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大潮,了不起開發者們的“逐浪”往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內卷”就成了身邊人經常被討論的話題,充滿着不安和焦慮。想贏,有錯嗎?但人生不該只有“輸”和“贏”兩種狀態。 我今天想聊的是,四個普通人的故事。他們原本在不同行業的平行空間中譜寫着產業創新的篇章,他們有着同一個標籤——“華為雲最有價值專家”,簡稱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他們讓我看到了人生的多彩地帶,他們骨子裏藏着的一股隨時爆發的生命力,只要有陽光,就要向上生長。

 1 | 我,軟件,機器人

產業創新大潮,了不起開發者們的“逐浪”往事

  ”怎麼能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呢?”

  2009年,還在求學的魏振南在日本三菱電機實習,但是此時日本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已經可以使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此後的一兩年間,這一幕在他腦海裏時常浮現。

  “我想做軟件,未來一定是軟件驅動硬件的一個世界!”2011年,魏振南就做出了創業的決定,成立第一家軟件公司,主要做運動控制和工業IoT的領域,“需要把很多信息串起來才能控制機器人,因為要知道生產多少零件、怎麼生產、工藝流程是什麼樣子的。”

  雖然如今工業互聯網已在中國風起雲湧,但魏振南團隊創業的前幾年甚至還沒有這個名詞,2015年,魏振南重整團隊成立微茗智能公司,專注在機械加工領域做智能製造的解決方案。之所以起名為“微茗”,是希望做成“小而美”的公司——Tiny but impressing,微小但足以讓人銘記。“註冊的時候沒有金字旁的銘,只有草字頭的茗,我覺得也可以,就是讓人品味的意思。”魏振南笑着説。

  相信專注的力量,讓微茗在不到六年的時間,從最初成立的十個人,到如今成長為150個人的團隊;在精密加工領域擁有30000+設備數據採集經驗,200+產線系統交付經驗,200+離散系統交付經驗。

  然而,隨着業務越做越大,研發人員越來越多,也出現了成長的煩惱。在2017年,隨着工業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魏振南發現,軟件研發模式需要革新。“ 以前是傳統的工廠三人模式架構,加個底層的數據採集平台,兩套軟件就把上下的問題處理掉了,但是這個產品就沒有辦法做大的,比如説客户有上千台甚至雲端跨廠區的客户,處理起來就很麻煩。”顛覆原有研發體系的勢在必行,需要以雲原生的模式,進行在線統一的研發管理,並將工業物聯網的場景沉澱為微服務的形式。

  在此後的兩年間,微茗智能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開發平台,直到2019年,微茗智能將研發體系整體遷入了華為雲DevCloud開發平台。軟件開發雲幫助其研發團隊實現需求、迭代、缺陷、任務、測試、發佈等全方面的研發管理,提供一站式Devops解決方案,打造從代碼編譯,代碼檢查,接口測試,鏡像構建和託管,代碼部署等一站式產品交付能力。華為雲也針對微茗智能提出的版本管理、不同軟件間的銜接,不同區塊代碼權限的細化等問題進行產品的迭代和改進。

  再後來,微茗智能與華為建立了“創新共同體”,完成了從華為雲的客户向生態夥伴角色的轉換。並攜手華為雲產業雲創新中心,實現了企業年增收超1000萬元,藉助遍佈全國的華為雲產業雲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將其業務拓展至全國,基於華為雲SaaS化部署理念,為中小型機金屬加工企業提供即裝即用的精簡製造執行管理系統。

  “去年,一個汽車配件公司的老闆送我一盒茶葉,説很感謝,他説,之前一直想上軟件,也看過很多軟件,我們的產品給他帶來很多幫助,送茶葉的時候也帶了一張紙過來,上面提了十條建議,是希望我們今年能夠改進的,這讓我更堅定了要更深入更專注地在這條路上。因為華為賦能了,我們只需要專注在設備連接和應用兩端,中間那些東西統統可以不管。”

  “有意識改變的一些人會用信息化的手段來改變自己,而有些人是後知後覺的,希望用我們小而美的力量,讓機械製造領域的中小企業體會到軟件的好處,那麼,這個產業也會越來越好。”

  這就是,魏振南、軟件和機器人的故事。

 2 | “每天投餵百萬人”和背後的他....

