高了呢?
從流量轉化的角度,這充其量只是入口流量。入口流量還需要轉化到給視頻號的流量,還需要實際去增加用户時長。
從場景和需求上來看,視頻號的內容是微信內容生態裏面最適合朋友圈的。
朋友圈實際上是kill time式的社交,而視頻號的內容以圖片和短視頻為主,實際上也是kill time為主,用户背後的需求存在高度重合。
背後場景和需求高度重合的話,那麼轉化效率就比較高。但是這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户使用朋友圈的時長。
朋友圈從剛發佈到現在,用户的每個人的好友可能越來越多,理論上裏面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點是,隨着你的好友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多,每個人每天在朋友圈裏花的時長卻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鐘左右。當好友少的時候,你會看得更認真一些,更慢一些。當好友多了以後,你會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實並不會按照你的內容多少來決定它的時間分配。
——張小龍《2019年微信公開課》
人們花費在朋友圈的時間是固定的,不會因為朋友圈內容的增多而增多,減少而減少。這裏面涉及到行為經濟學中一個叫心理賬户的重要概念。
心理賬户指的是,人們在做出選擇時,實際上就是對多種選擇結果進行估價的過程,估價的結果就是該類選擇應該佔用的成本。
舉個例子:
如果今晚你打算去聽一場音樂會,票價是200元,票還沒買,出發時你發現你把200元現金弄丟了。你是否還會去買票聽這場音樂會?實驗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舊去聽。可是如果情況變一下,假設你昨天花了200元錢買了一張今晚音樂會門票。出發時突然發現你把門票弄丟了。你是否還會另外再花200元錢買張票去聽?結果卻是,大部分人回答説不去了。
可仔細想一想,上面這兩個回答其實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丟的是現金還是音樂會門票,總之是丟失了價值200元的東西,從損失的金錢上看,並沒有區別。之所以出現上面兩種不同的結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數人的心理賬户的問題。
人們在腦海中,把現金和音樂會門票歸到了不同的賬户中,所以丟失了現金不會影響音樂會所在的賬户的預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舊選擇去聽音樂會。但是丟了的音樂會門票和後來需要再買的門票都被歸入了同一個賬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聽一場音樂會了。人們當然覺得這樣不划算了。
同理,人們心理賬户上給朋友圈花費的時間是固定的,通過朋友圈去消費視頻號等其它內容的時長是計入朋友圈花費時長這個大的心理賬户上的。
微信又不願意在朋友圈增加用户時長,張小龍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説:“如果我們非要停留時間更長的話,我們當然有很多辦法來做到這一點。但是這隻會讓用户覺得不爽,因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延續到一個小時的話,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從這些角度來看,這個功能實際上價值有限,很可能淪為一個雞肋功能。
以上是我的思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都看到這裏了,點個關注吧!
#專欄作家#狼和哈士奇,微信公眾號:頂尖產品思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深度觀察者,善於深入剖析互聯網產品和行業分析,同時精通各個產品方法論。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