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作者丨韓俊傑,口述丨王靜秋
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10多年,流量紅利幾乎見頂。
企業增長越來越焦慮,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來了的流量難留存,留存的用户沒轉化,在巨大的流量壓力下,許多企業都在尋求破解之法。
重視用户經營的重要性,在企業管理中凸顯。一些品牌如泡泡瑪特、完美日記、尚品宅配、屈臣氏等,依靠在用户運營方面的深耕細作,實現了用户和營收的雙重增長。
但是,企業的用户運營體系如何搭建,運營及變現,對於許多傳統企業或線上企業來説,仍然是個棘手的問題。
最近,我們採訪了饅頭商學院首席私域導師、企微官方用户運營專家、新物種諮詢創始人王靜秋,聊了聊與用户運營相關的話題。
靜秋老師不僅具有互聯網大廠思維、跨境業務高管能力,BAT經驗、產品+運營+技術背景,還是多家企業的培訓導師。中國移動、阿里巴巴、騰訊、德芙、歐萊雅等都曾邀請她講課。
她服務過的企業,既有覆蓋上千個地市州的超級連鎖品牌;也有陷入增長瓶頸,面臨轉型期的傳統企業;還有從0~1的創業公司,也有小而美的受人追捧的新消費品牌,可以説積累了豐富的用户運營經驗。
因為用户運營涉及的範圍眾多,我們的採訪並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實際的採訪中,我們蒐集整理了大家關注的幾個典型問題,請靜秋老師做了針對性解答。
文章內容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
1、什麼是用户運營,它包括了哪些方面?哪些行業和公司需要做用户運營?
2、各大平台流量越來越貴,企業應該如何選擇平台,才能降低獲客成本,獲得用户增長?有沒有相關案例可供參考?
3、作為用户運營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社羣”,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運營管理,獲得高效轉化?
以下為靜秋老師的分享,希望能為您提供有益參考。
用户運營的三個維度:觸點、分層、工具饅頭:關於用户運營的説法眾多,老師認為究竟什麼是用户運營?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運營整體來講,是“人、貨、場”三個維度的運營。用户運營,就是「以人為核心」的運營。
以前做生意,運營重心都是“貨”,但是這兩年,運營的重心開始向“人”轉移。如果拆解用户運營,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分析。
第一個維度是觸點。
企業在經營用户的時候,到底在經營什麼?你經營的,其實是和用户接觸的每一個觸點。
以快消零售業為例,產品本身,外包裝,門店,線上物料,社羣,公眾號等,都是接觸用户的觸點。這些觸點加在一起,可以稱之為“品牌觸點”。
這些觸點應該呈現哪些一致的品牌信息、品牌價值觀,都是在經營用户的觸點,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户感知品牌。
第二個維度是用户分層。
用户數量眾多,一套運營方式肯定不行,你也不可能把企業資源和精力,均勻地花在這些用户身上。這時用户運營的關鍵邏輯,就是基於用户分層。
原來很多傳統企業的會員,它的核心分層邏輯,是用户一次性充值了多少錢。
實際上,用户充值了多少錢,真的代表用户對你的認可度嗎?真的代表他在消費金字塔的最上層嗎?現在來看不一定。
當我們可以瞭解用户有沒有轉發、裂變我們的活動內容,用户自身是不是一個有影響力的KOL,我們會發現,看用户行為的角度變多了,衡量一個有價值的用户維度也變多了。
所以從做企業的角度,必須要考慮如何將用户更精準地區分開。
區分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企業的精力和資源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給不同用户不同的服務,讓他們有更精細化被體貼服務的一種感受。
第三個維度是工具。
其實就是我們用什麼工具服務用户,可以離他們更近一點。
剛剛講和用户有很多觸點,這其中絕大部分觸點,企業是被動的。只有用户來購買產品,或者到門店之後,企業才有機會經營。
那麼,企業有沒有一些主動的觸點?也有。
私域,就是主動營銷的用户運營關鍵工具之一。
不過在很多企業主心裏,他覺得私域就是加了用户微信,或者拉了一個社羣,並不是。
私域是一個用户運營體系的局部戰場,這裏面也會涉及到品牌觸點,用户網格化切分,精細化運營,也包括交易購買流程,如何裂變等。
私域可以讓你離你的用户更近一步,讓你能夠在其中的服務更加多元,以及你搶奪住了用户的注意力,那麼你就有更多機會接近用户形成轉化。
饅頭:哪些行業和公司應該重視用户運營?
