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不知道宇宙的盡頭在哪裏,但可以確定的是,“造車”已經成為眾多科技公司的“盡頭”。
最近,華為入局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小米宣佈百億造車計劃。另據最新消息稱,OPPO 也開始籌備造車,創始人陳明永已在摸底調研。
同為跨界“造車”,小米選擇自己造車,目前還停留在 PPT 階段,而華為選擇的是幫助別人造車,並且已經“有車”上路了。
4 月 17 日,北汽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極狐正式發佈純電轎車阿爾法 S,其中搭載華為 HI 基礎版車型,支持高速道路自動駕駛,高階版車型則支持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 2021 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自動駕駛能夠做到在鬧市無干預自動駕駛一千公里,並自信地表示“這比特斯拉好多了”。
一時間,“華為自動駕駛超過特斯拉”的相關話題引發網友熱議。那麼,華為自動駕駛究竟如何呢。
華為自動駕駛:沒走特斯拉老路近日,有汽車博主曝光了號稱是華為無人駕駛系統的視頻,據悉,視頻是裝有華為智能駕駛系統的極狐阿爾法 S 的無人駕駛演示。
從試駕視頻上看,整個試駕過程都是在上海的開放道路上進行。試駕時,開啓導航設定目的地後,系統將規劃出對應的路線,然後開始行進。
試駕過程中,車輛對行人、逆行汽車、電動車可以安全避讓;紅綠燈自動啓停、自動轉向;避讓擁擠車輛,對車後情況的應急處理等,全程無人工干預。
從視頻可以看出,這部車已經具備了 L4 級別能力,基本上已經可以幫你“代駕”,之所以它有如此驚豔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華為激光雷達系統,而這也是華為這套智能駕駛系統與特斯拉最大的區別。
“激光雷達是個愚蠢的解決方案。”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曾公開反對在自動駕駛技術中使用激光雷達方案。他認為,既然人類能夠通過視覺信息 + 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進行安全駕駛,這意味着自動駕駛也能通過視覺感知 + 算法決策來實現。
特斯拉自動駕駛採用的是攝像頭 + 毫米波雷達的解決方案,其工作原理類似我們的眼睛一樣,能直接看到公路上的人、物體、交通分隔線,識別度最高。但是眼睛有的問題它都有,夜晚、雨、雪、霧都會影響它的判斷。而加入毫米波雷達後,可以判斷物體的距離和速度,更不受夜晚、雨雪的影響,價格也很低。
但毫米波雷達在分辨率上終是硬傷,一些環境下它無法判斷物體的表面形狀。因此,在這一點上,毫米波雷達就大不如激光雷達。
從探測精度上來講,激光雷達具有探測精度高、探測範圍廣及穩固性強等好處,在正確度方面,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受到頻段損耗的直接制約(想要探測的遠,就必須使用高頻段雷達),也無法感知行人,並且對周邊所有停滯物無法進行精準的建模。
那麼,特斯拉為什麼不用呢?因為成本太高。
以海外激光雷達企業 Velodyne 為例,其 16 線、32 線、64 線激光雷達對外售價,分別高達 4000 美元、4 萬美元、8 萬美元。相比之下,一個攝像頭的硬件成本才幾百美元。
不過,華為正在通過自研的激光雷達降低成為,華為宣稱將 96 線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到 200 美金以內。
當然,不管是攝像頭 + 毫米波雷達的解決方案,還是激光雷達解決方案,都有各自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很顯然行業內已經有了共識,在未來的幾年內,L3-5 的自動駕駛系統中,激光雷達將成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以軟硬件協同才能造好車傳統汽車五大核心部件為發動機、底盤、車身、變速箱和電氣設備,智能汽車則完全改變。博世、德爾福等零部件巨頭根據汽車電子部件功能,將整車部件劃分為動力域、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底盤域、車身域等。
目前,華為在智能汽車動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聯網以及車載芯片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軟硬件協同成為華為造車的護城河。
在軟件層面,華為發佈了鴻蒙 OS 智能座艙,車機搭載了鴻蒙操作系統,支持手機、車載屏、座艙之間的互動。還有“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台,基於數據、高精地圖、算法構建平台,幫助車企開發自動駕駛功能。另外,華為在多形態電驅、充電及電池管理系統、集成化熱管理系統等方面都有研發。
華為造車的硬件同樣具有領先優勢。華為擁有車載 AI 芯片,並基於芯片構建了車載計算平台 MDC,集成了華為自研的 host CPU 芯片,AI 芯片,ISP 芯片,SSD 控制芯片等,實現了軟硬件一體化。
傳感器方面,華為發佈了等效 100 線等混合固態激光雷達、4D 成像毫米波雷達、8M 前視雙目攝像頭、超級魚眼攝像頭等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