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阿里雲盤公測,個人雲盤市場風雲再起?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科技

文|鄰章

個人雲盤市場正迎來新玩家。

3月22日,阿里雲盤正式啓動公測,從公開信息來看,阿里雲推出的這款個人雲產品,其核心特徵在於上傳下載不限速與大容量免費存儲空間(做任務完成)。

具體而言:用户可以通過做任務的方式獲得高達2TB 的免費存儲空間,並且阿里雲官方表示:無論用户是否付費,用户的上傳下載均“不限速”,其5G下載速度可達50-100MB/秒。

從實際而言,雲盤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

在幾年前,國內市場就曾掀起過一場規模空前的“百盤大戰”,讓用户享受了“難得的愉悦時光”——當時,各大市場玩家們為了在網盤市場快速進行市場份額搶奪,也紛紛在存儲容量上下起了心思,試圖以免費擴容實現用户規模擴容,而後進行用户付費意識培育,市場商業模式閉環。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用户並沒有如期的養成付費習慣,但高昂的成本卻讓多數玩家不堪重負,並且隨着隨後網盤市場監管趨嚴,最終多數玩家選擇退出市場。

阿里云為何再度進入個人雲市場?

如今,阿里雲選擇此時再度入場,在我看來,這兩重助推因素或不可忽視。

其一是用户需求真實存在。

從事實來説,個人用户數字化轉型需求正與日俱增——與企業數字化轉型一致,隨着用户將越來越多的生活需求寄託於在線化之後,用户也正加速數字化進程——在我們的智能設備上,我們正存儲着越來越多的圖像、視頻、音樂、文件等資料,並且在持續使用中,產生的數據也必然會持續增加,這終將進進一步加大我們對存儲空間的需求。

僅就個人而言,目前在智能手機上,就已經使用了超過200G的存儲空間,下一次購機,如果不選擇雲存儲,那麼就得選擇512G版本的產品。但在智能手機上,存儲空間的增加則意味着購機成本的上升——普遍來看,存儲空間每翻一倍,售價將提升500—800元,以iPhone 12為例,其128G存儲容量機型售價為6799,256G版本的售價則為7599元。

但從現實來説,用户用來購買產品容量的價格,若是用來購買網盤存儲空間,即使是在iCould上,也可以獲得長達一年的2T存儲空間,若是選擇國內網盤產品,諸如百度網盤,則可獲得2—3年的大容量存儲空間的SVIP權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説,用户購買網盤存儲空間,其實比選擇購買大存儲容量的手機的要更為划算,並且雲計算的高安全性、可擴容、按需購買等特點,是手機本地存儲所不能比擬的。

這也是廠商們積極推進雲存儲、越來越多的用户也逐步習慣於開始使用雲服務的原因所在。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早在2019年11月,個人網盤行業月度活躍用户就已高達13.1億。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説,阿里雲選擇此時入場個人網盤市場,也是瞄準了用户對個人網盤市場與日俱增的需求所帶來的潛在機會。

其二是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領先優勢。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説,阿里雲選擇進入個人雲盤市場,也或有進一步擴大自身在雲計算市場份額領先優勢的意圖。

從現實來説,阿里雲憑藉其在雲計算市場敏鋭嗅覺帶來的先發優勢,在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上一直領先競爭對手,但隨着華為、騰訊、百度等廠商不斷在雲計算上加碼發力,阿里雲也需要鞏固自身領先的是份額優勢,特別是在騰訊、華為雲等在雲計算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的現實下,在此,切入個人雲計算市場,不失為阿里雲的又一增長路徑。

不限速能否破局?

但阿里雲選擇此時入場,也必然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從現實來説,隨着百盤大戰落幕,百度網盤在當下成為了這場雲盤大戰的最終勝利者——公開資料顯示,百度網盤市場份額超過85%,註冊用户達到了7億,付費用户數達到數千萬,並在此前一度傳出百度網盤將分拆在科創板獨立上市,估值達到了300—400億元。

而在百度網盤所具備的巨大用户規模優勢下,作為後來者的阿里雲盤將如何破局?

如今看來,阿里雲盤將破局方式放在了下載速度上,試圖以不限速來打開局面——阿里雲盤宣稱用户無論付費與否,用户的上傳下載均“不限速”,其5G下載速度可達50-100MB/秒,而這與百度網盤送存儲空間購買下載速度的商業模式恰恰相反。

那麼阿里雲盤這種購買存儲空間送下載速度的商業模式,用户又是否能夠買賬?這隻有留給時間來驗證了。

當然,也需要説明的是,無論是存儲空間付費還是下載速度付費,其實都只是商業模式的區別,所以這兩種商業模式,並沒有所謂的優劣之分。事實上,廠商選擇何種商業模式,都有着自己廣泛的調研支撐。

而於用户而言,則可在綜合對比之後,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服務即可。

寫在最後:

如今,隨着阿里雲再次進入個人雲市場,於市場而言,這是否預示着新一輪網盤大戰的即將開啓?而於用户而言,個人雲市場湧入更多玩家,則是一件好事,畢竟強競爭市場,才是對用户最有利的市場。

作者:鄰章【微信:ZLxgic,公眾號:TMT317】,專注科技互聯網評論,致力傳遞價值思考。36Kr、虎嗅、鈦媒體、界面、創業邦、創事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40餘家科技互聯網平台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