所有零售業務,只要是面向c端消費者服務的,都需要用户運營。
原來很多客單價比較高的行業,不夠重視用户運營,比如裝修公司,房產銷售,汽車的保有客户營銷等,因為很多是一次性消費。
但現在不一樣了,用户被激烈搶奪,使得所有公司,都在轉型成用户公司,而不是賣貨的公司。
所以即便是很高客單價的公司,也必須把用户運營看做企業經營的主戰場,畢竟獲客費用減少1000塊,全年利潤就增加100萬。
類似於裝修市場也正在面臨着這樣的壓力,市場上一手房比較多的時候,裝修行業比較容易拿到業主名單,甚至可以買名單。
沒有名單也沒關係,他可以直接去新樓盤的小區銷售。這種情況下,用户比較集中,他拿到名單,只要挨個打電話詢問就行,獲客遠遠比持續的用户運營見效更快。
但現在,二手房交易的比例越來越高,交易也比較分散,他即使買名單也未必有用。
這時候,用户運營就很有必要了,他必須把線上的這套獲客手段用起來,還得把老用户轉介紹這件事情認真對待。
選擇合適平台引流,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效益饅頭:您剛剛提到線上獲客,如今各大線上平台流量越來越貴,對於企業來説,如何選擇這些平台進行引流獲客,才能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效益?
現在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不僅是因為企業的費用被平台拿走,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流量越來越分散,對運營的要求提高了。
在我看來,流量平台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像淘寶、京東、百度信息流這樣的平台。
這些平台都是億級以上的流量,可以説相對無限。
在這種無限的流量池裏,品牌要撈流量進來,本質上考驗的是效率,是投放上精準策略的設計能力,以及用户進來後的後續轉化能力。
企業需要做的,就是讓用户從流量特別大的公域流量區,進到企業的交易空間。這個交易空間不一定是電商平台,可能是一個社羣、微信號、視頻號等。
另一類是有限流量的平台,比如大眾點評,小紅書等。
在這樣的平台上,它的流量不是無限投放的,頭部賬號拿走了絕大部分流量。
這種平台其實考驗的是內容能力,企業需要通過優質的內容策劃能力獲客。
這些對內容能力要求較高的平台,衍生出一種新的獲客方式,就是尋找各種各樣的KOL,補充流量。
不過,能夠獲得流量的根本,不在於KOL是誰,而在於企業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因為在這些平台上,尋找合作的KOL的邏輯,一定是“鋪面”的。
也就是説,你找一個KOL不會有效果,你要找一羣KOL才有效果。
因此,企業到底有沒有選擇正確的KOL就沒那麼重要,選1000個人進來,其中有20個錯了也沒關係。
關鍵是這1000個KOL,他們發佈的內容策略到底是什麼,才能幫助企業把用户獲取進來。
饅頭:對於經營業務不同類型的公司,選擇平台獲客的策略有什麼不同?