產業創新大潮,了不起開發者們的“逐浪”往事

  他,具備15年以上的大型上市集團公司跨地域IT信息化項目管理及技術支持運維管理交付經驗,

  他,曾參與實施和交付千人規模的呼叫中心、智能語音分析、大數據、CRM系統等平台的建設工作,

  他,具有售前技術諮詢、售後技術維護及大型項目實施等豐富的實戰經驗,成功的策劃多個大型集團公司的信息化方案並進行項目的推廣及組織實施,

  他,能夠準確地分析客户業務需求,並提出合理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還多次被評為全國信息聯盟全國優秀CIO及數字東北建設優秀個人的稱號。

  他叫王德龍,一個信息化領域的老炮。這個故事要從2019年説起,那一年他加入了老牌餐飲企業——亞惠集團,擔任總部信心中心部長的職務。亞惠創立於1992年,是國內專業從事團餐、主題食街、社區餐飲等策劃、設計和運營的餐飲管理公司。目前已擁有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等18個重點城市的400餘間分店,每天服務近百萬人次。從“一日千里”的行業轉到投身傳統行業中,對於王德龍來説,與相對應用數字化比較先進的物流和IT行業來説,國內大部分的傳統餐飲行業對數字的敏感度比較弱,“‘講人話’和‘耐心’是特別需要的。”王德龍説。

  隨着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王德龍發現,一些頭部的餐飲企業已經開始做會員的深度挖掘分析了,也就是就是針對會員的消費行為、就餐習慣等消費特點等做深度挖掘和分析,實際上,餐飲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一種企業,更多的是以線下服務為主,“我們也在研究我們的方向是什麼,一定要把健康體系和餐飲進行關聯和掛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據他介紹,一開始,信息中心部門更多的是作為基礎保障來服務於全國各個門店的基礎IP建設,以傳統的小型機、PC服務器來構建IP機房。 2019年,亞惠意識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到日常,信息中心的工作指導方向要促進業務發展為目標,做數據層面的收集和分析。也是在2019年,信息團隊的IP規劃開始決定上雲。

  在經過多方考察,甚至親自到華為雲基地去考察,從華為雲整個的機房架構設計、IT管理和規模等方面,讓王德龍讚不絕口。“華為更注重的是客户價值,這一點是華為最吸引我的。”目前,華為大連軟開雲創新中心為實現亞惠的組織架構扁平化管理提供了信息化保障,隨時隨地隨需使用雲服務成為現實,為多平台辦公系統互聯提供了技術支撐。

  “下一個階段,我真正想把數據進行彙總分析,構建一個數字中台,把定單信息、營銷信息、會員信息進行數據整合,以小程序等方式,跟客户進行互動,來促進我們的業務發展,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務。”

  沒有太多的光環,“解決老百姓一日三餐的日常就餐生活。”聽起來很樸實無華,不玩噱頭,真正把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價值落到實處,一點一滴推動傳統餐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這就是王德龍的故事。

 3 | 黑土地上的笑臉

產業創新大潮,了不起開發者們的“逐浪”往事

  在東北的平原上,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搖曳在黑山白水之間,這是糧食產量佔到全國四分之一的“大糧倉”上的故事。

  “到農貿市場上挑種子,再根據老一輩人的經驗種植,最後還把糧食拉到集市上去賣。一旦遇到天氣等不可控因素,勢必會影響第二年收成,到時候還要借錢去種植。”這是一個東北農民的過去生活的真實寫照。畢業於遼寧大學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欒冬,在投身智慧農業前,曾在科技公司為金融客户提供服務,主導設計過多家金融機構的支付系統。

  “難道還要再靠天吃飯嗎?科技改變了那麼多行業,是時候改變農業了。”欒冬説。如果農民只要點點鼠標,動動手指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平台適配好種子幫郵寄,專家指導種植,還能在線賣糧,不用為找不到銷售渠道而發愁。還能找到農業補貼等信息、快捷貸款呢?欒冬期望科技能夠植根這片黑土地,是作為一個產業開發者的夢想。

  他發現,我國的金融機構一直對待農業的倉單和大宗商品交易非常慎重,而農業的主體對金融業同樣抱有疑慮。一面是風險的不可控,另一面則是數據和信任缺失,金融抓手難以落地。“如果傳統的方式不能解決,那就用產業創新的方式。”

