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今ofo的退押金之路還漫漫無期,但顯然已經有不少用户走出了這個陰影,重新在日常出行中選擇了共享單車。日前,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目前共享單車已經在全國360多個城市運營,投入車輛達1945萬輛,日均訂單量已超過4570萬單。
而在共享單車剛剛問世,並處於野蠻生長的那段時間裏,大量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為了爭奪市場,可謂是用上了渾身解數在城市中大量進行投放,不管是小區門口、地鐵公交站口,亦或者商圈附近,幾乎都被單車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2017年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年5月到8月在廣州就新增了10萬輛共享單車,使得其總量更是高達80萬輛。
後續由於共享單車領域因種種原因降温後,大家很快就發現城市周邊竟然出現了此前從未有過的“奇觀建築”——共享單車墳場,大量或廢棄或完好的共享單車堆積在這些空地上,甚至形成了相當壯觀的場面。其中甚至有部分單車還自帶語音功能,半夜空曠的“單車墳場”中傳出的“扶我起來”的幽幽怨語,也着實把周圍的居民嚇得夠嗆。
當時無論是扎堆在城市中“橫着走”的共享單車,還是癱瘓在城市周邊聚成難以消化且無人問津的“單車墳場”,其背後所暴露的無疑都是共享單車行業在運營管理方面的短板。但好在,現如今這個行業也迎來了精細化運營的時代。從政策上來看,各城市對共享單車投放總量的限制、對平台運營能力的打分評級,以及共享單車停放點的劃分,都促使運維人員能夠更加高效的對共享單車扎堆情況進行處理。
從技術的升級換代來看,包括哈囉出行等多平台旗下的共享單車,也已經先後全面接入北斗系統,並通過高精度導航定位,引導用户更加規範的停放,用技術手段優化車輛在道路上的停放秩序。此前北京交通廣播就在專題節目中曾表示,北京的共享單車車輛動態位置信息接入比例已經達到99%,車輛騎行的軌跡數據上傳比例也達到70%。
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還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細節。由於共享單車並不適合在極端天氣環境中使用,所以每年冬天在北方城市,路邊總會出現無人問津的共享單車積滿了厚厚的冰雪,可以説是既用不得也挪不動。但就在前段時間,美團、青桔、哈囉三家平台發佈公告稱,由於哈爾濱天氣逐漸變冷,下雨、下雪、結冰等惡劣天氣陸續到來,考慮到大家的出行騎行安全,決定在2020年10月25日開始暫停運營,並且還要回收單車入庫“冬眠”,預計將在10月25日前完成這一工作。
如今無論是在適用全國的大方向,還是針對區域市場的小驚喜,都證明了共享單車行業正在逐漸走向有序發展壯大的正軌。或許是受到單車運營逐漸走上正軌的激勵,目前共享電單車也成為這些平台關注的新焦點。美團就曾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表示,“第二季度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其高頻的騎行場景也與平台形成強有力的協同效應,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對此,美團CEO王興更是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進一步強調,共享電單車業務“對美團而言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而除了美團外,滴滴旗下的青桔也在今年8月推出了三款新車,涵蓋變速車、電單車,以及電踏板車三種類型,加碼共享電單車的意圖也十分明顯。對於行業中這一發展趨勢,《央視財經》有報道曾表示,預計到2025年,共享電單車或超800萬輛。但在共享電單車踩着前人肩膀攀登前,我們還需注意到,不管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電單車,當下還有一個相當核心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盈利模式。
即便是在共享單車行業最為火爆的時期,儘管當時出現了大大小小各種平台,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企業卻沒有一家喊出過“實現盈利”的底氣。其中唯一一家曾宣佈實現了“百城盈利”的還是如今蹤跡難尋的ofo,並且再次之後就發生了震驚外界的押金事件。
而另一家曾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當時唯二的頭部平台,摩拜在被美團收購時雖然秀出了驚人的身價,但後續美團上市後所披露的財報數據中,卻也曝光出其驚人的虧損情況。按照美團在2019年3月發佈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中顯示,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貢獻的計入綜合收益表的收入為15.07億元,但同期摩拜亦虧損高達45.5億元。
而現在雖然作為用户,能明顯感受到共享單車整體的市場氛圍及使用環境在不斷優化,但當下依然沒有一家平台宣稱實現盈利。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三家共享單車頭部平台中,哈囉與青桔因未上市,並未公佈財務報表,而已經上市的美團,則是在財報中將共享單車與其他業務數據雜糅為“新業務及其他”,導致外界無法看出共享單車業務的具體經營情況,所以究竟美團單車是賺是虧,暫時可能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但總的來看,這種不言而喻的默契,可能恰恰反映出了一個相當明顯的事實。
對於共享單車這樣解決了用户出行末端最後1公里痛點的服務,市場對其的信心自然不會是空穴來風。但是一個行業要實現穩健持續的發展,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一點,因此也難怪有觀點認為,一直未能實現盈利的共享單車行業,恐怕依舊還面臨着艱鉅的挑戰。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