首先,從經營品類講,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品類服務的用户羣,去選擇平台。比如知乎上高知分子比較多,小紅書女性用户佔了很大比例。
然後,像天貓、京東這種海量流量的平台,不需要選擇,都可以做,因為企業可以在投放策略的設計上,去圈用户羣體。而且成熟的電商平台基礎設施很好,跟隨平台規則就可以。
其次,像大眾點評、小紅書這種有限流量的平台,企業就可以選擇符合自己調性和產品邏輯的平台做。
當然這些只是流量選擇的一個視角,企業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流量策略的方式之一,是可以去看平台上的競爭對手。
現在能夠叫得上名字的平台,流量都還挺大的。如果你是做知識付費產品,在小紅書上不能推廣嗎?也可以,只是流量比較少,但是你在上面競爭對手少。
簡而言之,投放策略有兩種:
一種是跟隨者的角色,這種不會出錯,但是流量成本比較高;一種是拓新者的角色,有可能會出錯,但如果做對了的話,流量成本就會比較低。
所以購買流量,本質上是一種投資行為,你是選擇風險較大、收益較大的方式投資,還是選擇比較穩當、收益較小的方式投資,這是投資策略的選擇。
平台的選擇,取決於企業的流量策略以及市場投放費用。
饅頭:老師有沒有關於獲客引流的優秀案例介紹一下?
我可以舉一些單點做的比較好的案例。比如尚品宅配,家居行業的一家公司。
在家居行業,流量從獲取到轉化,和其他快消行業相比,可能要拉長一點。因為傢俱行業客單價較高,大體上是:曝光型的流量—感興趣的用户—上門量房,才會有一個有效的線索。有效線索之後,才有機會成交。
在上門量房之前,尚品宅配整個流量路徑,從曝光到轉化的邏輯設計都很好,它建了非常多與用户相關的新媒體觸點。
我前面提到,在內容平台可以用kol矩陣去做,尚品宅配的kol矩陣就非常強大。它的kol矩陣,很多都是自己打造IP的名字。
在抖音搜索與設計有關的關鍵詞,前10名裏有一半,是尚品宅配自己培養出來的個人IP。比如像「設計師阿爽」,2300萬的粉絲,這個IP是他們集團內最大的IP。
這種內容型的多觸點矩陣,能夠為他們帶來上億流量的覆蓋。流量覆蓋背後,可能同樣也是百萬、千萬級的用户構成的。
然後尚品宅配的公眾號觸點設計的也很好,如果橫向對比其他櫥櫃品牌,尚品的公眾號介紹是最接地氣,給用户的價值感也是最強的。
另外就是關注尚品宅配的服務號之後,它會在24小時內,變着法給用户推送不一樣的內容。
比如為用户提供免費的在線設計,參考的裝修案例,還有主動來抓取用户線索的內容,問用户是哪個城市哪個區的等等。
它其實就是利用這些內容,用户的回覆情況打標籤,來識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用户。這是尚品宅配做的,在我看來前端比較好的地方。
還有化妝品行業,像完美日記做的就不錯,而且現在化妝品行業的很多品牌,都在學習完美日記的打法,建立自己的私域,打造自己的美妝IP。
屈臣氏也有做的不錯的地方,它的流量流轉邏輯做得非常好,沒有浪費用户的流量。
比如你打開公眾號,它會給你推小程序、推客服,聯繫客服,客服又會給你推公眾號,以及各種各樣的小程序活動。
打開小程序,小程序又會給你推最近門店的客服,整個私域流量互相之間的扭轉設計做的挺好。
在百貨行業,有一個很知名的公司叫泡泡瑪特。泡泡瑪特的私域在最開始做業務時,就建立起來了。
比如那個時候,很多人抽盲盒抽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偶,他們的銷售、線下門店導購,就會建議引導用户加社羣,在羣裏和其他喜歡盲盒的小夥伴交換。
泡泡瑪特的二手市場,每年都會發生上億的銷售額,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發生在泡泡瑪特各種各樣的社羣裏。
這些社羣可能會去做盲盒娃娃的交換,娃娃的改造,甚至可能去創作關於不同娃娃在一起的CP小故事文。
可以説,泡泡瑪特不僅建立了它的社交帝國,還建立了一個新的基於這個品牌的社交文化。
社羣的高效管理:分類、留存、活躍和轉化饅頭:我們想就着社羣的話題進一步瞭解一下。我們都知道,社羣是用户運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那麼在社羣裏,我們應該如何對用户進行分類,讓他們產生復購?