  於是,在中農置糧的“置糧網”平台上,一個包含了208個要素的模型被開發出來,將區塊鏈技術,土地確權信息、農業保險數據、以及農工農機等和種植服務相關數據綜合應用,解決了信用評估的“抓手”問題。此後,置糧網基於創新的“訂單+金融+託管”模式,平台打通了農業生產鏈的種植、資金、規模、技術、銷路等環節,成為了一個提供大宗農產品的B2B服務平台和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

  “需要對種植的全程進行觀察,從風控的角度進行管理,而不是等着收穫之後再去發問題。”所以,中農置糧的無人機飛進了稻田,衞星遙感圖像接入中農置糧的數據中心……這樣會知道哪裏發生了病蟲害。但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面臨着農作物影像數據無法平台化,數據無法實時傳輸到總部進行管理和調度,同時平台的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沒有完備的保障機制,存在安全等問題。

  但這一次,欒冬迅速與華為(瀋陽)VR雲創新中心對接,視頻數據傳輸和存儲資源調用等技術問題,也在合作中找到了解決方案。

  華為云為中農置糧配置ECS使用微服務框架、OBS對象存儲和CDN內容分發,通過視頻流採集-存儲-拉流等完成業務流,實現研發運維可以離岸式部署、運維,解決平台實時傳輸,根據業務實際情況彈性使用資源,從而提升研發效率300%,運維效率提升200%,有效節省成本10%。在華為雲“雲服務+安全”的助力下,徹底打破了技術發展束縛。

  看到黑土地上的笑臉,欒冬就覺得他做的事變得有意義。這就是欒冬和“大糧倉”上的新故事。

 4 | 我願用AI讓你少 “碳”息

產業創新大潮,了不起開發者們的“逐浪”往事

  “碳中和”已成了潮流,但仍任重道遠。

  2018年,王徵從德國歸國。

  他發現,我國的城市交通複雜,車多人多,尤其到了上下班的高峯期,很多路上會擁堵不堪。“有什麼技術手段幫助上至城市管理者、下至普通市民開展科學的綠色出行呢?”

  王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應用數學背景,曾任德國Laser-Laboratorium Göttingen eV高級算法研究員,有多年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及工程開發行業的工作經歷,具備豐富的前沿算法開發及應用經驗。2018年,他加入了重慶卡佐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首席數據官。

  “車輛停駛一天,減碳一天,就可以領取一天的綠色出行獎勵。”卡佐科技希望為綠色低碳生活貢獻一份力量。卡佐科技聚焦在後裝車聯網領域,通過給存量車安裝車載智能網聯設備,致力於去消除車輛信息孤島。“車聯網裏一大經典技術是OBD,就是檢測車輛尾氣排放,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技術進行車輛碳排放的度量,從而對交通領域的碳排放來進行量化,用這種量化數據來支撐碳達峯、碳中和這項大工程的開展。”

  卡佐科技攜手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打造了綠色出行平台——綠行重慶。依託車聯網+雲+AI+大數據等技術提供包括車輛定位、軌跡查詢、里程油耗、智能安防、駕駛行為分析等在內的車輛24小時全天候AI視頻監測,還通過獎勵、積分和榮譽等多種鼓勵形式,引導數十萬車主自發錯峯駕駛,從而實現交通分流、綠色出行的“降碳”目標。

  在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提供的ModelArts、OCR、華為雲ECS、一站式企業級大數據集羣等雲服務解決方案的支持下,卡佐科技業務實現完整閉環,算力成本、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時間成本等均明顯下降,業務系統在測試、交付、運維等發麪也變得更高效。

  “之前動用大規模集羣計算的成本太高了,我們本地的測試機器數量比較少。在我做一個計算實驗的階段,我其實不好意思跟公司説去買一堆測試服務器,因為是實驗性的,可能算完了以後沒有結果。現在,我就可以在華為雲上進行比較靈活的集羣配置,尋找這些服務器的空閒時間。”

  低碳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需要的不是“嘴炮環保衞士”,需要的是像王徵和卡佐科技這樣,用技術的力量成為實現碳中和的漫漫長路中閃亮的星。

  尾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53 字。

轉載請註明: 產業創新大潮,了不起開發者們的“逐浪”往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