不同行業不一樣,這是實操層面的問題,大體可以基於對頭部和中腰部客户進行拆分。
頭部客户,企業可以跟他們建立更強的利益共同體,這樣他們才願意留存下來。利益共同體不僅指給他分錢,還要看企業所處的行業和銷售的產品。
如果你銷售的是一些高端產品,你的利益共同體,就是跟客户建立更強的價值層面的鏈接。
我們之前曾服務過一個品牌的服裝企業,它的頭部客户,年消費額大約在100萬以上。我們就把這些客户聚集起來,專門建立了一個社羣。
經營這些頭部客户的邏輯,就是打造客户們的個人影響力。
比如在線下,我們策劃了類似時尚大賞這樣的活動,給頭部客户頒獎;請時尚雜誌,採訪他們;舉辦線下沙龍,讓客户做分享等。
而對於中腰部客户來説,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決策是,基於我們品牌已有的人手來説,到底要不要經營中腰部的客户。
做運營很容易做加法,但對於有策略思考能力的用户運營人來説,做減法也很重要。畢竟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剛性的邊界就是——資源一定是有限的。
做中腰部客户,識別他們是購買型的客户,還是有轉發能力的客户,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以通過企業微信後台,對不同的用户分別打上標籤,通過精細化識別用户,以及面對不斷精細化的用户羣體,提供差異化的內容、活動、和產品,來實現以運營策略推動中腰部客户的增長,而非以資源和精力來驅動增長。
饅頭:社羣中的用户流失的越來越多怎麼辦,有什麼辦法可以留住用户?
社羣的流失率比較高,有很多原因。
原因背後的本質,其實不是用什麼方法可以留住用户的問題,而是企業建這個社羣的時候,有沒有跟用户説清楚,這個羣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
用户清楚這個羣能幹什麼,這是社羣能夠長期活躍的第一個因素。
第二,如果想要留住這些用户,你可以選擇把羣解散,這是我們操作起來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一個羣如果已經進入一個沉寂期或者死亡期,用户只會流失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這時候我們就直接在羣裏宣佈,這個羣要解散了,如果還想跟我們一起走下去的朋友,可以加入新羣。
然後我們可以把用户,導流到新的社羣中去。進入新社羣的用户,就會進入一個新的活躍生命週期。
社羣解散,也是對用户的一次提醒,讓用户再重新評估一下,這個品牌是不是想要一直關注的品牌。如果認為是,他就可以進到新羣裏。所以讓社羣能夠活下去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它解散重建新羣。
只有老用户與新用户,以一定的比例健康地沉澱、流入、退出,才能為整個社羣帶來良好的生態。
饅頭:在社羣裏搞活動,用户不活躍不積極,沒有人蔘與怎麼辦?
用户的行為積極與否,主要有三個因素影響。
第一,他有沒有動力?這是核心的因素;第二,他有沒有能力;第三,有沒有對他有提醒?
企業大部分活動在羣裏,都是解決了提醒作用。如果活動策劃的特別爛,也只是在提醒用户刷存在感而已,而且刷的還可能是負分。所以一個有效的活動,一定要先解決前面兩個問題。
如果用户都沒有動力參與活動,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不是策劃一個新的活動,也不用把活動內容全部發出來,你可以直接説,我們最近有一個什麼活動羣,大家可以加到這個活動羣裏來。
讓活動歸於活動,讓長期經營歸於長期經營。
企業建立一個社羣,一定要看目標是什麼。作為商家,目的是為了賣貨,或者是為了讓用户留存。如果羣裏都是一些無效的活躍,這個羣的賣貨能力只會越來越差。
什麼是無效的活躍?聊天就是無效的活躍。
只是純粹在聊天,看似“繁榮”,其實對於我們的意義不大。
所以不要糾結羣的用户活不活躍,有多少人在聊天。你就看你發一個商品鏈接,這鏈接有多少人點擊,點擊量才代表真實的用户。
總之,做社羣要切忌盲目,首先要梳理出可行商業的模式,有明確的運營目標,定位好目標用户羣體,其次一定要有社羣生命週期的預判,在其解散之前,能完成我們的運營目標即可。